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大脑过度疲劳的3大法宝
左右脑交替法
治疗 特发性OAB诊治原则:
(一)首选治疗:1.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OAB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最常用的药物是抗胆碱能药。(1)托特罗定,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症状。初始的推荐剂量为一次2mg,一日二次。根据病人的反应和耐受程度,剂量可下调到一次1mg,一日二次。禁忌症:尿潴留、胃滞纳、未经控制的窄角型青光眼患者;已证实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毒性巨结肠患者。(2)其他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阿托平、普鲁本辛、奥昔布宁(oxybutynin)等。(3)平滑肌松弛剂:针对逼尿肌,如黄酮哌酯等。
(二)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1.无效。2.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疗法。3.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4.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5.治疗过程中尿流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量明显增多。
(三)二线治疗(适用于首选治疗无效者,有效但不能耐受者,首选治疗禁忌者):1.膀胱灌注辣椒辣素。2.骶神经电刺激神经调节。3.外科手术: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仅适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他治疗无效者。手术方法:逼尿肌横断术,膀胱自体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尿流改道术。
继发性OAB的诊治原则:
(一)继发于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outletobstruction,BOO)的OAB诊治要点:常见病因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女性膀胱颈梗阻等。1.筛选检查:排尿困难,最大尿流率<15ml/s,剩余尿>50ml。2.选择性检查:充盈期及排尿期膀胱压力测定可提示BOO。3.治疗原则:针对膀胱出口梗阻治疗。根据逼尿肌收缩功能状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过强或亢进者可适当辅助使用抗OAB的治疗,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者慎用抗OAB治疗。梗阻解除后仍不缓解者应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可按特发性OAB处理。
(二)神经源性OAB的诊治要点:常见病因有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帕金森病等。1.积极治疗原发病。2.原发病稳定,无下尿路梗阻的OAB,诊治原则同特发性OAB。有神经源性下尿路梗阻者诊治原则同继发于BOO的OAB。
(三)膀胱局部病变引起的OAB诊治要点:1.筛选检查发现尿常规异常或尿培养异常应高度怀疑膀胱局部病变。2.筛选性检查:(1)尿常规发现有红细胞:尿细胞学、超声、IVU、膀胱镜、必要时行输尿管镜、CT和MRI等除外泌尿系肿瘤及结石。(2)尿常规发现有红、白细胞,尿培养阴性:尿找抗酸杆菌、IVU等除外泌尿系结核。3.治疗原则(适用于急慢性泌尿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肿瘤、膀胱结石等):(1)积极治疗原发病。(2)同时使用抗OAB药物以缓解症状。
合并其他器疾病的OAB诊治原则:
(一)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受损的OAB:1.筛选检查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OAB伴逼尿肌收缩力受损:(1)排尿困难。(2)存在明显影响逼尿肌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脑卒中等。(3)有逼尿肌功能可能受损的指征,如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会阴部感觉明显减退等。(4)最大尿流率<10ml/s,且图形低平。(5)排尿困难严重,尿流率明显减低或有大量剩余尿,但前列腺不大者。2、选择性检查诊断标准:(1)压力-流率测定指示低压低流。(2)无BOO。3.首选治疗:(1)排尿训练,定时排尿。(2)在检测剩余尿基础上适当使用抗OAB药物。(3)辅助压腹排尿。(4)必要时采用间歇导尿或其他治疗。4.二线治疗:(1)骶神经电刺激神经调节。(2)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二)伴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的OAB:1.筛选检查发现以下情况者应怀疑可能同时存在SUI:(1)病史提示既有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失禁前后伴明显尿急),又有SUI(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尿失禁,其前后无明显尿急)。(2)生育前后和绝经前后控尿出现明显变化。(3)如两者兼有,需评估OAB和SUI症状各自的严重程度。(4)女性盆腔器官膨出。2.选择性检查:(1)体检:膀胱颈抬举试验和棉签试验。(2)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测压,腹部漏尿点压力或尿道压力描记。(3)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关闭不全、下移或活动过度)。3.治疗原则:(1)以OAB为主要症状者首选OAB治疗。(2)OAB解除后,SUI仍严重者,采用针对SUI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