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论丛

唐史论丛

品牌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本 16
页数 156页
书名 唐史论丛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唐史论丛(第17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论唐代尚书省左右丞的监察与勾检职能
唐后期一种典型的士人文官
——李建生平官历发微
试论唐代两税法的制度缺陷和执行弊端
唐代前期北方地区僧俗共同造像的组织结构
论隋代百戏由衰到盛的转变
唐代官修正史对隋代重臣形象的重塑
——以《隋书·高颊传》《周书·窦炽传》为中心
唐代宫人斜与临皋驿地望考证
《三教珠英》考补与发微
圆仁视野中晚唐长安平民男子的服饰
——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
唐代“陪位出身”考
唐代东渭桥建毁存废考
——以东渭桥的三次营建为中心
“日本”国号与“天皇”制的起源
——以最近发现的墓志、木简为据
新公布的在唐新罗人金日晟墓志考析
谈武周苑嘉宾墓志与告身
——以新见石刻材料为中心
望高天下:唐代京兆杜氏再考察
——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
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考释
唐《宋公夫人张氏墓志铭》考释
唐回鹘葛啜王子墓志反映的几个问题
唐代韦氏墓志考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则
《大周故汝南郡王墓志》考释
唐玄宗内官制度改革发微

编辑推荐

《唐史论丛(第18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

目录

唐代交通住宿设施
——以宗教设施的供给功能为中心
唐代河西节度使所辖军镇考论
自然灾害的政治应对
——论唐代的禳弭制度
解析《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祠庙
唐代中原藩镇军费来源问题探微
唐宋时期造纸业重心南移补论
隋唐五代时期关中地区人口的兴衰演变
杜儒童及其《隋季革命记》辑考
——兼论隋末唐初王统三分问题
唐初村落制度的“新史料”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荔非明达等四面造像题名》之再探讨
新罗外交家金仁问入唐时间考析
北周宇文迪墓志考释
读隋代墓志札记
隋大将军辛瑾墓志考释
唐代许世绪、许洛仁家族研究
释唐李建成及妃郑观音墓志
唐代宦官《孙子成墓志铭》考释——以文直省、步驿使的考释为中心
唐李元琮墓志考释
新见唐高句丽遗民《高牟墓志铭》考释
唐《李询墓志》考释
唐吴明简墓志考释
大唐宫尼研究
——以墓志为中心
唐《裴匠墓志》考
唐杨僻墓志考释
唐《辛澄墓志铭》志考释
唐萧培墓志考释

作者简介

杜文玉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51年1月

研究方向:隋唐五代史

毕业学校:陕西师范大学

教学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给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讲授过《唐代制度史》、《隋唐五代史研究》、《敦煌吐鲁番学概论》、《中国古代史》等课程多门。主要研究隋唐史,兼及宋史,曾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思想战线》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了《南唐史略》、《五代十国制度研究》等专著10余部,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一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同时先后获西安市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和陕西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各1次。研究课题《隋唐社会经济研究》2002年获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现担任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代表性成果:

1、《唐代军事史》(合作),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南唐史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3、《长安吏治》,西安出版社,2002年2 月。

4、《狄仁杰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5、《唐高祖与唐太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

6、《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文摘

《显庆礼》与武则天
吴丽娱
《显庆礼》是继《贞观礼》之后唐代官修的第二部大礼书,它的修撰在高宗即位后不久,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同样是唐朝统治上升和承平期的产物,是唐朝礼仪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只是《显庆礼》的修撰过程中,恰逢武则天立后,故在政治斗争的意义上更与贞观不同。其规模虽然超过《贞观礼》,整个修撰过程却充满矛盾,以至前后阶段旨趣截然相反,最终某些观念与《贞观礼》形成对立,甚至在方向上发生了扭转。对于《显庆礼》的内容及其创作意义,以往学者多从郊祀问题予以阐述,指出以王肃“一天说”取代郑玄“六天说”的变革立场,或结合南北朝的郊礼特色及隋朝以来的情况,指出其所代表的南朝色彩;或借助敦煌残令式的内容断代以讨论《显庆礼》及祠令的情况;更有从《显庆礼》的修纂及行用过程,讨论礼典与法典的一般关系。但是对《显庆礼》的修定与高宗朝政治及武则天立朝的关系,却很少有人注意。那么《显庆礼》的内容主旨究竟何在,与高宗初的政治及武则天本人有何具体关联?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显庆礼》的修撰原委与高宗之初的政治格局
唐高宗接手政权时,唐朝已有了三十余年的统一局面及“贞观之治”的宝贵经验。《贞观礼》曾经通过增加二十九条融合南北制度,新的形势下,南学的北渐以及礼仪对于南、北制度的综合吸收显然已不是问题。而高宗即位不久,《显庆礼》修撰即已提上日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