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涵义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尽管非言语行为有它一定的涵义,但这种涵义并不是惟一的。
3.如何看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4.应把动作群放在某种情境中来了解
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内容,借助于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
为了显示自己的观察敏锐、判断准确而轻率地表露自己的看法,这是不妥当的。即使判断正确了,也不应该随便表露,可以在自己的态度、言行上有所调整,因为让求助者发现咨询师时时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会给他带来压力和不安。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是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之影响性技术之一,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包括: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
言语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因而言语行为在咨询中占有主要地位。
然而,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其或伴随言语内容一起出现,对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地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咨询师应重视把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融人到言语表达中去,渗透在咨询过程中。通过非言语行为传达的共情态度比言语还多,影响力更大。因此并非只是嘴巴在参与咨询,而是整个人在参与咨询。
咨询师的非言语行为受到其价值观、品德修养、信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它是理论和技巧之外的东西,但对咨询成败举足轻重。
(1)、加强言语。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与言语一起出现,可使言语的意义更丰富,情绪色彩更鲜明。
(2)、配合言语。例如,讲话者如果想继续说下去,那么他会把手停在空中。
(3)、实现反馈。听话者对讲话者做出持续的反应,如用嘴和眉毛表示同意、理解、惊讶、不满等。
(4)、传达情感。交流者常用非言语形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欢、理解、尊重、信任的程度,像面部表情和声调这样的非言语暗示比言语信号影响更大。
非言语行为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非言语行为与咨询技巧(即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之间指向的一致性是提高咨询效果的重要保证,不然会削弱、破坏咨询技巧的作用。
在传递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传递最细微的感情。
一般来说,当一方倾听另一方叙述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
而当自己在讲话时,这种视线的接触会比昕对方讲话时少些,即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人开始说话时,会先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说语结束时,则一般又会重新看着对方。
为什么许多人在说话时避免看着对方,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又开话题的情况。
说话时正视一下对方,则表示在说话停顿时,对方可以打断他的话。
假若他停顿了,但不看对方,说明他的思路还没有断。
如果听者对讲者扫视一下,那很可能是说:“我对你所说的不十分同意。” 作为听者的咨询师做出这一动作而被求助者发现,就可能影响到他的叙述。而正在讲述中的咨询师若发现了求助者的这一目光,就应及时做出某种调整,比如询问一下求助者的意见,或更严谨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话者讲完某句话或某个词后将目光移开,可能表示:“我对自己所说的也不太有把握。”若咨询师如此表述,尤其是解释、指导时,则会大大地削弱其影响力。
若听对方说话时看着对方,则含有这样的意思:“我也是这个看法。”或“我对你说的很感兴趣。”如果说话者看着听者,那就是说,“我对我讲的很有把握”。
若咨询师问求助者某些问题,而使求助者感到不舒服或有厌恶感。羞怯感时,求助者也会不愿注视咨询师,借以作为一种逃避和隐瞒。
当一个人被询问时,或者对他人言行产生防卫性、攻击性或者敌意时,视线相交的机会便会增加。当一个人被激怒时,有时候可发现他的瞳孔张得好大,当然还会有其他一系列的面部表情。
一个性格内向、羞怯的求助者会不习惯目光过多的接触,他既不敢太多注视别人,也不愿别人看着自己。
一般来说,对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人,人们更愿意注视;比起同性来,对异性的注视可能更多些。但作为咨询师来说,对异性的注视应适度,不然有可能使一些人感到不礼貌或带来困扰,尤其面对异性敏感者时更应谨慎。
咨询中的目光使用很重要。咨询师是否善于利用目光参与听和讲,这直接影响到咨询的效果。交谈时,有些咨询师眼睛看着地面或房顶,或者脸侧向一方,这会显得不礼貌,对对方不够重视。有些人则是死死地盯住求助者的眼睛,这样会使对方感到窘迫,甚至透不过气来。有些人则把目光在对方身上左右乱扫,甚至看对方身后,弄得对方惶惑不安。当求助者讲话时,若咨询师把目光随意移向一旁,最会引起求助者的注意。求助者会从咨询师这一特定神情中看出咨询师没认真倾听,便会产生不安、不被信任的想法,心灵的大门可能会关闭。
眼睛应注视对方的哪些部位为好?一般来说,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舒适地、很有礼貌地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目光范围过小会使对方有压迫感,而目光范围过大则会显得太散漫、随便。
目光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惑和意义,咨询师应恰如其分地使用。如表达安慰时,目光充满了关切。给予支持时,目光放射出力量。提供解释时,目光蕴含着智慧。
面部表情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一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无不在脸上透露出来。观察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首先而且主要是集中在面部表情上,目光注视其实也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
一般不愉快或迷惑可以借助皱眉来表达;嫉妒或不信任时会将眉毛上扬;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双眉扬起是惊讶的信号;双眉下垂则是沮丧和忧伤的信号。
冲突、挑战、敌对的态度用绷紧下颚的肌肉和斜眼瞪视来表示。这时他的嘴唇也是紧绷着的,表示已摆出一种防御姿态。头和下颚常挑衅地向前推出,眉毛下垂,眉头皱起。
笑是脸部表情中重要的一点。不同的笑可体现求助者不同的心情,有会心的、愉悦的、满足的、兴奋的、害羞的、不自然的、尴尬的、解嘲的等等。
在理解面部表情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体动作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根本没意思,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十分有内容,但内容涵义可能很不一样。
达尔文《人和动物感情的表达》中,眼睛嘴巴张大、眉毛上扬─→惊愕
咨询师和求助者的身体、手势的运动和位置在相互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咨询状况的某种变化。
身体语言具有丰富的涵义。一般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抬头表示问句的结束,而较大幅度的体态改变表示相互关系的结束,表示思维过程或较长的表达的结束。
如果体态的改变到了不再正视对方的地步,则表示不愿再交谈下去,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去。
求助者移动身体,把脚及整个身体对着门口,这个姿态很可能是求助者想结束交谈,他的体态正是想告诉:我想离开。
人们有时借用摊开双手、解开外衣纽扣或脱掉外套,表达一种真诚、坦白。
而双手交叉在胸前则常表明一种防卫,表示否定、拒绝或疏远。
求助者的身体由紧缩、僵化转为松弛自在,紧靠在一起的双腿开始分开,交叉的双手放了下来时,往往是求助者内心由紧张、不安、害怕、封闭开始变得平静、轻松、开放。
有些求助者很慢地、细心地把眼镜摘下来,并且小心地擦擦镜片,这种情况常表明求助者想在提出反对意见、澄清问题或提出问题之前,拖延些时间以便多作些思考。而有的则把眼镜摘下,嘴巴咬着一条镜腿,由于嘴上衔着东西讲话就不方便,借此动作来注意倾听或避免说什么,一方面又可多多思考,把东西放在嘴里也意味着这个人需要寻找新的资料。
不同的手指手势,可能传达了一个人的焦虑、内心冲突和忧愁。小孩要恢复信心、鼓起勇气就吸吮大拇指。学生担心考试会咬指甲或咬钢笔、铅笔等。而成人遇到棘手的事情,可能会猛地拉头发。
求助者的双手紧绞在一起或反复摆动,加之身体坐立不安,往往表明求助者情绪紧张而难以接近。咨询师应设法使其放松。颇为简单的方法是在会谈时略微倾身于他,会使他感到被接近、被理解。
求助者若搓起两只手来,很可能是有所期待。例如,由于咨询师给予的理解、尊重、真诚,求助者受到感动而期望得到更多的共情或得到某种指点。若求助者移坐到了椅子的前端.踮起脚尖,很可能是求助者跃跃欲试,有某种行为即将发生。
求助者在听或讲的过程中,若握紧了拳头,则既可表示一种强调,表示郑重其事,也可能表示一种决心,当然也可以是一种愤怒。咨询师应善于结合其他信息综合判断。若代表决心,则咨询师应及时在言行上给予支持、鼓励。若是愤怒,则应及时查清原,予以疏导。
当求助者想要压抑自己强烈的感觉或情感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采取脚踝交叠、双手抓紧的姿势,也有的人会咽口水,或咬紧牙关,或抓住手臂等,来拼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冲动。
当求助者对咨询师说的话兴趣不大或想早点结束会谈时,他可能会在座位上反复扭动,坐立不安,让人觉得是椅子不舒服,其实并非如此。也有的人会交叉双腿,另一只脚不住地轻轻晃荡。有的则是不停地用手指敲弹桌子或椅子,或拿着纸胡乱涂鸦,有些则显得目光空洞,心不在焉,对问话没反应或答非所问。咨询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应及时调整内容和方式。有时,咨询师也可能表现出这类行为,若被求助者感知,就会使他产生想法。
身体动作不仅表现出求助者此时此刻的思想、情感、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体态还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以肩膀为例,耷拉着的肩膀表示内心受到压抑,耸着的肩膀和害怕心理有关,肩膀平齐说明能承担责任,弯曲的肩膀是沉重的精神负担的反映。
一个始终感到不幸的人会终日皱眉,皱眉成了他固定的表情。一个好侵犯、好管闲事的人老是探头探脑。一个温和、慈祥的人常常面带微笑。当人情绪低落时,仅仅以挺胸和挺直腰干的动作,就可使自己由颓丧的感觉转变为充满信心。较自信的求助者往往能正视咨询师,而且正视时间较长,而缺乏自信、心中不踏实者则相反。自信的人眨眼的次数亦少。
洛温博士《人体动态与性格结构》中,耷拉肩膀表示─→内心压抑
声音伴随言语产生,有第二言语的功能,它对言语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
如果声音所传达的信息与言语所表达的信息一致,则肯定、加强言语所传递的意思,反之则起削弱、否定的作用。
因此,言不由衷的讲话,既可能被身体语言所暴露,也可能被声音所揭穿。
当求助者叙述某一件痛苦、忧愁的事情时,咨询师说:“我理解你的痛苦,我愿意为你分担;”然而,语气却是冷冷的、随便的、打发人似的。虽然语言表达的是关怀,而声音却是淡漠的,求助者可能更相信声音的涵义而不是语言,因为语言比声音更容易作假。
声音通常包括嗓音的音质、音量、音调和言语速度。人们借助于声音的轻重缓急来自觉不自觉地表达自己错综复杂的思想和感情。
一个人的个性可以透过声音外露出来。急性还是慢性、自信还是自卑、坦率还是躲闪,都能在声音上流露出来。
音调的提高表明对所谈内容的强调,也表明某种情绪,如激动、兴奋,这既可以是愤怒也可以是惊喜。
音调降低也可以是一种强调,以引起听者注意,也可以表示一种怀疑、回避,或者是因为涉及到敏感、痛苦、伤心的事情。
声音强度增大,亦常表明一种强调,一种激动的情绪。
声音强度减轻,则可能表示一种失望、不快或软弱、心虚。
节奏加快表明紧张和激动,节奏变慢则有可能是因为冷漠、沮丧,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表述,如何表述。
求助者叙述自己、谈论自己和他人的语气,尤其是咨询过程中,声音的突然变化,都能给咨询师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咨询师要善于利用声音停顿的效果。这种停顿有时是一种强调,以引起求助者的重视;有时是一种询问,以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有时则是为了给求助者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
咨询师作解释、指导、概述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语速中等,给求助者稳重、自信、可靠的感觉。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时,应有与内容相吻合的情感语气。咨询师的语速太快太慢,声音太重太轻,音调太高太低都是不妥当的。
咨询时咨访双方的空间距离也具有非言语行为的特征。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的需要。
如果他人不适宜地闯入,就可能引起不满、愤怒、反抗。咨访之间亦是如此,双方距离是彼此关系的反映。
在专用咨询室里,座位的布置则应符合有助于咨询关系建立、彼此感到适宜的原则,距离以1米左右为好。
有些喜欢面对面交谈,觉得这样有更多的目光和面部表情交流,言语沟通比较直接。
有些则喜欢成直角而坐,觉得可以避免太多的目光接触。
若在室外,双方的距离常因环境而异,若是比较空旷的场地,相互距离会大于处在公共场所中的距离,后者会因人群的密度高以及噪音大而缩小了彼此的距离以使交谈容易进行。
双方距离其实也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比如,一般来说,若双方同性别时,其间的距离会小于异性间的空间距离,而且两女性间的距离会小于两男性间的距离;青年或成年男性咨询师在面对年轻的女求助者时距离会大于面对儿童、少年时的距离;有些对此敏感、防御性强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大些;有些希望寻求依靠、帮助的求助者则希望距离小些,以得到一种安慰。
咨询的不同阶段,其间的距离也会变化。一般来说,初次见面,彼此不了解,间距会大些;随着咨询关系的建立,间距会小些;若求助者对咨询师不那么信任,或对效果不那么满意,求助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加大彼此的间隔。然而另一方面,适当地缩短距离是一种希望加强关系的表示。若使用得当,有助于咨询。但无论如何,咨询师不可忘记彼此间是咨询关系,而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
如果面对的是危机咨询或寻求感情支持的求助者,则缩短距离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示咨询师的关切,咨询师微微前倾的身姿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愿意接纳他、帮助他。
衣着也可以视为非言语交流的一部分,因为衣饰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尤其是较能体现出求助者来访时的某种心情。
比如,一位大学生穿着一件好些天没洗的衣服,皱巴巴而且衣扣不整。从这或许可以反映出该求助者心中的困扰已经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致使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且他对此也不在乎。或者反映了他的一贯生活风格,即随随便便,缺乏料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在集体生活中可能被一些人看不惯,因而可能会发生矛盾。
像衣着之类的,与其说提供了一种真实的信息,不如说是提供了一系列有可能性的信息。但这类信息是有参考价值的,它可以为咨询师对求助者作综合判断时提供一种素材,有经验的咨询师往往能借助求助者的某一点做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判断。
同样,求助者进咨询室的步姿、动作、神情,对于咨询师把握求助者亦是有价值的。那些垂头丧气、痛苦不堪的求助者从他们进门的一刹那就暴露无遗。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据研究,人类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不仅言语符号是信息交流的载体,而且神态和动作——非言语行为也是信息交流的载体。人们一扬眉、一举手、一点头、一欠身、一挤眼,脸上出现笑意,双眉拧成一个疙瘩?过去这些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动作或行为,在人际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诸如面部表情、用眼传神、点头招呼、挥手示意。
有身体的方向或姿态表示等,就称为“非言语行为”或“身体语言”。关于非言语行为的作用,被人们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实验得出的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信息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非言语行为的交流大致可分三种,这三种类型都以特定的方式传递各种信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动态无声交流主要是通过身势或体语表现,又可区分为面部表情——脸语;用眼传神——眼语;点头肯定否定——头语;挥手以示赞扬或批评——手语;身体的方向、姿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必要的体语与学生相互沟通,有时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静态无声交流主要指人际距离。据研究,人与人之间互动时的空间距离也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人际距离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如走近或远离,变换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等,以达到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目的。
有声交流指辅助言语和类语言,又称“副语言”。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语词方面,如声调、重音、音量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语词语本身。类语言指的是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笑、哭、叹息、呻吟等。尽管这些发声并无固定意义,但在特定情境下具体表达着词语之外的思想、感情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类型。以上仅就非言语行为大的方面进行分类,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中,并不存在机械的单调的使用方法,而是将三种类型综合起来,并配合语言讲授进行运用。社会心理学认为,“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做沟通的手段”,而教师能够运用于课堂教学管理的非言语行为有如下几种:
指以人体姿态、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手势和其它动作。这类非言语行为既可与言语同时使用,又可单独使用,它在师生的交流、理解过程中,尤其在传递情绪、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既可用点头、手势代替自然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指示,也可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辅助说明,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在各种体态语中眼的动作比较特殊,既有调节功能,又具有说明和表?露功能。熟练地运用眼神的各种变化便能表达出各自内心的思想、意图、情感及其它体验。如教师又目炯炯有神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目光与学生目光接触会产生你在注意他的感觉,从而使学生集中精力或收敛动作;严厉、责备的目光意味着对学生某一行为的不满,严令其改正;柔和热情的目光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赞许和鼓励。
人际距离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尺度。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他人的感情而选定彼此之间的距离,人际距离潜在地表现着交流者的感情性质和感情程度。一般来说,人际靠近会使对方产生更深的情感效应。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人际距离调控作为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通过掌握与学生的不同空间距离来达到某些目的。如果教师为了造成正式上课,要求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听课的气氛,只要站在较远的讲台,严肃认真地讲,学生就会体验出这是“正规’课堂,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反应;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走到座位的通道上去“巡视”,所到之处,附近座位上的学生就会有所检点。
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语词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语词语本身,因而它常常用来辅助词语的表述以便准确表达意义和所具有的情感。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调、音量或节奏下,会表示不同的意思,取得不同的沟通效果。
类语言指的是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笑、哭、叹息、呻吟、口头语以及各种叫声等。尽管这些发声并无固定意义,但在特定情景下具体表达着词语之外的思想、情感或其它信息,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请一位做小动作的学生安静下
来专心学习时,“安静些”既可大声呵斥地说,也可轻声地说;可以面带笑容和蔼地说,也可以沉下脸来低声训斥;可以先轻咳一声,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再劝告,也可以是冷笑一声,严厉命令??在不同的辅助言语和类语言伴随之下,同一句话会产生出不同的课堂效果,学生将有不同反应。举止形态学专家的研究对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意义。教师可能以为他主要是通过言语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非言语行为将许多信息输送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极为丰富,要想列举穷尽是不可能的。英国的举止形态专家路弗和罗德里克1971 年提出了一种中小学教师非言语行为分类法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①赞赏学生。微笑,肯定地点头,拍拍学生的背,眨眨眼,把手放在学生肩上或头上。
②表扬学生。把食指和拇指并在一起、拍手、扬起眉毛并微笑,肯定地点头并微笑。
③介绍学生的观点。把评论写在黑板上,将学生作业贴到布告栏里,举起学生的作业纸。
④对学生的行为表示兴趣。同这个或那个同学建立视线接触。
⑤便利学生间的相互交流。采取实际行动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成员;适当时候离开学生集体。
⑥指导学生。用手指某样东西;看着某特定区域;使用事先设计好的信号(如举起手让学生起立);扳手指数,以强调事物的数量方面;向前伸展手臂和用手召唤;向学生指出答案。
⑦显示权威。皱眉,凝视,扬眉,轻轻跺脚,把书铺在讲台上,否定地?摇头,从不适当的行为旁走开或不去看它,不作声地捻手指。
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某重点。使用教鞭,走向某人或某物,轻拍一样东西,把头向前探,将手前伸,用一个非言语动作伴随一个言语表达,以指出重点。
⑨间接论证,或者使用图画、例子进行解释。用身体动作进行示范,熟练地操作材料和媒介,用一个非言语行动阐明一个言语表述。
⑩忽略学生。在应该有所表示时,缺乏非言语的反应。其它非言语行为,如关于时间控制的“时间学”,专门研究对时间的安排和控制在信息沟通中的意义与作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也具有实际意义。教师课时间的安排、控制,先要求什么,后要求什么,强调的时间的长短;对各种课堂问题、不同学生,先对哪个做出反应,后对哪个做出应答,问题解决的详略与花费时间的多少;在什么时候要求学生,在什么时候可以视而不见??其中都包含着“时间学”问题,而这些不同选择会向学生传递不同的信息,学生的反应、课堂的教学秩序也会起很大的或者微妙的变化。此外,教师的衣着服饰,对教室环境的布置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作为非言语沟通的手段之一,音乐也可用来辅助组织、管理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的神态举止也影响学生的情绪,英国心理学家维多利亚1971 年根据对学生的支持程度将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分成七类:
①热情支持型:对学生或某种情形,表示不寻常的热情的鼓励或感情上的支持。
②接受帮助型:集中注意力,耐心,愿意听,接受,同意,对学生或某种情景表露出的感情、需要或问题做出接受的反应。
③阐述指示型:澄清,详尽阐述,指示或指导。
④中间型:很少甚至没有支持或不支持的表示。
⑤回避动摇型:回避,动摇,迟钝,不耐烦,对学生或情景淡然无知。
⑥忽视型:漫不经心,失神,明显地无兴趣,不愿意介入学生当中或介入某种场合。
⑦不同意型:不同意,不满意,对学生和某种情形做出阻止或反对的表示。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善于观察,一方面观察学生的举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加强对自己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教师对自己的非言语行为的效果,也应问问学生,以得到有效反馈。只有这样长期捉摸,才能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是一个整体,它的作用只有同言语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但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教学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随着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将日益明显。广大教师一旦认识到非言语行为的作用,熟练掌握举止神态语言,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