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贲

中文名 王振元
职业 演艺西河大鼓演员
别名 毛贲
代表作品 拿手书《响马传》《呼延庆打擂》《前后七国》《大纲鉴》《灵官庙》《火焚绵山》
籍贯 雄县昝岗镇
目录导航

人物介绍

毛贲(1859—1917) ,西河大鼓艺人。本名王振元。雄县昝岗镇人。是西河大鼓创始人马三疯的得意门徒之一。与师兄朱化麟(朱大官)、师弟王再堂(转眼王)三人齐名,被称为西河大鼓红遍冀中平原的三杆大旗。

王振元身材魁梧,大脸盘,浓眉大眼,络腮胡须,粗音大嗓。他运用这些天赋条件,充分发挥大架式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善于控制嗓音变化使之刚柔相济,音量可大可小。大则洪亮激越,字正腔圆,酣畅淋漓,振动人心;小则轻盈婉转,细腻动听。在气口、节奏安排上也非常巧妙,垛子句、串口一气呵成,字如贯珠。他又长于功架,善演武书,表演大将对垒声势逼真,演唱《呼延庆打擂》和《前后七国》最为拿手。有“活呼延庆”和“活毛责”之称。表演丫鬟小姐,也能刻画得娇媚婀娜。他会的小段很多,最为拿手的是《纲鉴》段,是他的“顶门杠子”。有传说他就是在容城县王路村为答谢听众欢迎反复演唱这个小段累死的。

王振元曾携子王魁武进京在天桥演出,且与当时名震京津的木板大鼓艺人史振林“对棚”,因史振林年迈,竟拜下风。史振林遂叫来其得意弟子田玉福再战。王振元因仰慕田玉福人品、书艺,又怕“对棚”伤了和气,便叫儿子王魁武拜田玉福为师。从此,两家和好,一时成为曲坛佳话。

代表作及传人

王振元成名之后,深得邻村芦光寺住持赏识,二人结为挚友。该住持是武僧,又酷爱文艺。对王振元的拿手书《响马传》、《呼延庆打擂》、《前后七国》及《大纲鉴》、《灵官庙》、《火焚绵山》等书目进行过调理、充实。后这些书目均成为王派艺术的代表作。

王振元课徒有方,能因材施教,出自他门下的艺人均成名家。艺徒除儿子王魁武外,还有郑瑞江、郑瑞升、郑瑞田等。后来的名家李成林、李全林虽为王魁武弟子,但始终在王振元身边习艺,称王振元为师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