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山乡

火石山乡

中文名称 火石山乡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火石山乡地图火石山乡地图火石山乡隶属安达市管辖。位于市境东部,东邻兰西县,南与肇东市毗连。乡政府驻地距市区35公里。

火石山乡位于安达市东部,距市区30公里,地域面积280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全乡总户数3340户,总人口1.5万。草原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10,300亩,种植作物以玉米为主,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2007年玉米总产达到4950万公斤;大豆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左右。

历史沿革

火石山乡名源于境内“火石山”地名。境内孙大桂屯西北土丘上有白色碎石,与铁器碰击时可迸出火花,“先民”用以取火,称为火石,故称其地为“火石山”。中华民国时期,隶属安达县第三区管辖。东北沦陷后,1934年改属第四区,1938年设正统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为第七区管辖,1955年3月改为火石山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分设火石山、兴隆两乡。1958年1月,将兴隆乡并人火石山乡。同年9月,改称灯塔人民公社。1960年11月,改为火石山公社。1984年4月,改为火石山乡。

行政区划

全乡共辖太平山、兴华、兴业、兴胜、兴旺、仁和、仁义、德胜、三胜、牧场等10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56万人。乡政府驻地仁和村。

地理环境

火石山乡全境地形为波状起伏平地,地质构造复杂,属贫水区。全乡总面积18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3万亩,草原面积12.5万亩。主产杂粮。

经济建设

基地建设

火石山乡中学火石山乡中学30年来,火石山乡通过落实一系列国家发展农业、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靠政策引导、科技指导和大户带动,大搞玉米大豆种植、奶牛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逐步探索出适合火石山发展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至2007年,火石山乡农业结构调整大步迈进。全乡奶牛存栏2,937头,年上交鲜奶3,645吨;大鹅存栏8万只,生猪存栏8,100头,百头以上的养殖场2个;梅花鹿养殖户两个,共存栏69头,年产鹿茸300公斤,年收益20万元。2006年发展奶牛千头村一个。2008年建设全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一个,面积一万亩。 

招商引资

改革开放前,火石山工业是一片空白,集体仅发展了年产值不足30万元的副业。3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火石山乡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全市工作分四条线推进落实的要求,重点突出项目主线。全乡现已引进项目12个,引进资金3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7亿元,实现税金800万元。其中博达化工产品运输项目,入驻哈大齐工业走廊区,总投资5000万元,厂区建设完成,体现税收;粮食加工续建项目,续建投资300多万元,总投资600多万元;沥青乳化改性项目,总投资4200多万元;SBS防卷材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00万元;木材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原油渣油沥青进口贸易项目,筹集到位资金7000万元。 

农民收入

2007年,火石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元,是1982年的20倍。农民收入的成倍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2007年,全乡共转移剩余劳动力3,260人次,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5%,劳务经济收入1,210万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6%。现有劳务经济人62名,2007年通过他们带出了1800人。二是形成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乡组建农民股份公司18家、生产协会7家、联合体20家,个体私营业户已发展到280家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收入。有面积300亩的围水经济区一个,主要种植西瓜、香瓜、大葱、土豆等经济作物 

教育事业

火石山乡中学火石山乡中学教育卫生事业显著进步。一所中学、8所小学的校舍全部达到标准化,中小学教育教学软硬件建设水平持续提高,远程教育得到普及,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普及,全乡常住人口约1.2万,参合人数超过1.13万,参合率接近99%。百村康健工程全乡共新建标准化卫生所2个,维修卫生所4个,全部通过了市联合检查组的验收。乡卫生院建筑面积816平方米的大楼马上竣工。农村医疗网络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医疗费用有了初步保障,群众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新提高。

文化艺术

文化生活得以改善。6各行政村有4个村实现了有文化娱乐场所、有常年坚持的鲜艳服装的秧歌队。2008年参加全市首届农民秧歌大赛,获得第二名。兴华村朱家围子屯62岁的张文胜在1982年生产队没解体前,一直是朱家围子屯的队长,当年这个屯在全乡(公社)经济还是不错的每个工分1.1元,可当时就生产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还有个农户从哈尔滨亲属家搬回一台旧的电视,全屯120户人家,就守着两台电视。现在朱家围子屯,家家都按上了彩色电视机。 

相关资料

民生得到关注,社会更加和谐。一是落实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2007年,低保556户835人,发放低保金21.3万余元;发放各种救灾救济、特困补助、定救定补款18万元;二是加强对贫困独生家庭、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的关爱和帮扶力度,2007年严格兑现国家和计生奖扶金1.2万元。 

火石山乡政通人和,百业正兴,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春风拂面般的文明新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火石山乡人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踏步迈进。

安达市火石山乡针对外出打工农民缺少劳动技能、就业能力弱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乡1200多名怀揣技工证书在省内外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告别了力气活,吃上了“技术饭”,每年寄回家的收入1300多万元。 这个乡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3600多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