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9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1958年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 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8万余人,社会科学在西北历史与地理、民族 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1]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3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2]西迁陕西城固,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同年设立英语系。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兰州,1950年学校撤消英语系,改设俄语教研组。1958年恢复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更名为外语系。1990年外语系分设外语系与外语教学部。1999年12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改革,将原外语系与公共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于2002年、2003年及2013年分别增设日语系、翻译系及阿拉伯语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85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含在读)27人。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预科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1人担任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中国西部主考,4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口试考官培训官4人,2人担任雅思口试副主考。
学院有英语、俄语、翻译、日语,阿拉伯五个专业教学系和一个公共外语教学部,有英、俄、日、法、德、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设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英语教学论研究所、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教育研究中心 、符号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育技术中心、甘肃省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甘肃省翻译协会会长单位和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于199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下设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学等研究方向,同时还有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招生方向,英语教学论方向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首批3个英语特色专业之一。2008年,英语专业接受教育部普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
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12项,出版著作、教材、译著47部,科学研究论文185篇,教学研究论文158篇,获各类奖项45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项,校级精品课程8项,校级重点课程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3人,教育硕士学生140人。通过严谨的专业学习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在“兰洽会”、“新亚欧大陆桥经贸研讨会”等活动中担任翻译。5位学生赴北京做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担任翻译工作,评价良好;3位赴上海世博会进行志愿服务的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近3年来,在全国外语类大赛中,1人获得“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4人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3人赴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参加“泛亚洲英语辩论赛”;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二等奖,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1人获得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辩论赛总决赛三等奖;1人获得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专业组特等奖,1人获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大赛全国优胜奖;1人荣获全国俄语大赛优秀奖;1人获得第五届中华杯日语演讲大赛西北五省赛区比赛二等奖,2人获得“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甘、青、宁、新四省(区)一等奖。由5名同学组成的外国语学院“译甸园”创业团队荣获甘肃省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2006年,学院建成了甘肃省内高校第一个同声传译实验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学院现有供语言教学使用的语言实验室11间、多媒体教室10间、计算机网络教室3间、自主学习教室7间、微格教室25间、卫星接收系统1套、外语调频广播系统1套。学院资料中心藏书约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多种,并与学校图书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多年来,学院秉承西北师范大学优良的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传统,以“立足甘肃,面向西部,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外语师资;情系农村,放眼世界,搭建西部农村地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学科发展定位,充分体现面向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外语教学并重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大中专学校及中小学外语教学骨干教师,也为兄弟院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
书 记王景 | 副书记朱晓娟 |
院 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曹 进 | 俞婷 | 凌 茜 | 高育松 | 王建人 |
书 记王景 | 副书记朱晓娟 |
院 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副院长 |
曹 进 | 俞婷 | 凌 茜 | 高育松 | 王建人 |
本学院在外语基础教育研究方面业已取得丰硕成果。张儒林教授主持的“甘肃省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调查”是对我省外语教学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和分析。陈冠英教授参与了国家新一轮外语教学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小组的核心成员。武和平教授参与主编的《英语教学策略》一书,运用参与式教学和体验教学原理,重新审视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模式。本学科还担负着为西北地区培养基础教育外语师资的重要任务,与本地区的一大批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和外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就外语教育改革中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的全面发展、外语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网络教学和教师教育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与此同时,本方向还承担了培训全省骨干外语教师等教学任务,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基础外语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西北师大地处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周边大都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靳琰 教授 和曹进副 教授主持的“甘肃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和对策研究”,探讨了藏族儿童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近年来,我院依托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为西部培养了 9 届共 266 名少数民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在民族外语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实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获得社会好评。
我院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学术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他们思想活跃,科研意识强,成绩突出,成果丰富,正活跃在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的外事、教育、新闻、文化、科学、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国防等部门,从事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中外交流、理论研究等工作,并成为该学科领域一支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正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外国学院各专业的研究和发展,对繁荣外国语言学理论研究,促进语言学理论向现实教学模式的转化,推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以及促进西北地区外语学科建设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语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来,英语系在不断继承和发扬百年老校优良的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和民族教育英语教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基础英语教育及民族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英语系现有教师4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24人,助教1人。近年来,教师梯队更趋合理,具有博士学位和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人数稳步增加。
该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并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07年英语专业获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支持,为全国师范类3个英语特色专业之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为甘肃省唯一的英语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该系教师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引导,着力革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近年来,该系教师多次获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及各类教学成果奖;学生中有4人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3人赴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参加“泛亚洲英语辩论赛”,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二等奖,1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专业组特等奖。该系培养的众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当地的教学骨干,受到教育部门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该系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甘肃省、省教育厅及学校科研项目,并在《光明日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电化教育研究》以及《外语学刊》等重要报纸和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专业教材多部,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奖3项。通过多年的课程研究和课程建设,2004年《英国文学史》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普通语言学》课程获甘肃省精品课程立项;2008年,《英语写作》课程获学校精品课程立项,《英国文学史》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英语教育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美国文学史》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
俄语专业是我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学校于1950年设立俄语教研组,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学校成立外国语学院,俄语教研组改设为俄语系,2002年开始培养俄语教学论和俄语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该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4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是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科学的教师队伍。
该系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基础和语言基本技能人才为目标,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千余名俄语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于党政机关、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院所、部队、企业教育等部门从事科研、管理、翻译和教学工作,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骨干。
该系师生先后出版《俄罗斯文化史》、《文化学》、《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世界文化百题》、《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四卷本)等专著10余部,发表《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在中国》、《俄语语法中的模糊现象》、《Конфуцианско-даос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и ее социальный характер》、《Технологии обучения русскому произношению китайских студентов》《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вой системы русского 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等科研论文80余篇。
日语系成立于2002年,2003年正式招生。现有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6人,长期聘请外教2人。全系教师均具有硕士学历。目前,日语系已形成一个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较强科研水平的学科梯队。
日语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培养人文素质高、基本功扎实、知识体系完备的人才。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发展,日语系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狠抓教学纪律,规范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日语专业教师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承担了省级、校级的科研任务。
阿拉伯语系成立于2014年,阿拉伯语专业现有教师5人,其中包括副教授1名,讲师2名,外籍教师2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所有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阿拉伯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教育、传媒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评定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阿拉伯语专业制定了严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一、二年级教学以语言基础训练为核心,围绕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技能。高年级阶段开设中东热点问题、阿拉伯社会与经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高级语法等多门选修课,及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出国访学、基地实习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阿拉伯语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语法、口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选修课包括:阅读、写作、报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国情、阿拉伯经济与社会等。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招收培养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于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等四个研究方向,1996年国家教委批准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招生单位。本学科以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为主干学科,语言学同文学研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文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西方文学作品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在国内同学科中具有一定优势。语言学研究注重理论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在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专业为研究生设置了系统的培养方案,开设9门必修课及部分选修课。12位授课教师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现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我院新增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该专业包括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俄语语言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拟于2004年开始招生。本学科立足于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英语师资培养以及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介绍与研究,以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俄语语言研究等学科为主干,辅之以心理语言学、符号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等相关学科,形成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学、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学科教育(英语)硕士等并存的课程构架,本专业配有梯队较为合理教学科研力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入世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发展对于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作为西部地区外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我院两个硕士学位点将为缓解我省和西部地区外语人才短缺,提高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外语教育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五年来,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学科教育(英语)等专业和方向已招收和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400余人,他们正活跃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外语教育战线,已成为省内外各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骨干力量。
本学科在全面培养研究生从事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从业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研究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合理的社会活动能力。
在师资队伍管理上,采取了开放、滚动、合作、竞争的激励机制,科研方向同主干课程设置基本保持一致。在主干课程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专长,增设部分非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使教师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既服从于一个中心,又有尽其所能的自由选择。使本学科形成一支人才全面的教学科研队伍。这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促进了科学研究多方向发展。
学院配合研究生处对在读的各类硕士研究生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定了《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与规范》,对研究生从作业、开题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控,并对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的整个过程进行纪律监督,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
根据西北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纲要,外国语学院将在未来五年中进行并完成包括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等内容的结构性调整,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本学科两个硕士学位的优势,立足西部地区普通外语教育和科学研究,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并为西部地区培养出高质量、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将加强对学位点的教学和科研财政支持,学位点还将多方筹措资金,资助专著和教材的出版。同时,还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筹备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的申报工作。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级别(未审) | 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 | 出版年月 |
1 | 曹进 | 正高 | B | 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 | 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二等奖 | 2011年1月 |
2 | 王琦杨文琴 | 正高 | B | 二语习得中的注意机制研究 | 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 二等奖 | 2011年1月 |
4 | 武和平 | 正高 | 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第六届“新标准”杯基础英语教育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 | 2011年4月 | |
19 | 周静 | 初级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
82 | 曹文 | 中级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优秀评委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
83 | 曹文 | 中级 | B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84 | 孙理和 | 中级 | 2009-2010年度参政议政工作 先进个人 |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 | 2011年4月 | |
134 | 郭亚文 | 中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10月 |
135 | 郭亚文 | 中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8月 |
136 | 尹鹏 | 初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8月 |
145 | 武和平刘全国周雪殷刚魁王秀秀 | 正高 | 校级 | 体验——反思——实践:基于“专业发展范式”的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011082) | 2011年10月 |
147 | 赵卫博 | 副高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实验教学管理奖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10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级别(未审) | 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 | 出版年月 |
1 | 曹进 | 正高 | B | 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 | 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二等奖 | 2011年1月 |
2 | 王琦杨文琴 | 正高 | B | 二语习得中的注意机制研究 | 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 二等奖 | 2011年1月 |
4 | 武和平 | 正高 | 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第六届“新标准”杯基础英语教育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 | 2011年4月 | |
19 | 周静 | 初级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
82 | 曹文 | 中级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优秀评委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
83 | 曹文 | 中级 | B | 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 2011年5月 |
84 | 孙理和 | 中级 | 2009-2010年度参政议政工作 先进个人 |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 | 2011年4月 | |
134 | 郭亚文 | 中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10月 |
135 | 郭亚文 | 中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8月 |
136 | 尹鹏 | 初级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8月 |
145 | 武和平刘全国周雪殷刚魁王秀秀 | 正高 | 校级 | 体验——反思——实践:基于“专业发展范式”的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011082) | 2011年10月 |
147 | 赵卫博 | 副高 | 校级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实验教学管理奖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1年10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级别(未审) | 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 | 出版年月 | 出版刊号 |
5 | 武和平 | 正高 | 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 2011年4月 | 2010-2013年NAFLE02113 | |
6 | 武和平 | 正高 | B1 | 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 2011年10月 | GPA115026(2万) |
9 | 陈玉洪 | 中级 | B1 | 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7万)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 2011年9月 | 11YJC752002 |
10 | 刘全国 | 副高 | A3 | 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研究:模式构想与政策建议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 | 2011年8月 | |
15 | 王秀秀 | 中级 | D |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 | 2011年6月 | GS[2011]GHBG004 |
51 | 蒋世强 | 中级 | D | 高中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监控体系的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2011年6月 | |
99 | 张宝林 | 中级 | D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西部地区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 | 2011年6月 | |
104 | 周亚莉 | 副高 | 校级 | 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1014A)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 | 2011年 | |
113 | 姜秋霞 | 正高 | 校级 | 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体验翻译”教学实验研究(2011024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4 | 蔡兰珍 | 正高 | 校级 | 西部(甘肃)无语境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实验性研究(2011025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5 | 凌茜 | 正高 | 校级 | 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嵌入的实证研究(2011026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6 | 丁瑶 | 副高 | 校级 | 基于本土文化的依托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2011048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7 | 董晓华 | 副高 | 校级 | 基于4C/ID模式的翻译教学设计研究(2011049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8 | 吕文澎 | 副高 | 校级 | “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2011050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9 | 徐国柱 | 副高 | 校级 | 中国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2011051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0 | 韩波 | 中级 | 校级 | 英语阅读语篇分析教学对非专业学生的帮助(2011071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1 | 李莉 | 中级 | 校级 | 西部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2011072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2 | 李升炜 | 中级 | 校级 | 英语专业本科《英国文学史》教材开发(2011073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3 | 孟庆利 | 中级 | 校级 | 日语精读课多媒体合作学习教学实验研究(2011074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4 | 余源 | 中级 | 校级 | 俄语专业(本科)建设探究(2011075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5 | 王国强 | 初级 | 校级 | 高师院校非师范日语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2011082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级别(未审) | 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 | 出版年月 | 出版刊号 |
5 | 武和平 | 正高 | 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 2011年4月 | 2010-2013年NAFLE02113 | |
6 | 武和平 | 正高 | B1 | 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 2011年10月 | GPA115026(2万) |
9 | 陈玉洪 | 中级 | B1 | 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7万)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 2011年9月 | 11YJC752002 |
10 | 刘全国 | 副高 | A3 | 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研究:模式构想与政策建议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 | 2011年8月 | |
15 | 王秀秀 | 中级 | D |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 | 2011年6月 | GS[2011]GHBG004 |
51 | 蒋世强 | 中级 | D | 高中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监控体系的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2011年6月 | |
99 | 张宝林 | 中级 | D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西部地区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 | 2011年6月 | |
104 | 周亚莉 | 副高 | 校级 | 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1014A)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 | 2011年 | |
113 | 姜秋霞 | 正高 | 校级 | 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体验翻译”教学实验研究(2011024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4 | 蔡兰珍 | 正高 | 校级 | 西部(甘肃)无语境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实验性研究(2011025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5 | 凌茜 | 正高 | 校级 | 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嵌入的实证研究(2011026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6 | 丁瑶 | 副高 | 校级 | 基于本土文化的依托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2011048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7 | 董晓华 | 副高 | 校级 | 基于4C/ID模式的翻译教学设计研究(2011049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8 | 吕文澎 | 副高 | 校级 | “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2011050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19 | 徐国柱 | 副高 | 校级 | 中国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2011051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0 | 韩波 | 中级 | 校级 | 英语阅读语篇分析教学对非专业学生的帮助(2011071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1 | 李莉 | 中级 | 校级 | 西部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2011072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2 | 李升炜 | 中级 | 校级 | 英语专业本科《英国文学史》教材开发(2011073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3 | 孟庆利 | 中级 | 校级 | 日语精读课多媒体合作学习教学实验研究(2011074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4 | 余源 | 中级 | 校级 | 俄语专业(本科)建设探究(2011075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 |
125 | 王国强 | 初级 | 校级 | 高师院校非师范日语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2011082B) |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 | 2011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