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作 者: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am)
出版社: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547011072
开本: 16开
定价: 45.00元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内容简介:如果你是商人,你需要乐观,渡过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乐观,扛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最后1秒的胜利机会。
作者:(美国)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am) 译者:洪兰 合著者:任俊 罗劲
马丁·塞利格曼,从“抑郁专家”到“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博士从“习得性无助”中走来,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他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美国心理协会双奖加身第一人
塞利格曼博士在美国心理学界地位尊崇,他是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协会的两大奖项——威廉詹姆斯奖及詹姆斯卡特尔奖。
畅销书作家
塞利格曼博士曾登上《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众多流行杂志。他的著作超过20本。他的书被译成多种语言,并畅销全球。
第1章 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画像
她才华横溢,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她本可以前途无量,是什么葬送了她的一生,最终只成为碌碌无为的收银员?
第2章 悲观者的无助感源自何处
音响的声音太大了,无论你怎么按控制面板上的各种按钮,声音就是不停。突然,噪音戛然而止,你正在迷惑中,噪音再次响起,你还会去按按钮吗?
第3章 悲观者眼中的挫折
张三和李四一起去买彩票,结果两人都没中,张三想:“我今天的运气真差!”李四想:“我根本就没有这个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第4章 从悲观滑向抑郁
她是曾经的“黄金女孩”。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男孩子对她如众星捧月。她不但成绩优异,还是出尽风头的拉拉队队长,这样的女孩为什么会抑郁?
第5章 想法决定悲喜人生
“没有爱,我活不下去。”“真爱很可贵,但是很难得。”“任何问题都是有解的,我一定要找到答案。”“尽人事,知天命。”你认同哪些说法?
第6章 乐观奠定成功的事业
他在屠宰场工作了26年,最终难逃失业的命运。阴差阳错,他意外地成为了保险业务员,这样的人能卖出保险吗?
第7章 孩子为什么会悲观
虽然离了婚的爸爸明确地告诉孩子,“我和你妈妈不再相爱了,不可能再结婚了。”但孩子依然相信爸爸妈妈还会在一起。如此无忧无虑的孩子也会悲观吗?
第8章 乐观的孩子成绩好
你的孩子在做练习时遇到了几道不会做的题,他是会厌恶地放弃这项作业,转而干点他干得好的事情,还是撸起袖子,准备钻研到底?
第9章 乐观造就赛场冠军
比昂迪100米蝶泳游了50.2秒,但他的教练告诉他说是51.7秒。比昂迪好失望,他从没游得这么慢过,他接着又游了一次,这次他会游得更快还是更慢?
第10章 乐观的身体不生病
“早饭你可以选择荷包蛋或炒鸡蛋”,“一、三、五早上是荷包蛋,二、四、六早上是炒鸡蛋。”你会把老人送到哪家养老院?
第11章 乐观的领袖得民心
“自基督降世以来最血腥、最动荡不安的时代还没有过去。牺牲、忍耐和难以和解的目标在未来还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你喜欢发表这样演讲的领袖吗?
第12章 乐活人生的ABCDE
凯蒂节食两个星期了,今天下班,她和同事出去喝酒,吃了点炸薯片和鸡翅。吃完后,她后悔极了,觉得前功尽弃,结果又吃了一盒巧克力蛋糕。她怎样才能终止这种恶性循环?
第13章 帮你的孩子远离悲观
瑞雷是个胖胖的小男孩,没有什么运动细胞,各种运动队都不会挑上他。他越来越不爱上体育课,也不愿跟其他人一起玩,我们该怎么帮助他?
第14章 组织需要怎样的乐观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的公司在招聘营销人员和人事主管,你会给应聘者做乐观测试吗?你觉得这两个岗位哪个更需要乐观的人?
第15章 乐观可以有弹性
你的女儿梅梅要上小学了,她可能会成为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而且个头也最矮。幼儿园的老师跟你谈话,希望你能让梅梅在幼儿园多上一年,这时候你应该悲观一点还是乐观一点?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塞利格曼的幸福课2。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彭凯平倾力推荐。在哈佛,这是一堂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在IBM、通用电气、壳牌、宝洁、谷歌,这是一堂平衡成功事业和幸福人生的必修课。在英国贵族名校威灵顿公学,这是堂提升人生品质的素质课
积极心理学之父、以最高票数当选的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销量达到200万册!畅销全球20年,马丁•塞利格曼开创之作。
阅读此书,远离悲观!《纽约时报》书评
世界顶尖学者倾力推荐
“塞利格曼的幸福课”是新世纪人类行为的指南。看过《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的人,不管是门外汉还是专业人士都会受惠。《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不仅包含了具体的自我评估工具,而且语言生动风趣,道出了活出真我的真正涵义。
希斯赞特米哈伊,心流之父
塞利格曼博士继《真实的幸福》后。将风行全球20年、上百万人受益的乐观学习法带到中国。彻底改变悲观困扰的人生。
传统对成就的看法就如同传统对抑郁症的看法一样。我们的学校、社会都认为成功来自能力和动机。当失败时,通常被认为是能力或动机不足。但失败也可能是在能力和动机都很足,但乐观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能力测验。父母认为这些测验对他们孩子的前途如此重要,以致于不惜花钱请人教他们的孩子如何应对测验。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逃不过这些测验的筛选。虽然有些能力是可以测量的,但想增加分数却很困难。上个补习班可能会提高一些分数,但是增加的分数并不代表较高的能力。
动机是另外一回事,它很容易被提高。传教士、布道者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把信徒救世的热情煽高到白热化,高明的广告可以激起消费者对一个以前根本不存在的产品产生购买动机,报告会也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但这些热情是短暂的。没有后续的煽风点火,信徒的热情很快会冷却,对一个新产品的喜爱很快会忘记或是被另一个新产品所取代,鼓舞士气的报告会也只能提高几天或几个星期的士气。
最初研究习得性乐观的时候,我一直都以为自己仍在从事悲观的研究,和所有拥有临床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一样,我习惯于关注个体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矫正这些问题,至于个体身上所具有的那些积极品质以及如何使这些品质得到培育,并使其变得更好并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积极心理学的坐标不过与理查德•派因(Richard Pine)在1988年的一次会晤使我的学术生涯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好像是命运注定的一样,理查德最终成为了我的文稿代理人、顾问和挚友。我当时向理查德介绍了我的悲观研究,而他却说“你的研究内容不是关于悲观的,而是关于乐观的”。
他对我说了让我吃惊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写一本有关乐观的书,它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我真的这样做了。随后一场重要的心理学运动出现了:积极心理学运动。1996年,我当选为美国心理协会的主席,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票数,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这本书的深孚众望,以及这个主题所延伸出的研究领域和价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是我所设想的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它县引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发展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