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第二中学

茌平县第二中学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茌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县直高级中学,始建于1951年2月,校址在博平城内西门里,时称平原省博平中学,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为山东省博平中学。1953年校址迁至县城西北部,即如今的校址。1956年3月,改为茌平县第二中学。

办学条件

历经多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占地156亩,总建筑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体育用地两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植物80多种,高大挺拔的参天古木,郁郁葱葱的花草绿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曲径通幽的亭榭回廊,漫步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既有城市学校的优美雅致,又有乡村学校的特有的宁静。 近几年来,随着茌平经济的迅猛发展,茌平二中的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热情帮助,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教学楼、实验图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学生餐厅雄伟壮观;并配置了科学、规范、齐全的教学辅助设施。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历史教室、地理教室等高标准教学设施。学校建设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教学办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2300名在校学生,212位学校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60名,中学高级教师20余人,中学一级教师90余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教学能手7人,茌平名师2人。学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作为坚定目标,年轻化的学校领导班子,都是省、市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他们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分工明确、密切合作,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派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又先后到寿光、昌乐、兖州、枣庄、衡水等地的众多兄弟学校学习。被派出的教师回来后,或上心得课或做汇报,使更多的教师从中获益,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做教学交流,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名师来我校传经送宝,北师大李一教授等都曾被邀到过我校。学校历来重视教学改革,始终保持着单元集备、超周集备的好传统。每周都能与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单元集备、超周集备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与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教师们在集体中快速成长,每个教师每学期都有机会上公开课。我们制定了教师读书计划,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每年都有几十篇论文见注报端。教师自身热心教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形成了独有的“344”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办学荣誉

教改的探索,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连年被评为茌平县高考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著名学府都有来自茌平二中的学子。特别是自1994年以来,已有4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创连年出清华的奇迹,被社会誉为“名牌大学的摇篮”。2009年高考再创新高,在全县四所普通高中综合评比中位居第一名。[1]

茌平县第二中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