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申镇隶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位于武川县城西北部,是托克托县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建制镇之一。五申镇西与包头市土右旗三道河乡毗邻,北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岱乡接壤,辖区面积168平方米。辖8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共3921户、15438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镇。五申镇
实有耕地面积39690亩,人均2.6亩,另有可开发利用的宜林草地3万多亩。
镇政府所在地五申村是五申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活动的中心。现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5家。各类商业服务网点68处,从业人员580人。现有居民3462人。
电力供应:现有220KV变电站1座,容量为15万KVA;110KV变电站2座,容量为29.95万KVA ;35KV变电站5座,35KV开闭站1座;35KV输电线路161.66公里,10KV配电线路1886.53公里,0.4KV低压线路1107.69公里。日供电量达25.6万度,电力供应充足。
电信:通讯设施完备,程控交换容量大。五申镇全部实现了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国际、国内长途可随时直拔;可可以力更镇建有移动、联通网络基站,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可可以力更镇。
供水:五申镇供水管网健全,供水主管道总长计8万米,日供水能力7000多吨;工业园区供水充足,供水设施逐步配套完善。
五申镇综合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力度逐年加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完全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生产、生活等需求。
1、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37.0℃,出现于1971年1月22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6.2℃出现于2005年6月22日。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4.8℃,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8.8℃。
3、无霜期:124天左右,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0℃的年积温,历年平均为2578.5℃。
4、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为354.1mm左右。年最多降水为1961年553.1mm,最少降水为1965年191.5mm。
五申镇是远近闻民的“枸杞之镇”。现枸杞的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年平均枸杞干果总产量为1500——1800吨,因独特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所产枸杞粒大、色艳、含糖量高,一级品率达70%以上,倍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出口畅销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为养而种,大力调整和优化种植业机构,建成了面积.1万亩高标准人工草场,主宰品种为阿尔金紫花冈苜蓿,年平均干草总产量可达近2万吨。五申镇粮、经、草比例达到1.1:1.3:1.4。
建成了专用型农作物种植业基地。高淀粉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平均总产量可达0.9万吨。“星火一号”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稳定在1.1——1.5万亩之间,年平均总产量可达0.26万吨,所产葵花籽籽粒大而爆满,已逐步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立足于当地粮多、草丰的资源优势,以奶牛、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来,镇党委、政府抢抓“奶业立市”和“伊利”、“蒙牛”两大乳制品龙头企业扩建奶源基地之有利契机,五申镇已新建起奶站12座,200年六月末奶牛存栏数达2040头;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肉羊养殖业,五申镇肉羊养殖户达2986户,存栏总数达1.96万只。
2004年五申镇乡企总数达464个,从业人员3280人,预计完成总产值(现价)2.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0.47亿元。
乡镇集体企业蓬勃发展。托县第二建筑安装公司合金河运输公司两大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集体工业企业五申镇砖厂在转变经营模式后,迅速实现扭亏为盈,年生产加工能力1200万块,2004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万元。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转制后的五申精炼植物油厂重现生机,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0.1万吨,采用压榨生产工艺所生产的“星花”牌胡麻优味香、口感纯正,属绿色保健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金河现代化农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优质牧草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草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合作+农户”的运营模式,以股份制的形式吸纳村民以土地入股,形成利益共同体;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年创产值1500万元。位于镇境内团结村的顺字商贸有限公司是由台湾界顺贸易集团投资1072万元于2003年新建成立,公司占地10000平方米,主要以枸杞、黄芪、甘草、肉苁蓉为原料的进行加工生产,可年加工各种药材550吨,创产值3500万元以上。2004年,由“金河”和“中牧”集团以股份制形成组建的内蒙古金牧良种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已落户该镇两间房村,预计总投资1亿元,现已从澳大利亚外购600头“荷斯坦”良种奶牛入驻。非企业在总量和规模上实现双增,五申镇非工企业452户,年均创产值1.3亿元。
悠扬的蒙古歌曲在高山之间回荡,安代舞舞步流畅彩裙飞扬,在神秘而庄严的敖包下,虔诚地祈祷和祝福,礼炮声声中敬献美酒和哈达。“祭火盆熏香已经开始,请学生们向圣祖献颂词,尝一尝带着祈愿的肉粥吧,看一看咱们蒙古族的摔跤、赛马……”
2006年10月18日,武川县五申镇第四届敖包文化节在衙门村举行,敖包文化、民俗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一系列歌舞竞技节目精彩呈现,吸引了2万多名观众的目光。节日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衙门村敖包观看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和异彩纷呈的竞技节目。祭祀先由喇嘛念经行祭,祭山、祭敖包、祭圣祖成吉思汗,祈祷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接着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唱歌、跳舞、摔跤、赛马等文体活动也纷纷呈现。据介绍,此次敖包文化节比往年更加热闹,各地蒙古族同胞高兴地说,敖包节真是越办越好。
五申镇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共有学生978人,现有教职员工96人,教学班24个,教学年级9个,学校食堂建设较以前有很大改观,配备了供水设备、蒸饭车、保温售饭车、蒸汽消毒柜、餐具洗消车、蒸盘、微机售饭系统等现代化的食堂应用和管理设备。同时,学校设有专门的洗浴室,供师生洗浴,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卫生条件,另外,学校设有专职校医,并配有校医室1间,师生有病可随时就医、诊治。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五申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上半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武川县教育局年度考核,获“年度考核优胜单位”共五个单项奖,中学组的弘扬民族精神知识竞赛“获武川县团体优秀奖”。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领导和教师的辛勤劳动。多彩的六月,带着激情,充满希望,和风轻拂,阳光灿烂,伴着雄壮的鼓号声,五申镇学校的全体学生在国旗队、校旗队、花环队的引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运动场,他们如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