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建校。同年9月第一批新生548人正式入学,9月27日举行开学典礼。
1992年11月,列入中国服装协会会员单位
1998年2月更名为江西服装专修学院。
1999年1月与江西长江科技学院联合办学,组建“长江学团”。
2000年10月,举行向塘新校园奠基仪式。
2002年8月,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
2003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院更名为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办学需要再次在新校园周边征地500亩。江西服装学院
8月,新校区二期工程全部竣工。
2004年4月,由中国服装协会会员单位列入理事单位,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服装教材参编成员;
5月,列入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单位;
6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被列为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7月,成为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会员单位;
8月,成为中国流行色协会团体会员。
2005年10月20日,学院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50强”。
12月,学院荣获2005中国十大民办高校称号。2006年8月,学院荣获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十大知名品牌。
2007年9月12日,学院被授予“南昌市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江服景色(11)2007年12月24日,学院被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江西省江西服装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010年9月4日上午,学院举行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
2011年4月,教育部发文通知,同意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江西服装学院,为本科院校建制。
10月8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学校校长陈万龙受聘为全国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
10月18日,举行建校20周年暨本科揭牌庆典仪式。
2014年4月18日,学校在闽举行产学研项目签约暨石狮服饰设计研究院揭牌仪式;
11月29日,学校被授予学雷锋活动基地;
12月15日,南昌裤业首次组织的集群活动——“校企联谊考察”活动在江西服装学院举行。
2015年初,获评为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5年11月2日,举行江西省老年书画学会和江西服装学院书画作品艺术联展暨服饰文化陈列馆“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2016年3月7日,学校申报的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备案。
3月18日,学校“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通过终期验收。
2019年11月,学校获“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10]
2021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1]
2022年11月20日,牵头成立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12]
2022年,江西服装学院获批江西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13]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9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有本科30个专业,专科22个专业。[1][14]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服装设计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 |
服装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 |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物流管理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时尚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直播)、表演(服装表演与时尚传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服装与化妆设计)、动画 |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网络直播)、时尚表演与传播、动漫设计、人物形象设计 |
大数据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 | - |
人文学院 | 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广告设计 |
信息来源:[15][16][17][18][19][20][21] |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服装设计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 |
服装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 |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物流管理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时尚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直播)、表演(服装表演与时尚传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舞台服装与化妆设计)、动画 |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网络直播)、时尚表演与传播、动漫设计、人物形象设计 |
大数据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 | - |
人文学院 | 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广告设计 |
信息来源:[15][16][17][18][19][20][21] |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江服发布会(16)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教授等正高级职称90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25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金牌教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赣鄱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的教师各1人,还有中国“十佳服装制版师”8人,以及获批“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的“闵悦名师工作室”“刘琳名师工作室”。学校还聘请了一批专家和来自美国、日本、乌克兰、韩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6个。[1] 有2个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2014年3月26日,傅成荣老师获浙江省优秀服装设计师称号。
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服装设计项目教学团队(负责人:陈娟芬)、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刘琳)
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工学特色教学团队(负责人:陈娟芬)[22]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1]
省级重点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市场营销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等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四星级本科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五类金课38门,江西省优质思政课2门,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以及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江西省课程育人共享计划项目4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2022年7月,学校“纺织服装产业学院”获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校内建有服装创意设计中心、服装工程技术中心、艺术与传媒创意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建有服装性能检测、3D首饰打印、服装智能制造、VR虚拟仿真、虚拟演播厅、跨境贸易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室等238个实验实训室。[1]
一篇论文获得2013年全省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二等奖,学校教师编写的一部教材获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部教材获江西省第五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本科组二等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2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服装人因工程学、服装材料学[24]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23]
省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市场营销
省级精品课程: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服装款式设计、服装工业制版与推版、服装生产管理、服装材料、服装效果图
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服装设计与工程
江西省和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服装实验基地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服装材料与性能试验、服装结构设计、女装设计、服装效果图、 服装材料学、服装人因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效果图、ASP.NET 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5][26]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产业链视角下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为例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1234”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一流特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CDIO任务导向模式在《服装电脑设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服装品牌策划》课程为例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价值引领 知能双修 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高校“六位一体 三融合”美育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参考资料:[27][28] |
江服服装表演(5)学校学生在“浩沙杯”中国泳装设计大赛、“中华杯”全国男装设计总决赛、“名瑞杯”中国婚纱设计大赛、“乔丹杯”中国运动装备设计大赛、中国职业模特大赛、中国模特之星大赛、“虎门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世界最佳模特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银、铜奖。
2015年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本科毕业作品发布会在北京中国大学生时装周大赛举行,学校作品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2015年度中国时装设计育人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产业链视角下校企合作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服装生产管理》课程为例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1234”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一流特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CDIO任务导向模式在《服装电脑设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服装品牌策划》课程为例 | 201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价值引领 知能双修 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高校“六位一体 三融合”美育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参考资料:[27][28] |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新西兰普伦蒂湾理工学院、韩国湖南大学、韩国纳琪国际服饰有限公司、意大利布林迪西国际服饰有限公司等十多所大学和服饰公司开展了交流合作项目。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雅戈尔、好孩子、利郎、波司登、匹克、特步、CBA、鸭鸭等品牌企业共同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105个。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设立了服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校级研究机构。[1]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学校2个项目获得2013年度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2个项目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年)规划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2013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资助,其中规划基金立项3项,青年基金立项4项。
2014年,学校教师获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项。教师获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2项。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厅自科基金1项。[1]
江服图书馆(2)截至2013年底,图书馆共有各类馆藏纸质图书76.17万册,其中2013年新增加图书3.5万余册;有电子图书13.92万册,总容量为1237G;有光盘13345片;期刊合订本13714册,报纸合订本 2328册。2014年订有期刊660种(专业期刊占47.8%),报纸68种。
拥有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网上报告厅、POP服饰流行前线5个大型数据库。其中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总库》、《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5个子库。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纺织与服装工程、服装设计与文化、艺术与设计、教改与实践、现代职教、博雅论丛等。被评为江西省2011—2012年度优秀连续性内部资料二等奖。在第四届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学报二等奖。
学校标识
校徽
把印章元素和现代标志设计完美地统一在一个图形之中,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时代的人文气息,将印章作为设计的视觉元素,会使画面简洁、质朴,从而达到以形表意。
“江西服装学院”中文和英文在一个圈内,代表同一个类型的东西放一起,目的是为增强内容阅读的逻辑性。将“1991”放在logo的下方,寓意学校从1991年开始,从脚下开始。
采用单色稿来表现校徽,具有简洁和现代化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校徽媒体的识别度。选用蓝色为标准色,并将此蓝色命名为“江服蓝”,能够令校徽更加和谐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色代表智慧、沉着冷静,给人恬静、博大而深远感,象征着理性、包容、高雅和冷静,引申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蓝色同时又具有现代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沉稳,寓意江西服装学院像大海一样吸收容纳各地的莘莘学子。
本标志整体具有流畅和上扬的动感,同时寓意我校的柔韧、自信、不断追求进步的拼搏精神。[29]
校训
勤信博雅
勤乃立业之基,信乃为人之本,博乃益智之要,雅乃养性之义。[4]
校歌
《书写华章,织就辉煌》[30]
校歌(2)
职务 | 姓名 |
---|---|
理事长 | 涂顺强 |
副理事长 | 涂燕萍 |
理事 | 薛家宝、康娜、陈娟芬、段婷、李有为、刘琼 |
副理事长、党委书记 | 陈付龙 |
党委副书记 | 唐新强、薛家宝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李宝君 |
党委委员 | 易城、陈翠娥、沈新建、曾东秀、徐炜 |
校长 | 薛家宝 |
副校长 | 李宝君、陈东生、刘孜杰 |
校长助理 | 易城、马国照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江西服装学院官网[31][32][33]
职务 | 姓名 |
---|---|
理事长 | 涂顺强 |
副理事长 | 涂燕萍 |
理事 | 薛家宝、康娜、陈娟芬、段婷、李有为、刘琼 |
副理事长、党委书记 | 陈付龙 |
党委副书记 | 唐新强、薛家宝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李宝君 |
党委委员 | 易城、陈翠娥、沈新建、曾东秀、徐炜 |
校长 | 薛家宝 |
副校长 | 李宝君、陈东生、刘孜杰 |
校长助理 | 易城、马国照 |
学校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千亩校园,绿树成荫,人文景致,相得益彰。近5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欧式风格,雄浑大气,错落有致,功能齐备。霓裳宫、艺术馆、中华服饰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34]校园景观(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