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燕山湖湖中之鱼肥大甘美,无腥味,在兴业颇有名气。燕山湖湖水清澈,湖边奇峰耸立,倒影如画,湖鱼肥美,盛名远扬。 离燕山湖约2千米处有一面积过千亩的铁联水库,水库狭长,四面青山翠岭,水清鱼肥,是一个荡舟垂钓、休闲消遣的好去处。
燕山湖边的燕子山诸峰属铁城山的部分,而铁城山则属于六万山脉的分支,铁城山在兴业乃至玉林的历史上均有一席之地。明史《地理志》和《一统志》诸书皆有记载:此山群峰络绎,鳞叠环连,其色如铁,中间平坦,里中多石窦,泉流不涸,可容数百家,平地屹起一石峰,高百余丈,周围四壁险固如城,故曰铁城山。铁城山是旧时石南县、石南郡、郁州、郁林州的治所所在,因而又曰古州肚。对于铁城山的景色,自古就有文人墨客盛赞。明朝举人何世纶的《铁城古迹诗》云:“灵犀幻迹不染尘,龙潭不落烟霞新。城门洞开迥无人,隔花啼鸟弄晴春。酒酣起舞风振树,横笛一声碧水暮。欲觅仙踪天台去,草密云深不知处。”现今的古州肚为部队管辖,闲人难得进去,但从其附近的古州岩周边的谷山峰,尤其是燕山湖边的诸峰仍可领略到铁城的风光。
兴业燕山湖古州岩,洞口朝西,从六闲村村委约行走一里多路即到达洞口。从铁城小学的门口向东望,亦可望到洞口略呈扁形,犹如一个张开的龙嘴。时入岩口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岩口前宽后窄,前高后低。岩口高约7米,宽约6米,深约13米。岩口右边的一根水桶般粗的石笋拔地而起,直至岩顶,活像龙嘴里的一颗大门牙。洞顶还有一根根长短不一的锐利钟乳石倒悬,似一颗颗尖利的牙齿;贴着洞口从山上下垂的野藤则似龙嘴的龙须。洞内两侧石壁陡峭,地面、岩顶较平,洞内大厅还尽处还有凸起的龙舌,凹下的龙喉,深入进去的是龙肚。 听说,从龙肚进去可通山外。按当地群众的说法,古州岩地属盘龙地,岩本身据的山峰不长不短,恰似两条粗壮的前爪向前伸出,大有随时腾空而起,冲向云霄,遨游太空之气势。难怪自古以来就有人占据此岩修道,设佛焚香了。从洞内保存的《重修古州岩碑记》和》古州岩常住田碑记》的内容得知,从明朝开始就有僧侣居住此岩,并置有田产作解决洞内烟火斋资之用。在岩洞口盖有瓦房,山门,在洞内设有佛像。在过云,岩内的佛道活动鼎盛一时。后来,随眷时代的变迁,加之地僻荒凉,佛倒僧去。现今洞内所存的佛像及山门等皆后来信徒募捐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