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为了与美国海军全面抗衡,履行远洋作战使命,前苏联在八十年代初建成了二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前苏联编号为1144型。该舰为前苏联首级采用核动力推进的水面战舰,满载排水量26,396吨,首次装备了VLS(即垂直发射)系统和大量导弹,并配有3架直升机,其吨位之大,火力之强,一度使各国海军为之震惊。《简氏防务周刊》将其定级为"战列巡洋舰"。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世界上除航母外威力最为强大的水面战舰。
基洛夫级设计时沿袭了前苏联复杂的设计特点,并采用多套火控雷达系统,不同于只能对1个目标发动攻击(其他目标仅是截获和锁定)的宙斯盾战舰,基洛夫级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意义上具备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能力的战舰。
舰体尺寸:长度251.2-252米,宽度28.5米,舰高9.0-10.33米;
全体人员:727人
声纳:HORSE JAW声纳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KN-3压水堆;两台蒸汽锅炉,2台GT3A-688燃气轮机
舰载电子系统:作战信息中心;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反舰导弹发射控制;反潜火箭发射控制系统;监视雷达系统;低飞和水面目标捕获雷达;2部防空导弹系统火控雷达;4部近防火炮火控雷达;2部导航雷达;有源和无源声纳系统;电子战系统;诱骗投放系统;二座PK-2诱骗火箭发射装置,备弹400枚。基洛夫级战斗力可以装载各型导弹接近500枚。
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总共计划建造五艘,最后一艘因经费等诸多原因取消。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原“基洛夫”号)1980年12月30日服役;第二艘“拉扎耶夫海军上将”号(原“伏龙芝”号)1984年10月31日服役;第三艘“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原“加里宁”号)1988年12月30日服役;第四艘“彼得大帝”号(原“安德罗波夫”号)1998年4月18日服役。
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报道称,俄罗斯已经开始对1144型“基洛夫”级“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改装,拆除除了船体和核动力装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舰载设备,为此共计拨款500亿卢布(约合15.16亿美元)。报道称,在进行现代化改装过程中将全部安装现代化的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雷达、指挥和通信系统、电子对抗设备等。另外换装新型武器装备,原先的20套“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将被最新型的通用舰载发射系统所取代。新系统能够装填各种导弹,包括反潜火箭鱼雷、防空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储备的反舰导弹数量将由先前的20枚增加至80枚。这一发射系统还可发射用于打击航母的“玛瑙”或“口径”反舰导弹。此外,其防空能力也将得到加强,改装后舰上将装备俄最新式远程防空系统S-400所使用的导弹和其他近程防空系统。
升级后的巡洋舰将继续保持全球火力最强导弹舰的称号。
根据升级和改装计划,“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导弹巡洋舰将从2018年开始重新服役,服役期可延至2030年-2040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