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说的是在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初期,刘公庙的中杜塘村出了一名武举人,叫刘同举。据故老相传说,这个刘同举可不得了,他的武功是神仙异人传授的,所以在抗金保家卫国前线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小的武举人做到了大将军。然而,尽管他事业上一帆风顺,但家事却不尽如意。因为他出身名门望族,而结发妻子却是寒门贫户出身,所以,很不得刘同举母亲的喜欢,总想着法子要把媳妇休出门。但刘同举与妻子,恩爱是如胶似漆,不愿朝夕分离。神仙异人感动于他们夫妻的情份,就送了一双“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缩地靴给刘同举,好让他们夫妻能夜夜相聚。又有谁知,这没有缩地靴还好,一有倒惹出事端来了。哦,怎么倒有事了,哪刘同举家又生出了怎样的事端呢?是这样的,因为刘同举天天晚上回来,夜晚夫妻房间的响动未免惊动了婆婆,她婆婆便怀疑媳妇红杏出墙,更下定了休掉媳妇的决心。万般无奈之下,刘同举妻子不得不说出了仙人送缩地靴的事,但婆婆硬是不相信,就在当晚天要亮的时候摸进刘同举夫妻房间拿走了一只缩地靴,以做为休掉媳妇的证据。谁知,这一下祸事来了,刘同举因为天一亮要赶回军中,但不见了一只缩地靴,只能一瘸一拐地往京城赶,等来到军中,已是误了三卯。当时军规是,连误三卯,推出辕门,斩首示众。军令如山倒,刘同举身为大将军罪也同样不可恕,被推出辕门斩了首。真是可叹可惜,因为婆婆猜忌,家庭不和而酿出这样的悲剧来。还没完呢。说来也怪,刘同举被斩首后,身子不仅没有倒下,而且颅腔血也不出,四肢还能动。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用右手提着被刽子手斩下的大好头颅,步出军营来到了一个菜园子前“讨口彩”。这时,那个神仙异人又变成一个老婆婆,蹲在那里割韭菜。刘同举就问道:“老婆婆,这菜怎么能这样割啊,割掉了菜头它不会死吗?”老婆婆和蔼地回答说:“少将军,你不知道,没事的,这是韭菜,割了一茬它会长出一茬。”老婆婆话音刚落,刘同举手提的头颅就飞到了他的双肩之上。等他生还回过神来再看时,菜园子还在,只是老婆婆不见了。回家后,刘同举把这事与母亲和妻子说了,从此一家人和睦相处,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并生下了六个儿女。因为,刘同举有功于家国,又屡屡得神仙异人相助相救,他死后,被人们号为“天佑”,并立刘公祠以祭之,今刘公庙之名也由此而来。
天佑故里——刘公庙镇是一方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红土地,这里山清水秀、五谷丰盈;这里民风纯朴、英才辈出;这里交通便利、物阜民丰。地属丘陵山区的刘公庙镇距城区西偏北40公里,全镇总面积83.4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有人口18100人。这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省道樟高公路横贯南北,赣粤、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入口,便利的交通构建了刘公庙通往全国的快捷通道。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土地上蕴孕出灿烂的远古文明。距今4500——5000年前的华南土著居住地樊城堆遗址就位于刘公庙镇的庙下村东侧,雌溪上游。遗址面积1.2万多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到4米,是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
樊城堆遗址通过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具和青铜器。遗迹有房屋、灰坑、陶窑、墓葬等,发掘极为丰富。
“樊城堆人”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为以后樟树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樊城堆遗址”,这一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土城,千百年来静静地卧于村落溪流之旁,就像一位哲人般注视着世上的日出日落、风起云涌 ,固守着人间流逝的岁月和苍桑的变迁,凝望着后辈子孙一往无前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