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手册》和《电影力》的左倾政治取向,引起了电影理论和批评的改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影响了西方电影批评理论。阿尔都塞从新发现的马克思早期著作获取灵感,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为依据,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1969年,他发表的《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强调指出,宗教、教育、家庭、法律、工会、文化和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功能是向个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个体接受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在生产关系体系内“自愿”接受社会角色,以非武力或非强迫的方式迫使个体服从现存社会关系。1970年让—路易·博德里的《电影:电影基本装置的意识形态效果》和让—路易·柯莫里的《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的确立。
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强调,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无论就电影的生产机制、电影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以至电影的基本装置而言,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电影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再生产这种意识形态。而《电影手册》强调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任务,就是要破坏和反对电影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共谋”;同样,批评电影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就意味着否定影片所标榜的“真实性”。电影领域里的意识形态批评把后结构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倾向于挣脱作者论和类型电影研究的藩篱,力图采取症候阅读的方式,从文本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动力关系中寻找颠覆电影与“现实”或“主导意识形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