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研究了西北地区伊斯派中的教坊、门宦等宗教群体和组织,介绍了各教派门宦的宗教思想、宗教实践模式、宗教活动空间和宗教器物等。
马宗保 1968年1月生,回族。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现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2001—2004)。2003年入选“新世纪313人才工程”(宁夏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已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2002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回族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引 言
第一章 人文地理概念下的西海固
一、历史沿革
二、人文地理变迁
三、人文地理现状
第二章 伊斯兰教在西海固的传播,
一、伊斯兰教在西海固地区的传播
二、对西海固伊斯兰教发展史的几点思考
三、西海固伊斯兰教现状调查
第三章 大同小异:各教派的宗教思想
一、宗教经典
二、宗教信条
三、宗教伦理
第四章 宗教实践模式的共性与特色
一、伊斯兰宗教功修
二、伊斯兰宗教善行
三、伊斯兰宗教教育与宗教传播
第五章 宗教设施与宗教器物
一、清真寺
二、拱北和道堂
三、宗教器物
第六章 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
一、宗教群体
二、宗教社区
三、宗教组织
第七章 西海固伊斯兰教宗教制度的功能
一、宗教制度及其功能:概念界定
二、精神支持和生活服务功能
三、文化整合与社会控制功能
第八章 西海固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变迁
一、西海固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变迁
二、西海固地区的教派关系及其发展
三、宗教生活变迁的动力与阻力
第九章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准确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论
二、西海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当前适应程度
三、积极引导西海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