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

中文名 士大夫
始于 战国
目录导航

基本概述

士大夫是中上层官僚阶级,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及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基础。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社会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引证释义

一、中国古代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

《晋书·夏侯湛传》:“仆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里中士大夫往来祠下者皆伏轼下舆,礼公(袁可立)一瓣香而退。”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阅名家,不以再嫁为耻。”

二、将佐;将士。

《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明柯维骐《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於军将,故曰士大夫。”

三、士族;士族中的人。

《南史·江斅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历史发展

形成

相关研究书籍相关研究书籍“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靠自己的才能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士族”之列。

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轲,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也有隐居深山,关心朝政但并不插手,“坐山观虎斗”的“隐士”,隐士在老百姓眼里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进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考试不是必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这种精神气质对“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

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样,没有太多政治经历,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衰落

清末以来,社会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士大夫”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在内忧外患中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科举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也越发显得落后,成了束缚人才的瓶颈。而开放,却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获得知识的方式。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不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千年绝唱,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改变。“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了。“士大夫”对知识、文化、艺术的垄断也不复存在。

主要内容

从内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居官的人

《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用现代话说,士大夫是职能官。

《墨子·三辩》批评“士大夫倦于听治”。这里泛指一切官吏。

《战国策·秦策二》载:“诸士大夫皆贺。”这里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

《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这里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职之人。

《君道》又讲:“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士大夫指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也称士大夫,《荀子·议兵》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吴子·励士》:“于是(魏)武侯设座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荀子·君子》讲:“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这里把士大夫置于百吏官人之上。

《君道》把士大夫列于“官师”之前。官师,百吏之长。

《强国》篇讲:“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

《正论》讲:“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以上材料都说明士大夫在官僚层次中是比较高的。因士大夫是比较高级的官吏,所以享有不同的田邑。

《荀子·荣辱》说:“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

《礼论》中记载士大夫占有的田邑多寡不同,“有五乘之地者”,“有三乘之地者”。有些士大夫似乎还有私兵。

《战国策·齐策五》:“甲兵之具,官之所私也,士大夫之所匿……”

社会上的文人

齐孟尝君失势之后,门客纷纷离去,这些门客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称为“士”,在《战国策·齐策四》记述同一事件时则称之为“士大夫”。

《韩非子·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无德行而任官。在这里,士大夫与官宦是两个含义,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见,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文人,也可兼指。士大夫从此时起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社会评价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新华网 评)[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