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

中文名 企业再造理论
属性 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目录导航

基本概念

企业再造也译为“ 公司再造”、“ 再造工程”( Reengineering)。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所谓“再造工程”,简单地说就是以 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迈克·哈默(M·Hammer)与 詹姆斯·钱皮(J·Champy)的定义,是指“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 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也就是说,“从头改变,重新设计”。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 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 运营模式和 工作方法,以 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企业再造包括 企业战略再造、 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 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

基本内容

企业再造理论认为,企业再造活动绝不是对原有组织进行简单修补的一次改良运动,而是重大的突变式改革。企业再造是对植根于企业内部的、影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开展的,向固有的基本信念提出了挑战;企业再造必须对组织中人的观念、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组织的运作流程进行彻底的更新,要在经营 业绩上取得显著地改进,哈默和 钱皮为“显著改进”制定了一个目标:“周转期缩短70%,成本降低40%, 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提高40%,市场份额增长25%。”企业再造理论的“企业再造”就是“流程再造”,其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生产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求为目标,在人本管理、顾客至上、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的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 业务流程,使产品质量和规模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获得发展的机遇。

产生背景

企业再造理论(BPR)的产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有些管理专家用 3C理论阐述了这种全新的挑战:

(1) 顾客(Customer)——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竞争使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竞争(Competition)——技术进步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 跨国公司越出国界,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上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美国企业面临日本、欧洲企业的竞争威胁。

(3)变化(Change)——市场需求日趋多变, 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已由“年”趋于“月”,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经常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持续不断的事情。因此在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 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低速增长时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的实际探索,1993年哈默和 钱皮出版了《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 the Corpration)一书,书中认为:“20年来,没有一个管理思潮能将美国的竞争力倒转过来,如 目标管理、多样化、 Z理论、 零基预算, 价值分析、 分权、 质量圈、追求卓越、结构重整、文件管理、 走动式管理、 矩阵管理、内部创新及一分钟决策等”。1995年,钱皮又出版了《再造管理》。哈默与 钱皮提出应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一全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一时间“企业再造”、“ 流程再造”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哈默和钱皮的著作以极快的速度被大量翻译、传播。与此有关的各种刊物、演讲会也盛行一时,在短短的时间里该理论便成为全世界企业以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IBM信用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实行一个通才信贷员代替过去多位专才并减少了九成 作业时间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主要程序

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1.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

根据企业现行的作业程序,绘制细致、明了的作业流程图。一般地说,原来的作业程序是与过去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并由一 定的组织结构、作业规范作为其保证的。当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现有作业程序难以适 应时,作业效率或组织结构的效能就会降低。因此,必须从以下方面分析现行作业流程的问题:

①功能障碍: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的团队工作(TNE),个人可完成的工作额 度就会发生变化,这就会使原来的作业流程或者支离破碎增加 管理成本、或者核算单位太大造成权责利脱节,并会造成组织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形成 企业发展的瓶颈。

②重要性: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作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也在变化。

③可行性:根据市场、技术变化的特点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 流程再造的切入点。为了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更具有针对性,还必须深入现场,具体观测、分析现存作业流程的功能、制约因素以及表现的关键问题。

2.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

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鼓励创新。在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时,可以考虑:

①将现在的数项业务或工作组合,合并为一;

② 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

③给予职工参与决策的权力;

④为同一种工作流程设置若干种进行方式;

⑤工作应当超越组织的界限,在最适当的场所进行;

⑥尽量减少检查、控制、调整等管理工作;

⑦设置项目负责人(Case maneger)。

对于提出的多个流程改进方案,还要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选取可行性强的方案。

3.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

企业 业务流程的实施,是以相应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业务规范、沟通渠道甚至企业文化作为保证的,所以,只有以流程改进为核心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组织实施与 持续改善。

实施企业再造方案,必然会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必须精心组织,谨慎推进。既要态度坚定,克服阻力,又要积极宣传,形成共识,以保证企业再造的顺利进行。

企业再造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企业再造的终结。在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的时代,企业总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对企业再造方案不断地进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