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是心脏收缩时,泵出血液所引起的动脉跳动。脉搏数同心脏的跳动次数一样,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脉搏数一般为
不单是血液汇聚的地方,也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心脏跳动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称为脉搏,人身气血之所以沿着脉管而源源不断地运行,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与脉相连,而脉为血之府,它们在组织上互相沟通,共同组成“心主血脉”的活动整体:二是心脏的跳动,脉道之约束以及血液的质和量,三者左功能上是相互为用的。这种组织与功能关系所体现的“心动应脉”而“脉动应指’的形象,就称为脉象。所谓脉象,实际上是指血脉搏动所显现的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或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的形成,不仅与心、血、脉三者有关,同时与整个脏腑机能活动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人身气之来源与肺有关,血之生化源于中焦水谷之气,血之运行归心所主,归脾所统,归肝所藏,且赖肺气的调节,而后流布经脉,灌溉脏腑,布于全身。血为阴精,而肾主藏精,中焦之营气,化赤为血都必须借命门真火的温养,而后始能生化以充养血脉。所以脉中的血流情况和表现于脉的形象,都与整体脏腑功能活动息息修相关。此外,血为神、气的物质基础,且血与精、气、津、液同属于水谷精微所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影响。所以血液的盈亏和血行的流滞,同营卫、津液、精神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切脉,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素问·脉要精微沦》亦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之所以通过切脉能够诊断疾病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脉为气血运行的道路,人体各脏器组织与血脉是息息相通的,而脉与心又密切相连,心为气血运行的动力,心神与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故人体气血的多少,气血运行的状况,脏腑功能活是否正常,病变过程中正邪的消长等等,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于心脉。因此,通过切脉能够诊断疾病。
那么中医是如何诊知病气性质(阴阳五行,气流大小)及其运动规律(流动情况)的呢?
中医诊术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诊,四诊全面综合了病气引起的病象症状,无一遗漏。
望病气引起的精(身体)的异常情况,闻病气引起的精所产生的声音气味嗅味,问病气引起的身心变化,切即脉诊病气在气脉里的流动情况和按诊病精病气团块情况。
四诊充分发挥了人体五类感官功能,而气功诊病(特异功能诊病)则发挥了第六感官经络功能,更简便直接迅速。诊断结果(病情)用八纲表达。八纲是表达病气性质的,反映了病气的作用结果。望、闻、问、按诊尚易理解,勿需多讲,在此着重讲切诊中的脉诊。
脉诊是通过经络气脉波动情况诊知炁流情况的诊术。脉诊有“三部九候二十八脉象”理论。寸、关、尺三部是易学天人地三才理论在脉诊上的应用,是脉波结构理论。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个诊位,三部共九个诊位(九候),两手为六部十八候。每一要素有阴阳二性(长短、大小、快慢、高低等),共六个因素。五气(五波)共5×6=30种脉象,以一平直脉象为基准,无阴阳之别,故二十八种脉象即可概括反映全部脉象(五行气波动情况)。 气时刻在经络里流动并引起各种生命现象,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可以随时感知出来,所以脉诊是最理想的诊术。过去用手感诊脉,太抽象,灵敏度也差,现在可用脉诊仪(脉搏感应显示器),灵敏度大大提高了,还可以从显示器上看到脉象图,了解脉象规律。对脉谱(脉象图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分析,即可了解病气运行情况、诊断疾病,为处方配药提供依据。脉谱学可诊知任何的生命信息和生命规律,并把抽象的脉诊变成了直观形象的脉诊,更扩大了脉诊的应用范围。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药谱图(如基因谱类)。利用药谱和脉谱可以实现最科学的处方配药,减少药物浪费和副作用。因此说,脉诊仪、脉谱学和药谱学(合称为医谱学)是实现中医走向现代化,使中医和现代科学接轨的关键技术和根本途径。
(一)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二)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和记录本。
(三)操作方法
1.触诊法
(1)诊脉前,病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
(2)病人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100次,脉率为76次则写成100/76次/分。
2.特殊仪器检测法
(1)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曲线图。临床上利用观察脉搏波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资料。
(2)血压、脉搏监护仪 一般用于危重病人,特别是对心脏病、手术期间与手术后病人的脉搏可起自动监护的作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脉搏的上、下限,越限时仪器会自动发出光、声报警。其测量结果较为迅速、准确、客观。脉搏数据均有数码显示。
(四)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