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进攻立体进攻的特点表现在:可以增加进攻点,形成进攻队员在人数上(与拦网人数相比)的优势,争取网上更多的空间以便突破;可以扩大进攻范围,由于有近网进攻,也有中、远网的进攻,因此在时间上及空间范围上增加了进攻范围,这就给拦网方面在判断、移动、起跳还有后排防守增加了困难,另外,还能弥补“五一”配备中当二传轮到前排时有三轮只有两点进攻的弱点。因此,“立体”进攻是当前世界各强队普遍采用的进攻战术。
传球技术作为衔接各种进攻战术的桥梁,在“立体进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立体进攻”的变化,首先是由二传传球点的变化开始的。传统的观念认为:二传传球是以球网为主要目标的,不管来球离网多远,二传手都要力争把球调整到靠近球网处,以利于队员进攻。但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二传传球的观念也开始更新。已往被认为的“倒三角”传球〔即:由网前向进攻限制线附近传球),经“扬弃”后,在比赛中得到了有意识地运用,从传统的传球模式转向“立体式”传球。
立体进攻是以1号位队员作为后排进攻队员,其战术配合有两种:第一,当二传在边一二位置时,由前排打双块,即3号位队员打快球,4号位队员打短平快球,然后1号位队员打一个与二传平行的后排进攻,其目的在于利用前排双快吸引住对方拦网队员,然后由后排1号位队员在此位置突破;第二,由前排3号位队员绕到2号位打背快吸引住对方的主攻拦网,然后由1号位队员打背传至2号位靠近进攻线的球,在此位置形成二打一。
立体进攻号位后排进攻主要打两条线,一是打斜线,即对方1号位,另外就是打另一个大角。后排队员扣球时要有冲跳的动作,并要尽可能将击球点靠近球网才有攻击力。在扣球动作上要充分利用腰腹肌力量发力,手要包住球,务必使扣出的球产生强烈的上旋,这样才能保证球过网后急速下沉,两方面加起来,后排扣球的力量才大,攻击力也强。
二传在组织“立体”进攻战术时,要了解后排扣球队员的弹跳能力及冲跳能力。如果二者能力强,可将球传得离进攻线稍远一点,即更靠近球网。相反,则应传的距离进攻线近一些,以保证起跳时不踩线。另外,传给后排队员的球的高度也要与扣球队员协调好,只有二传与攻手心里都达到默契的时候,其进攻才能发挥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