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变种叶片及叶柄均无毛;萼片长圆形,两面均无毛,仅沿边缘下方疏生黄褐色小腺体,基部附属物疏生缘毛。果期8月。
多年生草本,花期高4-9厘米,果期高可达20厘米。根状茎粗而肥厚,具结节,长2-6厘米,黄褐色,垂直或斜生,顶端常具分枝;根多条,淡褐色。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3.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锐尖或稀渐尖,基部弯缺浅或深而狭窄,边缘具浅而钝的锯齿,两面密生白色短柔毛,果期叶片显著增大,长可达8厘米,宽约6厘米,基部心形;叶柄具狭翅,被倒生短柔毛,花期长2-5厘米,果期长达19厘米;托叶膜质,披针形,长1-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与叶柄合生,边缘具较稀疏的流苏状细齿。花淡紫色,长约1.4厘米,具长梗,在花梗的中部或中部以上有2枚长约6毫米的小苞片;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6毫米,具缘毛和腺体,基部的附属物短而钝;花瓣基部微带白色,上方花瓣及侧方花瓣先端钝圆,侧方花瓣里面有须毛或近无毛;下方花瓣的距白色,较短,长约3.5毫米,平伸而稍向上方弯曲,末端钝;子房被毛,花柱基部膝曲,向上渐增粗,常疏生乳头状凸起,顶部向下方弯曲成钩状喙,喙端具较细的柱头孔。蒴果球形,密被白色柔毛,成熟时果梗通常向下方弯曲,致使果实接近地面。花果期5-8月。[1]
本变种叶片及叶柄均无毛;萼片长圆形,两面均无毛,仅沿边缘下方疏生黄褐色小腺体,基部附属物疏生缘毛。果期8月。[1]
生于海拔1140-1200米落叶松林下、山坡草丛。
生于林下或林缘、灌丛、草坡、沟谷及路旁较阴湿处。[1]
生于海拔1140-1200米落叶松林下、山坡草丛。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及四川北部。朝鲜、日本及苏联的亚洲部分、欧洲也有分布。[1]
产内蒙古(兴安盟,模式标本产地)。[1]
全草民间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