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的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A、B、C、D),37个型,即A群(痢疾志贺菌)12个型,B群(福来志贺菌)6个型,C群(鲍狄志贺菌)18个型,D群(宋内志贺菌)1个型。以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最为常见,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水果、蔬菜上能生存10天左右,在河水中存活时间可长达3个月,在适宜的温度下还能大量繁殖。不耐高温,对各种化学消毒剂都很敏感。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侵袭力和毒素。进入消化道后,具有侵袭力的痢疾杆菌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在细胞内繁殖,造成炎症。志贺菌属可以产生志贺毒素(SHT)和类志贺毒素(SLT)。SHT具有细胞毒、肠毒素及神经毒作用。
多发在夏秋季节,因为天气炎热,气温高,适合于痢疾杆菌生长繁殖。夏秋季节新鲜瓜果蔬菜上市多,人们喜欢生吃瓜果蔬菜,但不注意清洗消毒或自恃身强力壮,不洗手拿起来就吃,以至病菌与食物一起进入自己的胃肠道中。夏秋季节人体要通过皮肤散掉更多的热,以维持体温衡定;使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而胃肠血管就相对收缩,血流相对减少,人体对胃肠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此外,着凉、过度疲劳、暴饮暴食以及患各种急、慢性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易诱发痢疾。
中毒性菌痢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反应,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障碍。菌痢的病变累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以乙状结肠、直肠最严重。依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后,能被正常人的胃液迅速消灭,少量漏网者会进一步被肠道抑制或排斥。一旦人体防御机能减弱,痢疾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畏寒发烧、常伴头痛乏力,短时间内出现腹痛腹泻,开始粪便呈水样,很快转为粘液脓便或脓血便,粪便量少,便次多,里急后重显著,严重的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7岁以下的小儿夏秋季容易患中毒性菌痢,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高热、惊厥、昏迷等,切不可掉以轻心。
1.急性菌痢急性菌痢的潜伏期为数小时到7天不等,大多数为1-2d;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成人也偶有发生。一般发病急,发展快,中毒症状重而消化道症状不一定重。高热,偶见体温不升。根据微循环障碍突出的部位不同分4型:
1)脑型占毒痢的大部分。早期有烦躁,嗜睡,面色苍白,肌张力增高,伴惊厥,血压正常或稍高,晚期昏迷,甚至发生脑疝;
2)肺型主要为肺的微循环障碍,又称休克肺。发生率低,死亡率高,常发生于病程第16-24h,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一般吸氧不能缓解;
3)休克型成人多见,四肢或肢端发绀,发凉,脉细速,血压低,脉压差小,尿量减少。少数为高排低阻型;
(2)急性普通型菌痢称急性典型菌痢,症状主要为起病急,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腹痛,初见于脐周或全腹,后转为左下腹,体检常有左下腹压痛。腹泻频繁,初为黄稀便,后为粘液及脓血,量少,伴里急后重;
(3)混合型菌痢以上3型,任何二型同时或先后存在,发生率低。
2.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未彻底治疗或自行缓解而成为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有食欲不振、大便不正常,时干时稀,少有粘液。一般无腹痛,仅在排便前有下腹部隐痛或肠绞痛,排便后腹痛消失。部分病人可有失眠、多梦、健忘、神经衰弱等症状。
痢疾食疗方
1、组成:独头大蒜、黄连各等份。用法:共为细未,米糊为丸。每服3~6克,1日3次。
2、组成:酸石榴皮30克、红糖50克。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调入红糖温服,每天1~2次,连服数天。
3、组成:紫皮大蒜50克、糖浆适量。用法:大蒜去皮捣如泥状,浸入100毫升温水中2小时,纱布过滤,加入半量糖浆。成人日服80~100毫升,分4次服,儿童日服15~40毫升,分3次服。
4、组成:茶叶10克、山楂60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冲糖服用,每日1剂,分2~3次服完。主治:痢疾及细菌性食物中毒。
5、组成:青茶叶15~20克。用法:泡茶饮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粒,盐少许一起用锅炒至黄,加水煎熬,使味苦咸,可将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次,轻者服2次,重者服2~4次。
预防暴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4)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
1.免疫荧光菌球法呈阳性;
2.粪便检查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少数有吞噬细胞。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3.血象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
1.湿热痢
湿热之邪壅滞肠腑。
证候 发热,腹痛,泻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濡数,舌红苔黄腻。
治则 清热燥湿止痢。
(1)主方 芍药汤加减。
方药:芍药、黄芩、黄连、当归、木香、生大黄、槟榔、肉桂、马齿苋等。
(2)针灸 穴位处方合谷、上巨虚、天枢、内庭。均采用泻法。
2.疫毒痢
疫毒之邪薰灼肠道。
证候 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痢下鲜紫脓血,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至昏迷痉厥,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止痢。
(1)主方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方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赤芍、生大黄、槟榔、木香、生地榆、金银花等。
(2)针灸 穴位处方天枢、足三里、曲池,用泻法;抽搐不止加太冲、阳陵泉,高热神昏加水沟、委中,厥脱加关元、神阙隔盐灸。
出现神昏惊厥等症时,在取穴和治法上可参考“昏迷”、“痉证”、“厥证”等。疫毒痢甚为危重,需要中西医疗法协同抢救。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1.急性菌痢普通型主要应与感染性腹泻相鉴别,包括沙门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等,大便培养应有相应的致病菌;
2.急性中毒型菌痢应与高热惊厥、乙型脑炎和失水性休克相鉴别;
3.慢性菌痢应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和结肠癌相鉴别;阿米巴痢疾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轻,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含体,可供鉴别;
1.急性菌痢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慢性菌痢时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大便次数多,明显的粘液便,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3.少数患者于发病后1-2周出现关节肿痛,呈非化脓性、游走性。如同时伴发热、尿道炎、结合膜炎,则称为Reiter综合征,与感染诱发之免疫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