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

古文字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

页数 308页
书名 古文字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有鉴於此,ICSCC设立专项资金,面向海外,每年邀请国外优秀中青年学者访问复旦大学,与本校、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学者们充分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工作坊、论文集和学术专著的编译出版等,构建访问学者与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促进海外汉学家与中国本土学者之间的互动。

图书目录

1 总序

1 前言

古文字与上古音结合研究的原则[1]

3 赵彤:谐声、假借和通假的语音性质

15 郑伟:上古音研究中的分等依据、谐声及通假问题

37 朴慧莉(Haeree Park):古文字学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的交叉点上的几个问题

53 刘波:由出土楚文献中的音转现象看古人的“一声之转”

上古汉语语音的构拟

69 许思莱(Axel Schuessler):上古汉语中的送气清音

79 野原将挥:再论上古音T类声母与L类声母

94 沈瑞清:从出土先秦文字资料看“喻四”的上古分类问题[1]

历史比较法对上古汉语研究的作用

105 陈忠敏:汉字与汉语语音层次研究

122 王弘治:方言历史比较与古音研究——从闽方言看上古音流音声母演化的例证

134 龚动:嘉绒语组语言与上古汉语的形态学

古文字与上古音研究的相互影响

159 郑张尚芳:子巳探源

167 叶玉英:“今”声系及其上古音构拟

179 来国龙:从楚简中“兔”和“鼠”字的混淆谈古楚语与雅言的接触和影响

193 张富海:据古文字论“色”、“所”、“疋”三字的上古声母

198 陈志向:“牖”字补说[1]

文献学与语言学背景下的字词关系研究

205 孟蓬生:《说文》“”读若“耿”疏证——谈支通转例说之一

224 王志平:《说文》叠文的孳乳及其语音演变

242 邬可晶:清华简《说命下》的“”与贾谊《新书·礼》的“眭”[1]

古文字的辨识和解读

253 颜世铉:古玺文“迥捕盗贼”考

265 韩哲夫 (Zev Handel):字词的模糊辨识:以甲骨文“”字为例

289 周波:齐鲁系铭文研究(五题)[1]

308 作者简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