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碉楼、一望楼的长方形四角楼,在客家围屋的类型中为类型七:四角楼及其他角楼。四角楼的主要特点是方形或长方形,围屋四角加建碉楼,四角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粤东与粤北两地又有各自的特点。
潘氏儒林第始建于清代,距今15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高的主楼称“行修楼”,共四层。门前铺排精致的鹅卵石,并做图案,门槛石刻有图案,大堂雕梁画栋,做工精细严谨。
新丰梅坑潘氏儒林第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梅坑镇大岭村,占地面积30亩。105国道直达,距县城8.4公里,往南距广州150公里。
合并图册
儒林第始建于清代,距今近两百年历史,繁衍大岭村潘氏九代人。整个围屋保存得比较完好,不过围屋内不少房屋用来堆放杂物、养鸡,望楼首层楼梯给人损毁,棚面多处腐坏,有点脏乱和破落的感觉。
该围屋人才辈出,代代出有作为、有文化的人士,故称“儒林第”。
儒林第是一座有六个碉楼、一个望楼的长方形四角楼,碉楼四面有望孔和射击孔,便于防御,战乱时村民可入内躲避固守。正中门上有石匾刻“儒林第”三字,其中最高的望楼称为“行修楼”,共四层,木梯直通顶层,上去可望围屋全貌。最大的堂屋称为“怀德堂”,纪念围屋的潘氏祖先“怀德”。
碉楼顶部线条优美,装饰呈锅耳状,当地人也称其为“锅耳楼”。大门条石为框,木杠精巧,门槛石刻各式花样;大堂雕梁画栋,做工精细严谨;石阶铺排精致的鹅卵石,并做图案;墙体青砖经水磨加工,墙面砖缝清晰流畅。儒林第客属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大岭村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儒林第的周围生态环境良好,门前有大禾坪和池塘,旁边是洁净的新丰江,对面有舒适养生的大岭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