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贽,左派王学的最激进的先锋,因何心隐被冤杀事和耿定向 交恶,於一五八五年由湖北黄安移居湖北麻城县龙潭。《初潭集》即是他初落发龙潭,於万历十六年戊 子即一五八八年编撰而成。他将 《世说新语》和好友焦竑初编成的《焦氏类林》两书的材料重新分类编辑,通过 批点、评论来阐发自己思想的作品。
李贽在书裏利用一切机会抨击“道学”,或笑或骂,厌恶之情溢於文中。看完之后,我觉得李贽这人太实,太真,太童心了!他抨击的那些道学的丑恶现象,其实谁心裏不明白?而独独他 李卓吾揭而彰之,以为得了真道学, 狂傲不羁,终因破坏了潜规则,殂死 狱中。死後虽名声日彰,但终究为正统的士人不齿——黄宗羲《明儒学案》根本忽略暸掉李贽,没有立传。世人当然以为他不智,自讨苦喫,但在卓吾自己看来,又不得不发。真是 性格悲剧!
书裏比较重要评述包括《夫妇篇总论》:
夫妇,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兄弟,有兄弟然後有上下。夫妇正,然後万事万物无不出於正矣。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 极而言之,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後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於两,不生於一明矣。而又谓“一能生二,理能生气,太极能生两仪”,不亦惑欤!夫厥 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耳,初无所谓一与理也,而何太极之有!以今观之,所谓一者果何物,所谓理者果何在,所谓太极者果何所指也!若谓二生于一, 一又安从生也!一与二为二,理与气为二,阴阳与太极为二,太极与无极为二。反覆穷诘,无不是二,又恶覩所谓一者,而遽尔妄言之哉!故吾究物始,而但见夫妇之为造端也。是故但言夫妇二者而已,更不言一,亦不言理。一尚不言,而况言无; 无尚不言,而况言无无。何也?恐天下惑也。夫惟多言数穷,而反以滋人之惑,则不如相忘於无言,而但与天地人物共造端于夫妇之间,于焉食息,于焉言语,斯已矣。《易》曰:“大哉 乾元,万物 资始!至哉坤元,万物 资生!资始资生,变化无穷,保合太和,各正性命。”夫性命之正,正於太和;太和之合,合于乾坤。乾为夫,坤为妇。故性命各正,自无有不正者。然则夫妇之所系为何如,而可以如此 也夫,而可以如此也夫!
《卷十一·师友一》后评论:
儒释道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於闻道也。必闻道然後可以死,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非闻道则未可以死,故又曰:“吾以 汝为死矣。”惟志在闻道,故其视富贵若浮云,弃天下如 敝屣然也。然曰浮云,直轻之耳,曰敝 屣,直贱之耳,未以为害也。若夫道人,则视富贵如粪秽,视有天下若枷锁,唯恐其去之不速矣。然粪秽,臭也,枷锁,累也,犹未甚害也。乃释子则又甚矣。彼其 视富贵若虎豹之在陷阱,鱼鸟之入网罗,活人之赴汤火然:求死不得, 求生不得,一如是甚也。此儒释道之所以异也,然其期於闻道以出世一也。盖必出世,然後可 以免富贵之苦也。尧之让舜也,唯恐舜之复洗耳也。苟得 摄位,即为 幸事,盖推而远之,唯恐其不可得也,非以舜之治天下有过於尧,而故让之位以为生民计也。此 其至著者也。孔之疏食,颜之陋巷,非尧心欤!自颜氏没,微言绝,圣学亡,则儒不传矣。故曰:“天丧予。”何也?以诸子虽学,未尝以闻道为心也。则亦不免士 大夫之家为富贵所移尔矣。况继此为汉儒之附会, 宋儒之穿凿乎!又况继此而以宋儒为标的,穿凿为指归乎!人益鄙而风益下矣。无怪其流弊至於今日,阳为道学, 阴为富贵,被服儒雅,形若狗彘然也。夫世之不讲道学而致荣华富贵者不少也,何必讲道学而後为富贵之资也?此无他,不待讲道学而自富贵者,其人盖有学有才, 有为有守,虽欲不与之富贵而不可得也。夫唯无才 无学,若不以讲圣人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此所以必讲道学以为取富贵之资也。然则今之无才无 学,无为无识,而欲至大富贵者,断断乎不可以不讲道学矣。今之欲真实讲道学以求儒释道出世之旨,免富贵苦者,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
其他攻击道学的不胜枚举。比如《卷十九·师友九·笃义》中评论:
自 然之性,乃是自然真道学也,岂讲道学者所能学乎!既不能学,又冒引圣言以自揜其不能,视融之六嵗便能藏 张俭,长来便能作书就 盛孝章,荐祢正平,必以 不晓事 目之矣。嗟乎!有利於己而欲时时嘱托公事,则必称引“万物一体”之说;有损於己而欲远怨避嫌,则必称引“ 明哲保身”之说。使明天子、贤宰相 烛知其奸,欲杜此术,但不许嘱托,不许远嫌,又不许称引古语,则道学之术穷矣。
《卷二十·师友十·道学》后评论:
故世之好名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能起名也。无用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济用也。 欺天罔人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售其 欺罔之谋也。噫!孔尼父亦一讲道学之人耳,岂知其流弊至此乎!
书 名: 初潭集
作 者:(明代)李贽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101068955
开本: 16开
定价: 46.00 元
卷之一
夫妇一有总论
一合婚
二幽婚
三丧偶
四妬妇
卷之二
夫妇二
一才藏
二旨语
三文学
卷之三
夫妇三
一贤夫
二贤妇
三勇夫
四俗夫
卷之四
夫妇四
一苦海诸媪
二彼岸诸媪
卷之五
父子
一教子
二贤子
卷之六
父子二
一孝子
二文子
卷之七
父子三
一慧子
二貌子
三官子
卷之八
父子四
一丧子
二乏子
三俗父
卷之九
兄弟上
卷之十
兄弟下
卷之十
师友
一儒敦
二道歉
三释教
卷之十二
师友二
一聚书
二纱书
三蔽书
四着书
五六经子史
卷之十三
师友三
一为文
二博物
三谈学
卷之十四
师友四
一音乐
二艺术
三书画
卷之十五
师友五
一清言
二嘲笑
卷之十六
师友六
一山水
二隐逸
三 汤社
卷之十七
师友七
一酒人
二达者
三豪客
卷之十八
师友八
一论人
二知人
三鄙人
四智人
卷之十九
师友九
一知己
二相思
三哀死
四推贤
五规正
六笃义
七交难
卷之二十
师友十
一学道
二道学
三会说
四令色
五少年
六标榜
七诋毁
八易离
卷之二十
君臣一
一圣君
二圣臣
三贤君
……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
卷之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