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51.00 亩(其中:水田258亩,旱地493.00亩),人均耕地2.2亩,主要种植烤烟、谷物、麦类等作物;拥有林地915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3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42.8亩;草地948.2亩;荒山荒地2995.5亩,其他面积2250.33亩。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0.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6.53万元,占总收入的68.56%;畜牧业收入25.80万元,占总收入的18.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11头);林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3.91%;第二、三产业收入6.97万元,占总收入的4.95%;工资性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4.26%。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90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5.85%),在省内务工10人,到省外务工2人。
该村现有农户93户,共乡村人口342人,其中男性180人,女性162人。其中农业人口342人,劳动力205人。该村以汉族、纳西族、傈僳族为主(是汉族、纳西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汉族81人,纳西族165人,其他民族96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1人,参合率90.94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70户,占农户总数的75.27%。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品市场小,资金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在巩固烤烟产业和畜牧业的同时,大面积推广核桃高枝换头,计划发展400亩核桃特色产业;发展养殖业,发展猪3000头、牛500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748.5元增加到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