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一气为十八手这第一手,万法皆从此中出,诸巧尽从里边生,作为桩功是内劲培元法,万变之根本,具体分三个阶段练习。桩功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而立,身体重心放于两脚之间,双膝微屈,膝盖与脚尖在同一垂直线上。身体中正,头平项直,然后两手接线员起,合十置于胸前,距约五寸,目似合未合,垂帘内视,口似闭未闭,舌抵上腭。鼻呼鼻吸,任其自然。
心定气闲,虚灵顶劲,尾闾下垂,松肩坠肘,实腹圆腰,气沉丹田。
初习此法首重收心,即不追思过去,不幻想未来,不留恋眼前,只要做到这三点,自然恬静归空,禅定可期。方法是先默诵佛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次,再精神集中,意想有灵气从天降下,从头顶入体内,沉贯小腹丹田,如此可连做数次,然后凝神静气,意守丹田,意想小腹内之气,起伏动荡。初练者可以从20分钟起,渐渐增长,加至每次练习40分钟至1小时,每日早晚两次。
此阶段练习三月至半年,自觉丹田之气甚为充足,感觉全身上下内气流通,意到下肢,渐觉小腿与脚掌,脚趾有气沉肿胀之感,十趾抓地有入地三尺之意,意到双手,便觉十指发痒,发麻,双掌发热、发胀、有中级阶段:通过上阶段的练习,四肢百骸已能基本放松,周身初步产生整体气力,或称整劲,这就可以转练此阶段,方法是先默诵佛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三次,再以意引气从头顶降下丹田,意守丹田一会儿,运丹田气九到脚心涌泉穴,然后用意领气至足跟升起,沿膀胱经走督脉到大椎,气分三路;一路过百会定祖窍,另两路自大椎到左右两肩,两肘、两腕、直贯两掌劳宫穴,稍停一会儿。再将气收回膻中,沉入丹田,如此反复运气。每次练习30分钟左右,也早晚两次。
双掌合十是佛家大力金刚掌的手印,用以增力强身,开慧降摩之法,气运双掌,随时着层次不同,双掌会放出光 。
此阶段主要练习意念,方法是默诵佛家《心经》三次,当心平意静后开始观想,由于有以上两阶段的过程,修习时不会困难。首先观想“顶天立地”意想自己在渐渐长大长高,头如顶天,脚有入地之感,四肢粗壮,腰身如擎天柱。形象定后,然后观想“巨手仙佛”,意想自己的双手变大变厚,巨大无比,任你孙猴本领大,也难出我手掌心。具体时间自己定,全凭心意用功夫。
当练习混元一气,心有所悟,修有所得之后,再学练九大专修功以及拳术招势或者其它各种功夫,更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达到上乘境界。
达摩十八手,又称少林十八势或少林罗汉十八手。先并步直立,呼浊汲清,凝神听气。此为入手之内功。
分述如下:
1、朝天直举世闻名:即以手朝上伸举,气贯三焦,左上则右下,手掌须平,掌心相印,名为朝天踏地,此为两手。
2、排山运掌:上式演毕,即将足向侧开步(一尺余距离),用柳叶掌(五指紧排)向前推掌,左右前后次第推运,仍须力贯掌心,气发丹田,有猛虎推山之势,此为四手。
3、黑虎伸腰:前式毕,收足正立,再开短马,两手仍作掌式,左右分推,由短马变为高马(先低后高)。必须以腰用力,两掌齐出,且伸满时两掌心与后足心更须相印。于是左右前后起落伸推,久则腰膝坚强,收功甚速,此为四手。
4、雁翼舒展:伸推毕,收马排足,略事休息,于是再吸气一口,下贯丹田,用手紧贴腿部,运腋力由下渐起,以平肩为度,如舒雁翼。且两手起时,足跟随起,落则随落,腰须硬实,足尖得力,两手起时,隐觉气贯胸开,肱涨指热,方为得益,此为一手。
5、揖肘钩胸:此手先两足并步站立,再以右足踏进一步,以阳掌平排揖下,至膝为止(先曲掌而至膝,变为平掌)。收转时,以掌渐次作钩曲势,紧贴至胸,腰稍向后翻,使气注丹田,力鼓两肘拐。但揖下时,身须低伏,后足跟不可离地,此为气功之手(一手)。
6、挽弓开隔:此与八段锦中,左右开弓如射雕,正复相类。其不同在于,此系短马,延缓系正立,其效果遂相去甚远。如练习时,可依骑乘射球之式,腰须后翻,一字地盆(或称马步)即为合法,此为一手。
7、金豹露爪:上面所说均为掌式,现变为豹拳式(手指前中二节作钩勒形,大节与掌背平齐,拇指亦作曲形,紧贴掌边)。练时如左手拦护,则用右手作豹爪拳,尽力冲出,两手循环练习,必须开声吐气(拳吐出之时,必须与拳力相应),两足仍半马,用力与前无异(即腋力),此为一手。
8、腿力跌荡漾:前面技法均用手,此乃用足。其足有四法:
足尖直踢:此踢是只须稍高,过高则无力。
横腿扫击:此出横腿,其势如扫,身须取侧,收腿宜速而稳。
长腿高举:此腿法颇不可轻率使用,因此举起甚高,身法之虚空,在在堪虞。若遇名家,易为人制,须练习精到,出落如风,始可免意外。演练时,左右前后习之,必须力贯足尖为要。
钩腿盘旋转:此法脚尖由外向内钩盘,练时两足如画大圆圈,身法仍以半马为宜。以上为四法,加上以前十四手共为十八法,又称罗汉十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