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9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2022年3月,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
2022年3月-2022年4月,任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
2022年4月-2022年6月,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2][3]
2022年6月,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徐州市政协副主席。
现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徐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4][2]
2018年10月,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张农拟任本科院校副职,试用期一年。[5]
2022年3月19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徐州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张农当选政协徐州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席。[6]
2022年3月21日,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张农拟任市属本科院校校(院)长,试用期一年。[4]
2022年4月15日,徐州工程学院召开干部大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敏捷宣读省委决定:张农任徐州工程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2]
2022年6月1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张农为徐州工程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其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2015-);
全国矿业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2015-);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井巷技术专家组组长 (2014);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8-);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常务理事(2015-);
国际岩石学会会员(2012-);
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矿业科学学报》、《能源技术与管理》
《煤矿支护》杂志编委。
1989年以来一直专注于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和支护技术研究工作。
主持或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计划、基金和才资助项目及数十项企业合作项目。
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复杂条件煤巷锚杆支护及煤矿巷道顶板安全控制、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了巷道围岩滞后注浆加固、深井软岩巷道过程控制与分步加固技术、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等围岩强化理论和施工控制技术、沿空留巷支护围岩稳定原理与关键控制技术,解决了很多困绕煤矿开采的重大支护和顶板安全控制难题,直接指导过50余对矿井、200余万米的巷道支护技术试验和推广应用研究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广泛影响和普遍认可。
2000年以来积极参与煤炭行业支护新技术的教学培训、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数十次承担煤炭工业锚杆支护培训教学工作,应邀在煤炭工业协会支护专委会年会和淮南、淮北、徐州、鹤岗、澄合、永煤等矿区作专题讲座二十余次,受到广泛欢迎;在煤炭系统率先提出锚杆类支护产品的精细加工及产业化,指导淮南科泰锚杆技术公司在国内第一家通过锚杆类支护产品的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并成功组织了该公司的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产品企业申报和认证工作,在行业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其它省部级奖励6项。近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1部,参与撰写2部;论文获得EI检索18篇,ISTP检索7篇,论文被引用54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被引用33次。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2年6月13日,被誉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项的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颁奖仪式,并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一同为获奖科学家颁奖。26位工程科技专家获得这一最高荣誉。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张农教授获得“青年奖”,并获得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管理并承办,主要奖励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表 张农教授代表性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序号 |
题目 |
作者 |
期刊 |
发表日期 |
0 | . 千米深井高地压软岩巷道沿空留巷工程案例 | 张农,陈红,陈瑶 | 煤炭学报 | 2015 |
1 |
煤巷顶板软弱夹层层位对锚杆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 |
张农; 李桂臣; 阚甲广 |
岩土力学 |
2011-09-10 |
2 |
卸压开采顶板巷道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张农; 袁亮; 王成; 阚甲广; 许兴亮 |
煤炭学报 |
2011-11-15 |
3 |
千米深井软岩巷道二次支护中的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3] |
张农; 王保贵; 郑西贵; 朱先龙 |
煤炭科学技术 |
2010-05-25 |
4 |
淮南矿区深部煤巷支护难度分级及控制对策 [4] |
张农; 王成; 高明仕; 赵一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9-12-15 |
5 |
巷道围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渗流灾害控制 |
张农; 许兴亮; 李桂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9-02-15 |
6 |
顶板软弱夹层渗水泥化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5] |
张农; 李桂臣; 许兴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9-11-15 |
7 |
穿435m落差断层大巷的地质保障及施工控制技术 |
张农; 许兴亮; 程真富; 王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8-06-15 |
8 |
离层破碎型煤巷顶板的控制原理 |
张农; 袁亮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006-03-30 |
9 |
煤巷顶板离层控制理论及实践 |
张农 |
煤矿支护 |
2006-06-30 |
10 |
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 [6] |
张农; 高明仕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4-09-30 |
11 |
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预拉力支护及工程应用 |
张农; 李学华; 高明仕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4-06-30 |
12 |
高强预应力支护技术及应用 |
张农 |
煤矿支护 |
2004-02-15 |
13 |
Study on strata control by delay grouting in soft rock roadway |
张农 |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
2003-06-30 |
14 |
层状顶板预应力控制理论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
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
2003-06-30 |
15 |
煤巷预拉力支护体系及其工程应用 |
张农; 高明仕; 许兴亮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2002-12-20 |
16 |
锚杆支护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
张农; 陈庆敏; 姜利; 蔡华亮; 朱子良 |
煤矿支护 |
2001-11-15 |
17 |
综放沿空巷道高性能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侯朝炯; 李学华; 王济忠; 高洪亮 |
锚杆支护 |
2001-05-15 |
18 |
深井三软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
张农; 侯朝炯; 王培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1999-08-30 |
19 |
巷道围岩强度弱化规律及其应用 |
张农; 侯朝炯; 杨米加; 贺永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03-30 |
20 |
煤巷树脂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侯朝炯; 柏建彪; 任晓东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1999-12-30 |
序号 |
题目 |
作者 |
期刊 |
发表日期 |
0 | . 千米深井高地压软岩巷道沿空留巷工程案例 | 张农,陈红,陈瑶 | 煤炭学报 | 2015 |
1 |
煤巷顶板软弱夹层层位对锚杆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 |
张农; 李桂臣; 阚甲广 |
岩土力学 |
2011-09-10 |
2 |
卸压开采顶板巷道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
张农; 袁亮; 王成; 阚甲广; 许兴亮 |
煤炭学报 |
2011-11-15 |
3 |
千米深井软岩巷道二次支护中的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3] |
张农; 王保贵; 郑西贵; 朱先龙 |
煤炭科学技术 |
2010-05-25 |
4 |
淮南矿区深部煤巷支护难度分级及控制对策 [4] |
张农; 王成; 高明仕; 赵一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9-12-15 |
5 |
巷道围岩裂隙演化规律及渗流灾害控制 |
张农; 许兴亮; 李桂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9-02-15 |
6 |
顶板软弱夹层渗水泥化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5] |
张农; 李桂臣; 许兴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9-11-15 |
7 |
穿435m落差断层大巷的地质保障及施工控制技术 |
张农; 许兴亮; 程真富; 王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8-06-15 |
8 |
离层破碎型煤巷顶板的控制原理 |
张农; 袁亮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006-03-30 |
9 |
煤巷顶板离层控制理论及实践 |
张农 |
煤矿支护 |
2006-06-30 |
10 |
煤巷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 [6] |
张农; 高明仕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4-09-30 |
11 |
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预拉力支护及工程应用 |
张农; 李学华; 高明仕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4-06-30 |
12 |
高强预应力支护技术及应用 |
张农 |
煤矿支护 |
2004-02-15 |
13 |
Study on strata control by delay grouting in soft rock roadway |
张农 |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
2003-06-30 |
14 |
层状顶板预应力控制理论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
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
2003-06-30 |
15 |
煤巷预拉力支护体系及其工程应用 |
张农; 高明仕; 许兴亮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2002-12-20 |
16 |
锚杆支护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
张农; 陈庆敏; 姜利; 蔡华亮; 朱子良 |
煤矿支护 |
2001-11-15 |
17 |
综放沿空巷道高性能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侯朝炯; 李学华; 王济忠; 高洪亮 |
锚杆支护 |
2001-05-15 |
18 |
深井三软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
张农; 侯朝炯; 王培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1999-08-30 |
19 |
巷道围岩强度弱化规律及其应用 |
张农; 侯朝炯; 杨米加; 贺永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03-30 |
20 |
煤巷树脂锚杆支护技术 |
张农; 侯朝炯; 柏建彪; 任晓东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
1999-12-30 |
光华工程科技奖包括“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3个奖项,每两年颁奖一次。自1996年首届颁奖,至今已是第九届,共有174人获此殊荣。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5项。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矿用锚索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1、2003、2006);
江苏省第六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
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会诊突出贡献奖(2005);
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6);
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2006);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6);
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
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2008);
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010);
江苏省先进工作者(2011);
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2);
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
煤矿支护十大功勋(2017)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