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形而上学

尼采与形而上学

开本 1/16
书名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
ISBN 7802286360
目录导航

内容梗概

在《尼采与形而上学》中,作者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清晰的分析,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更是一位对西方哲学核心问题有着透彻思考并且开辟了新路径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1][2]

目录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前言(001)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001)

世纪末的漂泊者(002)

新世纪的早生儿(009)

误解和发现(014)

他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019)

第二章在人生之画面前(024)

哲学和人生(025)

首先做一个真实的人(029)

为思想而战(036)

哲学家的命运(040)

第三章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044)

人生的辩护者(045)

笑一切悲剧(050)

神圣的舞蹈和神圣的欢笑(057)

强力意志(061)

永恒轮回和命运之爱(067)

第四章人——自由——创造(073)

人是一个试验(075)

意愿使人自由(081)

评价就是创造(090)

第五章“自我”的发现(095)

迷失了的“自我”(096)

成为你自己(103)

健康的自私(108)

第六章向理性挑战(115)

科学的极限(117)

“真正的世界”的寓言(121)

理性的原罪(125)

挑开意识的帷幕(130)

语词的化石(138)

第七章价值的翻转(141)

上帝死了(142)

目录

《尼采与形而上学目录》

概论(001)

1? 欧洲虚无主义: 形而上学的危机(004)

什么是虚无主义(005)

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005)

不速之客的到来(007)

上帝死了(0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014)

科学与虚无主义(019)

现代的双重阴影(023)

从形而上学到虚无主义(028)

神话的毁灭和形而上学的兴起(028)

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030)

柏拉图主义: 形而上学的原型和虚无主义的发端(037)

德国哲学: 形而上学走向瓦解和虚无主义走向成熟(044)

彻底的虚无主义(053)

真诚意识和彻底的虚无主义(053)

积极虚无主义和消极虚无主义(057)

“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060)

一切价值的重估(064)

2? 逻辑和语言批判: 形而上学的心理分析(069)

内心世界的现象论(070)

驳“意识事实”(070)

“不存在所谓意志”(073)

析“我思”(078)

“主体”派生出“实体”(083)

知性发生学(089)

知性不能自我批判(089)

逻辑的非逻辑起源(091)

同一律的来历(093)

因果律的来历(097)

逻辑与形而上学(100)

语言形而上学批判(102)

语言的发生——隐喻论(102)

语法与逻辑(105)

语言与形而上学(109)

破除语言的遮蔽(114)

尼采与哲学中的“语言转向”(117)

“语言转向”与反形而上学主流(117)

追问语言的存在论基础(120)

走向语言本体论(124)

回到语言的日常用法(127)

恢复语言的无限能产性(129)

3?透视主义: 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134)

作为认识的强力意志(135)

认识的生物学含义(135)

强力意志和对世界的图解(140)

透视主义(142)

认识的人类中心论含义(142)

情绪冲动的透视学(145)

认识即解释(149)

透视的多元性和关系世界(153)

透视的产物——外观(159)

关于“自在之物”(165)

关于认识的界限(168)

真理问题(173)

真理的诸定义(173)

真理的悖论(178)

4?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 形而上学的重建或扬弃(185)

重建形而上学的途径(186)

价值的翻转(186)

从自我到世界(189)

强力意志(194)

从生命意志到强力意志(194)

强力意志与价值(202)

世界是强力意志(207)

尼采的世界观念(214)

永恒轮回(220)

瞬时体验和“新的世界观”(220)

世界没有常新的能力(224)

给生成打上存在性质的印记(229)

永恒轮回、虚无主义和命运之爱(234)

结语(241)

主要参考书目(248)

本人关于尼采的著译目录(250)

点评鉴赏

为凑够优惠金额买了一本的《尼采与形而上学》,一口气读了一半,同买的《路西法效应》和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反倒放在一边,没翻几页。

《尼》毕竟是哲学读物,即便经周国平之手,已经条分缕析面目澄明的呈现,还是需要在思维全盘紧张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读下去。我放不下手,一则自然是因为它所涉及之内容均可归为最高思维等级的那一群落,高屋建瓴的通透视角是普通文学类别无法企及的,二来是怕自己一放下手就丢了线索和兴致,再也拣不起来。我买的书,读不完的其实很少,除了一些“买岔了”的,其余应该就属此类。记得早以前买过一本2006年出版的《尼采》英文版,是剑桥哲学研究系列中的一本,黄封皮的砖头书,密密麻麻的英文字,买回来很快就束之高阁了。纯粹自讨苦吃,中文看着都磕绊,还要看英文的。还想起来大一住在中财清河校区的时候,在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了一本纯黑封皮的《黑格尔》,难道人家叫黑格尔,书就得是黑色的么?内容自然是晦涩得一塌糊涂,我还硬是痛苦的啃了一大半。现在记得的也就只有这种痛苦的感觉。

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对生命没有深层次质疑或领悟能力有限,最好还是少看哲学原著,多半会迷失在哲学家们各自构建的精密而极具迷惑性的理念宫殿中。从名家的解读看起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本书大致是在解读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发展、尼采对于形而上学的解构和批判以及积极虚无主义的提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看当下我们周遭的人与事,看看这个社会发展至今的种种状态,稍有探究精神的人自然会有一堆疑问,我为何要遵循这些准则行事,仅仅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为何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存恶意的某事而自责,仅仅因为它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这诸多应该、不应该是经谁制定而传播,如何牢牢钳制住每一个人并让其乖乖顺服?外在的种种如何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而让我们自以为是顶着自由意志的帽子走着别人早就设定好的路?这些怀疑和探究早已被思索过千万遍,以不同的发展速度被不同的社会阶段所经历。对此窥探一二,就是给自己的思维认知打开一扇窗,而不必把自己闷在角落郁郁苦思不得其所。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当代学者,作家。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