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符幼年丧父,对待兄长李神通以恭敬、友爱闻名。
隋朝义宁元年(617年),当时李神符与其兄李神通居住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恰逢李神符的堂兄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隋炀帝杨广下令搜捕李渊的同族之人,李神符的兄长李神通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而李神符则遭隋朝刑部尚书、右候卫大将军卫玄所囚禁。
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率军攻陷长安,李神符得以释放,李渊任命他为光禄大夫,赐封安吉郡公。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政权,是为唐高祖。同年六月初七日,册封襄邑郡王。
武德四年(621年),升任并州总管。
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初六日,东突厥可汗颉利可汗率众侵犯唐朝边境。八月二十日,李神符率军在汾水东面与东突厥军队交战,击败东突厥,斩杀五百人,俘获战马两千匹。
李神符在沙河北面击败东突厥,擒获东突厥大臣乙利达官,缴获颉利可汗所乘战马与铠甲,进献长安报捷。李神符因功授任太府卿。
武德八年(625年)或武德九年(626年),李神符升任检校扬州大都督,开始将州府治所及居民从丹杨(一作丹阳)迁移到长江北岸,治所设在隋朝江都故郡。李神符少于威严,不为下属所惧,深得州中百姓依赖。
贞观元年(627年),李神符从扬州回到京城担任将作大匠,兼任散骑常侍。不久,改任宗正卿、光禄大夫。
后来,李神符因病辞职,唐太宗李世民以他是宗室重臣,亲自到他府邸看望,赏赐财物与羊酒。李神符有脚疾,每次入宫议事,唐太宗都让人用小舆抬他入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下诏授任李神符为开府仪同三司。
永徽二年(651年),李神符病逝,时年七十三岁,追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唐高祖献陵,谥号为恭。
武德五年(622年),东突厥侵犯唐朝,李神符率军接连在汾水东面、沙河北面击败东突厥,斩杀五百人,缴获战马两千匹,并擒获东突厥大臣乙利达官。[2][3]
刘昫等《旧唐书》:“幼孤,事兄以友悌闻。”[2]
欧阳修等《新唐书》:“少孤,事兄谨。”[3]
《旧唐书·卷六十·列传第十》[2]
《新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3]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至一百九十一
祖父:李虎,北周大司马,追封唐太祖景皇帝。
父亲:李亮,隋朝海州刺史,追封郑王。[2]
李神通,左武卫大将军、淮安郡王。[2]
李神符生有七子,皆封郡王,循例降为公爵:
次子:李德懋,少府监、临川郡公。[2]
少子:李文暕,幽州都督、魏郡公。[2]
李佺,李文暕之子,宗正卿。[2]
李挺[3]
李捷,魏郡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