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对解放型蒸汽机车(代号ㄇㄎ1)进行改进设计,于1957年7月试制成功,机车出厂时,毛泽东主席曾亲自登乘。经改进后的蒸汽机车命名为“建设型”,车型代号JS,并于同年9月投人批量生产。随后由大同机车工厂,大连机车车辆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和二七机车工厂批量生产建设型蒸汽机车,成为中国铁路干线货运用主型机车。至1965年停产,大连和戚墅堰两厂共生产型机车1071台。大同厂和二七机车车辆也生产了一部分,总共生产了16台,累计制造了1135台,大多数配属于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铁路局。1980年由大同机车厂恢复了建设型蒸汽机车生产并进行了改进(车号自8001起),改进型俗称“建设B型”。主要用于调车以及地区小运转。截止1988年停产,生产了423台。总共制造1916台。
在更先进的前进型蒸汽机车大量运用前,建设型蒸汽机车曾是中国铁路干线货运机车的主要型号。和解放型蒸汽机车相比,建设型的最大功率提升了16.7%,平道牵引力提高了22%,机车总效率也提高了0.9%,提高到8.1%。随着中国铁路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的普及以及蒸汽机车停止生产与使用,大部分建设型已经退役报废后,仅少量尚未退役的在一些工矿企业及炼钢厂作调车及小运转之用。
制造厂 大连厂
戚墅堰厂
二七机车厂
首台生产年份 1957
累计产量/台 1921
用途 干线货运、调车及小运转
轴式 1-4-1
轨距/mm 1435
整备质量/t 103.321
粘着重量/t 79.78
动轴轴重/t 20
轮周功率/马力 2270
模数牵引力/kg 26150.8
总效率 8.1%
单位马力质量/kg 40.2
构造速度/km/h 85
建设型蒸汽机车(6)动轮直径mm 137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145
固定轴距/mm 4419
机车总轴距/mm 10192
煤水车总轴距/mm 6800
机车及煤水车总轴距/mm 20487
最大高度/mm 4709
最大宽度/mm 3332
机车及煤水车总长/mm 23342.5
煤水车装煤量/t 17
煤水车装水量/m3 35
火箱型式 圆顶,有燃烧室
过热器型式 A型
蒸汽压力/大气压 15
炉床面积/m2 5.08
火箱容积/m3 8.71
汽缸数目 2
汽缸直径/mm 580
鞲鞴辅行程/mm 710
最大遮断比 前进74% 后退70%
由大同机车厂于1988年生产的8419号建设型蒸汽机车出口美国,1989年11月21日运抵美国依阿华州柏恩峡谷铁路公司,被用做旅游用机车。
8284号建设型蒸汽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