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电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黄金自由时期,日本的电影工业便从战后重新快速起步。
然自1960年以后,受到电视与海外进口影片的冲击影响,使得日本本土的电影产业陷入了泥潭。虽然自1970年代以后,日本电影凭借恐怖片、情色片、卡通动画的新式题材重现复苏的景象。但随即衍生的社会问题:如性暴力、性犯罪率和暴力犯罪率的提高,使得日本政府更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并加强电影等传媒内容的审查。
* 日本国内电影(邦影)
1. 申请:须依照申请格式填写,并附带剧本申请之。
2. 剧本申请:若台词等表现在人权或道德规范上,有其不适当情形,便会回报给原申请人,并做进一步协议之。
3. 分镜申请:若在电检时毛片之分镜有不明微妙的描写、效果等情形,会拍摄影片该影格部分进行审查,并与原申请人做进一步协议之。
4. 分级审查:完成上述审查的影片,便会依照内容做进一步分级检定区分。
* 外国电影(外影)
1. 申请:在经由海关检验合格后,须依照申请格式填写,并附带相关资料申请之。
2. 审查:在附加日语字幕的情况下,于电影院放映的状况下进行审查。
*
o 预备审查:若原申请者要求,也可在未加日文字幕的原片,进行放映审查。
* 预告片、特报:由于预告片因性质需大量播放至各年龄层关系,所以皆以普遍级尺度进行审查。而超过普遍级尺度的影像、台词、描写则不得采用。
虽然映伦和美国的电影审查的演进皆是源自电影业的自律规范,但与美国MAPP评级审查不同的是:在日本所有的影片必须经过映伦的审查之后方可上映。审查过的影片标有「映伦」字样与编号,未经审查的影片不得在「日本全国演出、以及放映环境卫生同业工会联合会」所属影院放映。
在电影分级标准受到美国影响,分为四种:
G:任何人都可以阅览。
PG12:对小学生有忠告·指导的必要。
R15+:15岁以上可以阅览。
R18+:18岁以上可以阅览。
1949 年,在实施「映划伦理规程」后,初建时映伦隶属于日本影像制作者联盟(政府承认的公益法人,其模式很像美国电影协会(MAPP)的自律审查型态)。
1957 年之后改组独立。独立后的映伦吸收了电影界以外的人士参加影片的审查,主要任务是审查电影脚本、影片,除了故事片外,纪录片、新闻片、广告片均在审查之列。并主张「以电影界以外的客观公正的眼睛去审查电影」。
1980年代「映伦」势微,主要是录影带、DVD与因特网的市场大幅崛起,迫使日本政府修改广电法,私人公司可以拍摄成人影片而只受简化后的检阅,但相对代价是要在三点用马赛克遮盖,但过没多久AV业者就以市场因素卖不出去跟映伦游说。映伦则以『重点位置』的文字空间做为法令之转寰余地,双方以重点部位的『第三点』做遮罩做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