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憨笨

牛憨笨

中文名 牛憨笨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 2016年7月4日
出生日期 1940年2月11日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牛憨笨牛憨笨(4)1940年2月,牛憨笨出生于山西壶关。

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6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8年8月至1970年1月,到洪泽湖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

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

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87年至1996年间,先后多次应邀到前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天文系、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工程系、法国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及中国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3]

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9年9月,调入深圳大学工作,并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

2016年7月4日15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逝世,享年76岁。[4][3][5]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牛憨笨从研究微光夜视开始,一直从事图像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显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变像管超快诊断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中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光化学、光生物学、凝聚态物理、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超快图像信息获取手段;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负责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禁运,并使中国超快诊断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发展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6][7]

  • 发表论文

牛憨笨生前曾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国的学者引用近百次。[7]

  • 科技成果奖励

牛憨笨生前曾先后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1项。

获奖年份 奖项级别 获奖项目
199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软X射线瞬时摄谱仪
1993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种同步重复扫描变像管
1991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种飞秒扫描变像管
1990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一种光电阴极导电基底
198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现代国防实验中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
参考资料:[8]
  • 专利成果

牛憨笨生前曾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苏联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各1项。

人才培养

获奖年份 奖项级别 获奖项目
199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软X射线瞬时摄谱仪
1993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种同步重复扫描变像管
1991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种飞秒扫描变像管
1990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一种光电阴极导电基底
198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现代国防实验中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
参考资料:[8]

荣誉表彰

  • 培养理念

牛憨笨院士和学生在一起牛憨笨院士和学生在一起2005年,牛憨笨用自己的工资设立了“牛憨笨奖学金”。他说:“真正的人才不是培养的,而是被发现的,要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学校的名气大,压力也大,不要惧怕这种压力,更不要将压力转嫁给教师和学生们,那会限制他们自由创造的能力。学校要把大环境打造好,为教师和学生们都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的创造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不要限制人才的发展。”[4]

  • 培养成果

来到深圳大学后,牛憨笨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和光电工程学院,在他的带领下,光电工程学院建立了光学工程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三个硕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光学工程被评为广东省攀峰学科;在深圳大学培养了近70名硕士、博士。[6]

社会任职

获得年份 荣誉称号
199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3年 第二届王丹萍科学奖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1997年 中国科学院模范导师
2010年 深圳改革开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
2010年 广东省“十大杰出创新人物”
参考资料:[3]

个人生活

获得年份 荣誉称号
199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3年 第二届王丹萍科学奖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1997年 中国科学院模范导师
2010年 深圳改革开放“30年30位杰出人物”
2010年 广东省“十大杰出创新人物”
参考资料:[3]

人物评价

牛憨笨曾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深圳市光学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广东省及深圳市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及理事长,微光夜视专业委员会成员。[9]

词条图册

  • 名字即是人生态度

牛憨笨牛憨笨牛憨笨很喜欢乔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认为话虽简单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同时,他认为乔布斯虽然很聪明,但远远不及自己的祖母,祖母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经参透了这个道理。

牛憨笨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已去世,母亲在他2岁时改嫁。祖母为他起名“憨笨”,本意是“取个歪名好养活”,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牛憨笨不仅健康成长,并用名字来勉励自己,名字成为了他的座右铭。“我觉得自己的名字很好,人有点憨、有点笨是好事。人就是要感到自己foolish,才会不断地去学习;人的一生,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名字不重要,最本质的是对自己的认识。我的名字其实蕴含了老祖母的智慧。”

这位叫“憨笨”的老者一生都有点憨直,一生都在要求自己憨直;“憨笨”,于他,已不再是一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对待人生的态度。[4]

  • 在清华担任辅导员

牛憨笨院士和他的团队牛憨笨院士和他的团队牛憨笨1960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入学后担任电61班班长,他学习刻苦、思想要求进步,大一下学期即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1962年,牛憨笨开始担任本年级的辅导员,也是电61班第一批担任辅导员的学生。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要与同学们谈话、要了解同学的心理和情绪、要掌握同学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当同学遇到困难要及时给与帮助……辅导员的工作很多,也确实是很辛苦。”

当时清华大学规定,辅导员要比普通同学多学一年,即七年毕业。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太多,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课业时间,以至辅导员会耽误课程、要等到第二年再重修课程,所以担任辅导员的同学普遍要7 年才能完成课程。牛憨笨一直很勤奋、刻苦,虽然长期担任辅导员,但是一门功课都没有落下,始终坚持着和本班同学一起上课、学习、考试,甚至完成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当时,牛憨笨找到学校,因为课业已经完成,希望能与本班同学一起毕业。最终,学校决定让他再辅修一个专业,仍是七年毕业。世事难料,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学生们全部被滞留在“园子里”,牛憨笨辅修专业一事亦被搁置。直到1967年,牛憨笨与同学们一同离校,如愿成为1966届毕业生。[4]

  • 带头做模范少吃粮食

牛憨笨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正是中国的困难时期,每个人都要报定粮。“因为我肚皮大,高中时45斤的定量都不够吃,所以上大学后,我就报了45斤,当时只是想45斤都不够吃啊。书记找我谈话,说你是辅导员又是班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后来就改成了30斤,最后学校考虑到30斤确实是不够吃,就给我批了35斤。”牛憨笨回忆道。[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