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M99狙击步枪
全 长 枪1280 mm(50.4 in)管长 838 mm(33 in) 枪 重 12 kg(26.6 磅) 该枪使用12.7×99mm大口径勃朗宁机枪弹,必要时也可以发射同口径的其他机枪弹。
一般认为战场用狙击步枪在300米内,对精度要求较低,对射速较高。在城市巷战中半自动和全自动是最好的选择。 半自动方式是指弹药发射后能自动装填一发弹药,重新扣动扳机实现发射。 非自动方式是指即发射一颗子弹后,需向上向后拉动枪机解锁,并手动取出弹壳以及手动装填第二发子弹,然后向前向下复位枪机闭锁等待击发。 半自动方式的运动件比非自动方式的多,影响射击稳定性的因素也较多,这样也就容易影响射击精度。 狙击步枪的战术思想强调的是首发命中!
击毙劫匪→解救人质:斩首行动→远程触发C4摧毁目标。 军事用途缺乏竞争力,现主要向民用及执法部门出售。
M99的枪机和枪管是重新设计的。我们以往设计的.50枪管是600mm左右,但它的枪管增加到838mm。 我们没有设计弹匣,我公司制造这支只能单发的枪,是为了提供一支前所未有的高精度.50狙击步枪。 为了提高精度,我们没有在枪管表面刻槽。机匣顶部有RIS导轨,用以安装各类瞄准镜。 为了尽量减少机件运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多齿刚性闭锁结构及手动方式。 优点是闭锁牢靠、结构简单、运动件少(仅击针为运动件)扳机力小,将机件运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减到最小。 缺点是大口径枪弹的能量较小口径枪弹的量大几十倍,所以对枪机寿命以及构件的破损也有较大的影响。 鉴于此,该枪的闭锁结构由以前M82A1的三齿闭锁改为多齿闭锁(6齿),增大枪机与节套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后坐力有效地分散在枪机的受力面上。避免枪机及机匣受损,弥补了由于采用刚性闭锁所带来后坐力较大的缺点。 我公司早期设计的M82A1A2,M94M98狙击步枪为半自动和自动方式。后来设计的M90M95以及现在的M99均为手动方式。 该枪采用刚性闭锁,即在还没有人为开锁之前,枪管以及机匣里的枪机可以看作是刚性连接。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可知:弹头飞出枪口时,整个枪(包括枪机与其他不可动机件)是作为一个整体向后运动的,全枪的向后冲力(相当于射手肩部所承担的后坐力)较同类非自动结构的后坐力大得多。 为了大幅提高精度,枪管比以往设计多200mm左右,枪膛内压力释放的要慢,后坐力持续时间长。 BIG SHOT 如果不采取减小坐力的措施,射手则很难承受如此大的后坐力。 为此我们重新审视并微调了M82A1枪口制退器的设计。 能够高效地减少60%(69%)的后坐力,并且有橡胶枪托缓冲,再加上铅粒配重袋(5-10kg)以及脚架的支撑。 基本可以达到75%(85%)的制退效果,使之达到射手可以承受的范围,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全枪射击时产生的振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单位制造费用 $3800—4000 生产历史 1999年至今 M99A1紧凑型 枪管长638mm 发射.416口径枪弹(10.5664mm) M99A2 枪管长1000mm
BIG SHOT 外形美观庄重,结构简单,只要拔下3个快速分解销,就可以完成不完全分解,修理和保养十分方便. 而且价格低廉,精度却丝毫不马虎。 在2001年国际大口径狙击步枪射击比赛中BIG SHOT 曾创造了世界记录:915m距离,5发射弹的弹着点均在104mm直径的圆内。 M99狙击步枪M99是巴雷特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新产品,别名BIG SHOT,取英文“威力巨大,一枪毙命”之意。
评价M99,一些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著名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如M82A1狙击步枪不能调节肩托、脚架、贴腮板等高度,发射时运动件多(枪管后坐式)精度不太理想。AS50精度不错,后坐力小。但射速提高后供弹不足似乎与机枪无异,明显意图是战场用狙击步枪,不适合任务使用。而M99式12.7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也存在不足,如全枪尺寸过长,不能折叠携带,重量还需大幅减轻等。都存在发射后激起射击者周围大量的灰尘使射击手容易暴露。这些都将是设计者努力的方向,相信年轻的M99将会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