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级。取乘驷马之长而为众长之意,见《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参见“庶长”。
庶长 1.妾所生之长子。
2.官爵名。春秋时秦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战国时秦国官名,春秋时秦国始置,握有军政大权,地位相当其他各国的卿。秦孝公在位时,任用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爵的制度,以赏有功之人。十级至十八级都是庶长。其第十级为“左庶长”,第十一级为“右庶长”,第十七级为“驷车庶长”,第十八级为“大庶长”。 汉代除沿秦二十等爵制外,武帝又创武功爵十七级,第十级亦为左庶长。
3.官名。明初置,先属六科,永乐二年(1404)始专隶于翰林院,选进士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清沿其制,翰林院设庶常馆,进士殿试唱名后,再试以论、诏、奏、议、诗、赋,选其优者为庶吉士,通称“庶常”,入馆学习,每月考查其学业。三年期满,再试以诗赋,皇帝引见后,按等第分别授职,留馆者授以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任为六部主事、内阁中书省等官或外补知县,称为“散馆”。
4.复姓。见《通志.氏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