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英

侯中英

中文名 侯中英
原名 侯国栋
出生时间 1899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自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11岁时,同村塾师侯俊成见他聪明颖悟,遂收他为学生。为了生存,1924年,年仅15岁的侯中英到四维煤矿做工。1926年,北伐军经过大冶,早已对军阀统治充满仇恨的侯中英参加了北伐军。不久任张发奎部队的上士班长。“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侯中英不耻与反动派为伍,愤而潜逃回乡,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28年,经曹家党支部书记曹玉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深入敌后

      随后奉组织之命,利用原来的身份,打入国民党小箕铺“靖卫团”,任大队长。次年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侯中英率所属官兵起义,当场镇压了“靖卫团”团长,缴获长短枪支20支和全部弹药。随后,中共湖北省委鄂东办事处,决定将侯中英策划起义的“靖卫团”与阳新、大冶两县的手枪队合并,成立阳大游击大队,侯中英任大队长。1929年12月的“大冶兵暴”胜利后,红五纵队开到阳新三溪口一带整休,侯中英带部分阳大游击大队战士加入红五纵队,被任命为十九大队大队长。后随红五纵队转战鄂东南,屡立战功。1930年6月,红五军军委扩大会议在大冶刘仁八召开,会议根据中央上海会议精神,成立红三军团,将红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侯中英为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7月,率部参加平江战役和攻打长沙的战斗。同年8月,调红五军三师任八团团长,率部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斗,以其英勇顽强而闻名全军。

英勇就义

     1931年9月,红五军一师师长李实行伤重牺牲,他继任师长,1932年3月,率部攻打赣州,在战斗中被俘遇害。 侯中英同志(五军一师师长)在发展革命战争夺取赣州的斗争,夺取赣州的斗争,即赣州战役。一九三二年一月底至三月七日,中央红军(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赣南进行的一次攻城战役。这次战役因指导方针的错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强攻有敌重兵固守的中心城市,结果以失利告终。]中牺牲了!在革命斗争紧急的关头,失掉了我们坚决勇敢的于部,确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