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草质藤本;块根肥大,纺锤形或长条形,径6-10厘米,富含淀粉。茎具纵棱及槽,有淡黄褐色皮孔,无毛或仅节上有毛。叶片革质,卵形、狭卵形或宽卵形,不分裂或3浅裂至深裂,长7-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波状齿或疏离的短尖头状细齿,叶基截形,若分裂,裂片三角形、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稍粗糙,基出掌状脉3-5条,细脉网状,两面凸起,叶柄长3-4 (-6) 厘米,具纵棱及槽。卷须2-3歧,具纵条纹。花雌雄异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总花梗长7-20 (-25) 厘米,具纵条纹,顶端被微柔毛,中部以上有15-20花;花梗细,长约3毫米,被微柔毛;苞片革质,近圆形或长圆形,长2-3厘米,先端渐尖或圆形,具突尖,全缘或具波状圆齿,基部渐狭,无毛,具3-5脉;萼筒狭漏斗状,长约2.5厘米,顶端径约1厘米,疏被微柔毛,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先端长渐尖,全缘;花冠白色,外面被短绒毛,裂片扇形,长约2.5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具长达1厘米的流苏;花药柱圆柱形,长6毫米,径4毫米,花丝长3毫米,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4厘米,被短柔毛;萼筒圆筒状,长约1.5厘米,被短柔毛,裂片较雄花短;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长2厘米,径约8毫米,被棕色短柔毛。果实椭圆形,长12-18厘米,径5-10厘米,光滑,橙黄色;果梗长4-5厘米。种子多数,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8-23毫米,宽约12毫米,厚4-6毫米,浅棕色或黄褐色,种脐端钝或偏斜,偶尔微凹,另端钝圆,沿边缘有一圈棱线。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长于海拔 300-1600米的山地密林中或山坡灌丛中。
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南部、印度、孟加拉。
中文种名 | 截叶栝楼 |
拉丁学名 | Trichosanthes truncata |
科名 | 葫芦科 |
采集时间 | 2010年11月20日 |
采集地点 |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弄苗屯 |
采集人 | 吴磊、黄俞淞、朱运喜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引种材料类型 | 种子、 |
生活型 | 草质藤木、木质藤木、 |
生态环境 | 山腰、疏林、 |
阴闭度 | 30% |
坡向 | 东南 |
土壤 | 黄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亚热带人工杉木林,杉木、紫珠、波叶山蚂蟥、地桃花、秋枫 |
果实颜色 | 橙黄 |
种子颜色 | 黑 |
果期 | 10-11 |
平均鲜重(kg/m2) | 0.25kg/株 |
平均干重(kg/m2) | 0.2kg/株 |
分布 | 少见、 |
地区蕴藏量评估 | 较少 |
标本鉴定人 | 吴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