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车灯”起源于清朝末期,又名小车舞, 一般在旧历正月闹“花灯”时表演。最初“车车灯”是在解放前由河南、河北传来,当时因为黄河泛滥和虫灾,两地荒民流落四川,他们通过表演“车车灯”四处拜年,讨取生活费。后来这种喜庆热闹的表演形式被许多本地民间艺人学会,于是“车车灯”就在长江沿岸流行起来。
“车车灯”是用竹竿、彩绸、纸花制作、装饰成的一辆独轮车,小车周围用布围裹,车的两侧绘制有车轮图案。
“车车灯”表演时表演者一般需要四名,乘车人走“十字步”,推车人走“行进步”,帮车人走“大十字步”,丑角表演者没有固定步式,跑来窜去,扭前扭后与乘车的人嬉逗调笑。几个人互相配合,表现出上山下坡、拐弯抹角、陷入泥沼、抬车出坑等情节。
“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
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车灯,顾名思义,是能转的“灯”。土家人用彩纸和竹子扎成一个形似于轿子的大花灯,四周镂空。演出时一般由一个年轻漂亮的土家妹子在轿中领衔,随着音乐原地转动;花灯四周各一名演员,用土家摆手舞的步伐绕着中间的花灯转。演出时嘴也不能闲着,五个人轮流领唱,其余人还要帮腔。伴奏一般用钵和锣,也可加上唢呐,旋律简短欢快,由土家薅草锣鼓改编。唱词可以用固定唱本,《安安送米》、《十月怀胎》等是其中的名段;演唱者还可以即兴发挥。锣声一响,四处乡邻循声而至,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从正月初一开始,车灯就四处拜年,每到一户就是一场演出,主人家往往会拿出香烟水果款待,还得封个红包,给点“利时”钱。正月十五是演出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各车灯不再去拜年讨彩头,而是聚集在当地一个最热闹开阔的地方,举行汇演,从一大早直到夜幕降临。各车灯队伍都拿出自己最优秀的演员、最拿手的曲目,轮番登场卖力地表演,一则为闹元宵,二则是在同行面前争脸面。现在,人们还会借用先进的音响设备壮大声势,把现场气氛搞得更热烈。
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