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卓新平 主编
I S B N: 7801233794
页 数: 322
开 本: 大32开
出 版 社: 宗教文化
出版日期: 2001-10-1
内容简介
宗教学在其开创初斯,曾被称为“比较宗教学”,这种比较精神和方法被作为宗教学的真谛之一而得以保留。西方宗教学的著名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曾说:“谁只知道一种宗教,他就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名言充分说明了宗教比较的意义和重要性。研究宗教,必须展开宗教的比较。而在“全球化”、“地球村”这一当代处境中,宗教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亦需彼此之间的比较、沟通和对话,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共存及团结合作。
分析现实热点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展开理论探索和思想交流。通过学术层面的沟通、对话和商榷,我们希望能消除误解而增进理解,克服分歧而扩大共识,在认识宗教本真、理解宗教意义上有更多的收获和分享。
本书目录
前言
宗教研究
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
对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展望
论宗教意识的当代特点
宗教与哲学
谈论理性知识与综合知识
哲学与神学中希望的逻各斯
宗教本质投射论初探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对经院哲学中上帝论的介绍
宗教与伦理
现代犹太教中的伦理学与对话
潘霍华神学伦理的自由与责任思想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对基督教伦理学的介绍
宗教比较
《诗经·周颂》与《楚辞·九歌》宗教语言之比较
基督教来华对中国佛教近代化之影响初探
宗教与科学
今天论科学与宗教
学人评介
利玛窦看晚明科技、经济及其社会弊端
前言
宗教与社会
宗教与人类社会
中国的社会和谐:过去和现在
生态运动与绿色主义福利思想:宗教世界的社会关怀与全球福利
全球化与基督宗教的回应——中国人的观点
宗教对话
宗教多元论:形而上学的挑战
基督教信念与信仰问对话
在诸宗教中寻找共同底线
耶稣与世界宗教
宗教实在论、宗教反实在论与宗教对话
巴别塔的倒塌:雷蒙·潘尼卡论多元论问题的挑战
魏晋佛教的护教论探索
索隐与考证:沟通耶儒关系之桥梁
宗教与伦理
对中国成人伦理教育的反省
宗教与文化
基督教的普世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观念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深入探讨
宗教与科学
传教士在中国科技交流史上的作用与影响浅析
宗教与哲学
胡塞尔的信仰与信仰观
上帝圣言之于人是如何可能的?——卡尔·巴特神学中的认识论基础
明清间入华传教士对灵魂论的介绍
本书开辟了“宗教对话”、“宗教比较”、“宗教研究”、“宗教与文化”、“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宗教与伦理”、“学人评介”等栏目,以介绍各种学术观点,分析现实热点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展开理论探索和思想交流。通过学术层面的沟通、对话和商榷,能消除误解而增进理解,克服分歧而扩大共识,在认识宗教本真、理解宗教意义上有更多的收获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