魏都区是 许昌市唯一的市辖区,是许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12个办事处,97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9万人,有1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6%以上。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壮族等。
魏都区有悠久的 历史文化。远古时期, 东夷族部落酋长 许由率众耕作于此,故称为许地, 周朝时候被奉为 许国。秦统一天下后,被改为 许县。 东汉末年, 曹操迎 汉献帝迁都于许, 公元220年, 魏文帝曹丕建立 魏国,因魏的基业昌盛于许,许县就被改称为许昌,后人也称为魏都,魏都区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作为 三国文化的发源地,魏都区 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由 三国时期的汉魏古城、 关羽挑袍的 灞陵桥、关羽 秉烛夜读的 春秋楼、曹操 射鹿台、曹丕登基 受禅台、 神医华佗墓等三国古迹60多处。“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也因为三国文化丰富,被列入国家三国文化旅游线。古老的许昌文化灿烂,名人辈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女诗人 许穆夫人、行书鼻祖 刘德升、 画圣 吴道子均是 许昌人。许昌也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陈、钟、方等姓氏之根深植于许昌大地,维系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 感情纽带。
魏都区有优越的 区位优势。魏都区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距离省会郑州仅80公里, 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京广 电气化铁路纵穿南北, 地方铁路横贯东西,以魏都区为中心,以 京珠高速公路为轴线成“米”字型构架的高速 公路网四通八达,直通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 107国道、 311国道穿境而过, “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在周边经过,魏都区已成为汇聚中原人流、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的又一个中心。
魏都区有优良的 投资环境。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确立了“项目带动、工业强区” 发展战略,提出了“团结、发展、稳定、落实” 八字方针,深入开展“外向型招商引资年”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各单位抽出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外出招商,对引进的项目实行联系人制度,从签约、开工到投产指定专人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使广大客商充分感受到魏都区的热情和真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魏都区本着互惠互利, 共谋发展的原则,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客商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使广大客商扎根魏都,我们积极为广大客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实施创三城和 碧水蓝天工程,2004年,许昌市被授予“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许昌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碧水蓝天目标基本实现。在治安环境方面,魏都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授予2001—2004年度“全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魏都区有一流的科技园区。 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03年3月,2005年2月被 河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南省首家民营科技园区和河南省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发展纳入了许昌市 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纺织、造纸、 机械加工、档发、继电产品、汽车贸易六大特色产业小区。园区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拥有11万伏 变电站3座,电力供应充足; 污水处理厂2家,日处理污水能力12万吨,远期可达到20万吨;实行 集中供热,供热能力150T/H,园区内道路、供水、通讯、医疗、教育等设施完善。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30余家,总投资26亿元。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70家, 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3家。民营科技园区年 工业总产值28亿元,年实现利税2.9亿元。在服务上,我们对入驻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企业采取 封闭式管理,实行“两个零接触”(入驻企业与群众零接触、与 职能部门零接触)和严格的检查审批制度,经区长批准的检查,只服务不添乱,只纠章不罚款。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做到“一个窗口办事”和“一站式办公”。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民营科技园区项目制度,为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到 民营经济管委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魏都区是许昌市唯一的市辖区,是许昌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88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12个办事处,97个 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9万人,有17个民族, 汉族人口占96%以上。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壮族等。
魏都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酋长许由率众耕作于此,故称为许地,周朝时候被奉为许国。秦统一天下后,被改为许县。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因魏的基业昌盛于许,许县就被改称为许昌,后人也称为魏都,魏都区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作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魏都区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由三国时期的汉魏古城、关羽挑袍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台、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等三国古迹60多处。“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也因为三国文化丰富,被列入国家三国文化旅游线。古老的许昌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女诗人许穆夫人、行书鼻祖刘德升、画圣吴道子均是许昌人。许昌也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陈、钟、方等姓氏之根深植于许昌大地,维系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感情纽带。
魏都区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魏都区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距离省会郑州仅8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京广电气化铁路纵穿南北,地方铁路横贯东西,以魏都区为中心,以京珠高速公路为轴线成“米”字型构架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直通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107国道、311国道穿境而过,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在周边经过,魏都区已成为汇聚中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又一个中心。
魏都区有优良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确立了“项目带动、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提出了“团结、发展、稳定、落实”八字方针,深入开展“外向型招商引资年”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各单位抽出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外出招商,对引进的项目实行联系人制度,从签约、开工到投产指定专人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使广大客商充分感受到魏都区的热情和真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魏都区本着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客商利益的最大化。为了使广大客商扎根魏都,我们积极为广大客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实施创三城和碧水蓝天工程,2004年,许昌市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许昌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碧水蓝天目标基本实现。在治安环境方面,魏都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授予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魏都区有一流的科技园区。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始建于2003年3月,2005年2月被河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南省首家民营科技园区和河南省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发展纳入了许昌市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纺织、造纸、机械加工、档发、继电产品、汽车贸易六大特色产业小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拥有11万伏变电站3座,电力供应充足;污水处理厂2家,日处理污水能力12万吨,远期可达到20万吨;实行集中供热,供热能力150T/H,园区内道路、供水、通讯、医疗、教育等设施完善。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30余家,总投资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3家。民营科技园区年工业总产值28亿元,年实现利税2.9亿元。在服务上,我们对入驻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的企业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两个零接触”(入驻企业与群众零接触、与职能部门零接触)和严格的检查审批制度,经区长批准的检查,只服务不添乱,只纠章不罚款。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做到“一个窗口办事”和“一站式办公”。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民营科技园区项目制度,为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到民营经济管委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魏都区辖12个街道: 西大街街道、 东大街街道、 西关街道、 南关街道、 北大街街道、 五一路街道、高桥营街道、丁庄街道、半截河街道、 七里店街道、 文峰街道、 新兴街道。共有97个社区。其中,半截河街道由东城区代管,七里店街道的 罗庄社区、 徐庄社区、老户陈社区由 许昌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西大街道 代码:411002001
2006年,辖6个社区: 金地社区、 豫园社区、榆柳社区、德科苑社区、 魏武社区、府后社区。
东大街道 代码:411002002
2006年,辖4个社区: 春秋社区、平安社区、 兴隆社区、文惠社区。
西关街道 代码:411002003
2006年,辖7个社区: 建安社区、八一西社区、 寿昌社区、烤厂社区、许烟社区、 西关社区、三李社区。
南关街道 代码:411002004
2006年,划出6个社区,新设 育才社区;辖5个社区: 大同社区、七一社区、凭心社区、 三八社区、育才社区。
北大街道 代码:411002005
2006年,辖5个社区:八一社区、 西湖社区、 新村社区、 学院社区、 玉皇阁社区。
五一路街道 代码:411002006
2006年,划出庆华、瑞金、运粮、兴华等6个社区,划入樊沟和碾上2个社区;辖6个社区: 五一社区、光明社区、许继
高桥营街道 代码:411002007
2006年,辖11个社区:高桥营社区、辛张社区、 金湾社区、俎庄社区、大罗庄社区、 刘铁庄社区、东 李庄社区、 老吴营社区、 板桥社区、郭楼社区、 王庄社区。
丁庄街道 代码:411002008
2006年,划出塔湾、南关、潘窑等8个社区,划入1个 袁庄社区;辖6个社区: 丁庄社区、后刘社区、 洪山庙社区、洞上社区、 北关社区、袁庄社区。
七里店街道 代码:411002009
2006年,辖12个社区: 七里店社区、付夏齐社区、 董庄社区、 孙庄社区、吴庄社区、五郎庙社区、崔代张社区、庞庄社区、 宋庄社区、 周庄社区、 孙庙社区、延中社区。
文峰街道 面积:约3.6平方千米 人口:51706人 代码:411002010
辖区范围为:文峰路以东、 清潩河以西。2006年设立办事处,辖8个社区: 河西社区、毓秀社区、 文峰社区、新许社区、塔湾社区、 东关社区、 长青社区、 游园社区。
新兴街道 面积:约5.9平方千米 人口:42257人 代码:411002011
辖区范围为:文峰路以西、新兴路以南、 延安路以东。2006年设立办事处,辖10个社区: 兴华社区、 瑞金社区、运粮社区、 庆华社区、潘窑社区、 裴山庙社区、 南关社区、 工农社区、新兴社区、 南环社区。
半截河街道 代码:411002012
2006年,辖14个社区:半截河社区、孙湾社区、 徐湾社区、 刘庄社区、 唐岗社区、申庄社区、 马岗社区、 三里桥社区、李庄社区、 陈庄社区、大坑李社区、赵湾社区、菅庄社区、 河湾社区。
许昌 经济开发区 代码:411002560
2006年,辖6个社区:徐庄社区、罗庄社区、老户陈社区、 屯北社区、屯南社区、塘坊李社区;~401_中心区。
魏都区是1986年原 许昌地区实行市带县体制,由原许昌市更名而来。市、区分家后,魏都区设立4个乡、6个 街道办事处。
2000年,魏都区辖6个街道、4个乡:南关街道、西大街街道、北大街街道、 五一路街道、西关街道、东大街街道、 高桥营乡、 丁庄乡、 七里店乡、半截河乡。根据 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73387人,其中:西大街道 7648人、东大街道 24690人、西关街道 41687人、南关街道 68234人、北大街道 51258人、五一路街道 82038人、高桥营乡 18442人、丁庄乡 23385人、半截河乡 26797人、七里店乡 29208人。
2005年,撤销4个乡,设立4个街道。截至2005年12月31日,魏都区辖10个街道:西大街街道、北大街街道、东大街街道、西关街道、南关街道、五一路街道、丁庄街道(新增)、半截河街道(新增)、高桥营街道(新增)、七里店街道(新增)。
2006年3月,根据《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魏都区增设文峰新兴两个办事处的批复》( 许政文[2006]21号)精神,魏都区以五一路、南关、丁庄街道办事处为依托,增设文峰、新兴两个街道办事处。
文峰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为:文峰路以东、清潩河以西,面积约3.6平方千米,人口51706人。辖8个社区:游园社区、长青社区、河西社区、毓秀社区、塔湾社区、文峰社区、新许社区、东关社区。
新兴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为:文峰路以西、新兴路以南、延安路以东,面积约5.9平方千米,人口42257人。辖10个社区:新兴社区、庆华社区、瑞金社区、运粮社区、兴华社区、 潘尧社区、工农( 原向阳)社区、裴山庙社区、南关社区、南环社区。许昌文峰塔
同时,对相关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进行调整重组:丁庄街道办事处调出塔湾、南关、潘窑等8个社区,调进1个袁庄社区,属调动社区最多的办事处; 南关街道办事处有6个社区被调出,新设一个育才社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的庆华、瑞金、运粮、兴华等6个社区调出,调进樊沟和碾上2个社区;其他像高桥营、东大、西大、西关、北大街道办事处均属微调,仅有一个或两个社区调出或调进。城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将半截河街道办事处由东城区代管,七里店街道办事处的 罗庄、徐庄、老户陈社区由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调整后,魏都区共有12个街道、97个社区;实际管辖11个街道办事处,共80个社区,总人口39万人。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