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

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

作者 奥诺拉·奥尼尔(OnoraSylviaO'Neill)
书名 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309100327
出版日期 2013年9月1日
类型 人文社科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奥诺拉•奥尼尔(Onora Sylvia O’Neill),1941年出生,英国剑桥大学哲学教授,英国上议院中立议员,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剑桥大学纽汉姆学院前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在康德哲学研究中独树一帜。主要著作为《按原则行事》(1975),《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1989)、《迈向正义与美德》(1996)、《正义的界限》(2000)、《生命伦理学中的自律与信任》(2002)等。 林晖,任职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吴树博,任职于同济大学哲学系。

图书目录

序言著作缩写表
第一部分理性与批判
1康德哲学事业中的理性和政治
1.1笛卡尔的哲学方法
1.2第一批判的题辞和序言
1.3第一批判的序言中遗漏了什么?
1.4伊曼纽尔·康德的小屋
1.5训练、批判和否定性训导
1.6起锚:同唯理论的最后冲突
1.7理性政治学:对强力的拒斥
1.8理性政治学:法庭与演算规则
1.9理性政治学:争论和循环
1.10理性政治学:共通感
2理性的公共使用
2.1理性的基础
2.2表达、交流和恰当的宽容对象
2.3什么是启蒙?
2.4宽容和理性的权威
2.5自然、历史和理性的源头
2.6自由与交流的准则
2.7宽容与政治
3《原理》Ⅲ中的理性与自律
3.1理性与自由之间的裂隙
3.2批判、自律和理性的权威
3.3批判和两类视角
3.4道德性、自律和理性
3.5附言:一个推测
4行动、人类学和自律
4.1从感性世界的视角来看的行动
4.2从智性世界的视角来看的行动
4.3有限的理性和理智行为
4.4有限性和工具理性
4.5有限性和人类学
4.6自律和有限性
第二部分准则与义务
5行为中的一致性
5.1自律伦理学和他律伦理学中的普遍性检验
5.2准则与道德范畴
5.3缺乏普遍化的不一致性
5.4普遍化中的不一致性
5.5概念中的矛盾
5.6意志中的矛盾
5.7意志中的矛盾和进一步的结果
5.8结论
6彼此同意的成人之间
6.1个人性关联
6.2真实的同意
6.3假定的同意
6.4有意义的和虚假的同意
6.5可能的同意:一种康德式的解读
6.6道德上值当的准则和彼此同意的成人
6.7在性关系中将他人当人对待
6.8在雇佣关系中把他人当作人来对待
6.9结论
7普遍法则与自在的目的
7.1行动者与准则:诸公式的共同语境
7.2普遍法则公式
7.3自在目的公式
7.3.1人性和理性本性
7.3.2自在的目的与纯粹的手段
7.4等值问题
7.5质料、形式与象征
8康德追寻德性
8.1可理解性与合理性
8.2四种值得尊重的康德批判
8.3推理与行动
8.4道德规则与严格主义
8.5形式主义、目的论和实践推理
8.6结论
8.7附言
第三部分康德的伦理学与康德主义的伦理学
9实例的力量
9.1较古老的伦理实例观
9.2维特根斯坦式的实例观
9.3以问题为中心的伦理学中的实例
9.4评估与原则:伦理学可以既是反思的、同时也是实践的吗?
9.5总结性评论
10儿童的权利与儿童的生活
10.1范围:不完全之义务的问题
10.2权利的构建
10.3义务的构建
10.4政治:儿童权利的修辞
11伦理学中的建构主义
11.1原初立场的设计
11.2抽象的行动者与理想化的人
11.3朝向康德式的建构主义
11.4朝向一种更加康德式的建构主义
11.5授权与义务
11.6正义的构建
11.7从原则到判断
11.8在现实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
12正义和仁爱的重要准则
12.1一个约定俗成的故事?
12.2一个假设: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
12.3不完全的义务
12.4一项建议:义务先于权利
12.5最大限度的同等自由
12.6前景:义务的构建
12.7福利的权利和不完全的义务
12.8仁爱与福利
12.9结论
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