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过度与转向不足是衡量车辆操控平衡的重要标准.
转向过度翻译成英文是oversteering,俗称甩尾。表现为车辆在弯中的实际转向角度比前轮的转动角度大,也就是后轮出现了向外侧的滑动。
转向过度(oversteer)表现为车辆需要减少转向轮角度来保持所需行进线路.或称,车体扭转角度大于转向轮角度.
转向过度是后轮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偏滑角(slip angle)建立速度大于前轮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的偏滑角建立速度造成的.
通常,车辆进入衡定状态(steady state)需要一定的速度,转向过度可以使车辆在较高的速度才进入衡定状态.一旦车辆进入衡定状态,车体扭转角度将无法随着转向轮角度增加而继续增加.表现为,方向盘变轻,即使增加转向角度,车体仍旧按照原先的线路行进而车体扭转角度不会变化.
这意味着,车手可以在更高的速度下按照自己所预期的线路通过弯道,然而过多的转向过度,使得车体容易发生旋转(spin),就是通常说的打转了.
转向过度 谈到到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会涉及侧 偏角这个名词。汽车高速行驶开始转向时,因受汽车向前行驶的惯性作[1]用,汽车会对转向产生瞬时抵抗,便产生了轮胎侧偏角,即汽车行驶方向与车轮朝向所成的 夹角。车轮的侧偏角除了由轮胎的侧偏特性造成外,还由 悬架的结构因素所造成,例如悬架的刚度和几何特性等。
汽车转弯时,前后轮都会产生侧偏角。如果前后轮侧偏角相等,则汽车实际转弯半径等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中性转向";如果前轮侧偏比后轮大,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大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不足转向";如果后轮侧偏比前轮大,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小于方向盘转角对应的转弯半径,称为"过度转向"。
中性转向虽然能较好地利用侧向力(与车轮前进方向垂直的分量),达到最大的转向速度,但却削弱了驾驶者对汽车稳定的主观感觉,无法预计汽车的制动甩尾。而过度转向当车速达到某一极限时,转向半径会急剧减少,汽车会发生激转,致使操纵困难或失去操纵,甚至导致事故。
不足转向产生相对较大的转向半径,侧向力减弱,汽车具有自动恢复直线行驶的良好稳定性,操纵容易。因此,绝大多数汽车制造厂家都将汽车做成具有轻微的不足转向,在这种情况下,制动甩偏的发生会使汽车回到原来直驶的路线。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赛车就要采用过度转向的设计,以求获得最短的转弯时间。
可引起车辆转向过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车体质量分配不平衡:平衡的车体质量分配应该为前后50:50,如果车体前部质量小于后部(质量分配<50:50,如40:60),车辆将表现为转向过度.反之如果车体前部质量大于后部(质量分配>50:50,如60:40),车辆将表现为转向不足.
2,过低的前悬挂硬度(roll stiffness, 包括弹簧硬度,减震器硬度,防倾杆硬度)
3,过高的后悬挂硬度(roll stiffness, 包括弹簧硬度,减震器硬度,防倾杆硬度)
4,前侧倾点(roll centre)相对于后侧倾点过低.
5,后侧倾点(roll centre)相对于前侧倾点过高.
正确的驾驶姿势
很多驾驶者在开车之前,经常会忽略先行调整驾驶者座椅的位置。其实,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位置不合适,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控的灵敏度,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因此开车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调整好驾驶员座椅的高度。正确的座椅高度应调整到驾驶者的视线不会被转向盘挡住,并可以清楚地看见所有的重要仪表及街道标志。在调整好座椅的高度后,还要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首先应将臀部尽量向后靠,以顶到座垫及椅背之间最好,这样可使自己坐得更稳,不会晃动。坐稳之后应注意一下手、脚的位置,把左右手分别放在转向盘9和3点钟的位置,此时不可以让自己的背部离开椅背,如果离开的话,表示你坐得太靠后,必须把座椅往前挪。另外两手要略微弯曲,这样万一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分散撞击力,避免力昌集中在手臂各关节上。
此外,左右脚的位宣要在将踏板踩到底时,还必须能使腿保持弯曲。如果你踩踏板到底时,两腿是伸直的情况,一定要把座椅拉前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膝盖顶在转向柱上,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会使脚的动作受到影响,使反应不及时。
安全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安全设施,能有效地缓解人向前的冲力。安全带也有它的系法,现在一般车内安全带拉下的位置通常是可以调整[2]的。正确的位宣是将其调整到当安全带不使用时,靠在B柱并与目部相同或差不多高度的位置上。这样当安全带扣上后,才会刚好从胸前、锁骨通过,一旦发生撞击,不至于使冲击力过于集中在某个位置,而伤害到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