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居里

艾芙·居里

中文名 艾芙·居里
外文名 ÈveDeniseCurieLabouisse
主要成就 居里夫人传
逝世日期 2007年10月22日
毕业院校 巴黎赛维尼埃中学
国籍 法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1937年的艾芙·居里1937年的艾芙·居里艾芙·居里(EveCurie),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于1904年出生在巴黎[7]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于攻读音乐。

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影响。[8]

主要作品

《居里夫人传》作者是艾芙·居里,通过引用其父母居里夫妇许多的信札和日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并着重描写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本传记主人公居里夫人是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是世界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并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元素。[9]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居里夫人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并描写出了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谦虚,视金钱如粪土的可贵精神。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详实的个人记录。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母亲:玛丽·居里

父亲:皮埃尔·居里

姐姐:伊雷娜·居里

家庭生活

艾芙居里(左)和姐姐及居里夫人,1908年艾芙居里(左)和姐姐及居里夫人,1908年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10]

当伊雷娜和艾芙还在幼年时期,居里夫人就不许女儿怕黑,不许雷声轰隆时把头藏在枕头下,不许怕贼与流行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纷飞的恐怖日子里,居里夫人强迫她的女儿暑假到国内外旅行,并让她俩给战士织毛衣。她俩还加入收获队,代替男子冒着危险去抢收麦子,从小培养她们勇敢而有主见的独立人格。

每天功课一完,这两个孩子就被带到外面去。不论天气如何,伊雷娜和艾芙总要步行很长的路。自家的花园里还设置了一个横架,上面有吊杆、一条滑绳、一副吊环,让她们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而居里夫人无论如何疲倦,她总要陪女儿骑自行车出游。在1911年暑假,居里夫人带女儿第一次旅行去波兰,姐妹俩学着骑马,居里夫人背着旅行袋在前面引路,她们在山里旅行了五天,晚上住在山民的小屋里。

为了发掘孩子的天赋,当女儿刚上学时,居里夫人让她们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智力锻炼。当姐妹俩入中学后,她就让女儿每天放学后再上一节“特殊教育课”,即在索文本的实验室里,请人教姐妹俩化学、数学、文学、历史、雕塑、绘画及自然科学。

居里夫人盼女成凤成功,因为她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强化体魄训练,锻炼意志和力量,特别是她成功地发掘了两个女儿的天赋,而最终使她们成为杰出人物。[11]

社会影响

艾芙·居里参与人道主义工作艾芙·居里参与人道主义工作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艾芙·居里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1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