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草

锋芒草

别称 大虱子草
中文学名 锋芒草
禾本科Gramineae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华北,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及四川西部。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种中文名: 锋芒草

  种拉丁名:Tragus racemosus (Linn.) All.

  种别名 :大虱子草(植物分类学报)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锋芒草属

  属拉丁名:Tragus

  形态特征

  —年生禾草,高10—30cm。秆直立或铺散于地面,节常膝曲。叶鞘无毛,叶舌为一圈长约1mm的柔毛,叶片长2-5cm,宽2—5mm,边缘具刺毛。总状花序紧密呈穗状,长2.5—7cm,由2个孕性小穗与1退化小穗组成,小穗长4—5mm,第一颖微小,膜质,第二颖革质,背部有5条带刺的纵肋,顶端尖头明显伸出刺外,外稃膜质,具3脉,内稃较外稃薄且短(图49).

  [

  b]地理分布:

  锋芒草分布于我国华北,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及四川西部,在国外,蒙古也有。

  生态特征

  锋芒草为一年生旱生小禾草,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荒漠草原群落中常与冠芒草、虎尾草等组成夏雨型一年生小禾草层片。在草原区和荒漠区的固定沙丘干河床沙地上也有生长。也是常见的农田杂草。锋芒草通常在7月初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饲用价值

  锋芒草抽穗以前各种家畜均采食,以绵羊、山羊采食最好,适口性中等。本草植株低矮,产量不高,且结实后颖果具有刺状物,家畜多不喜采食,影响饲用价值,又常粘着被毛,影响羊毛的品质。干枯后的锋芒草在草群中很难保留,它最好的利用时期只在6—7月之间。据分析,锋芒草的营养价值较高,在结实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都有较高的含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