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主教学楼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是200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颁发国家认可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实训室学院以“人人成才”为导向,倡导“无业者有业,平凡者不凡”办学使命,一直秉承“以人为本,能效优先,特色职教,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启动职业教育改革,传递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基因,将学院独特的“全息递进职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学院“核心品德教育体系”、“生存生活基本教育体系”、“职业能力拓展教育体系”、“个性潜能激发教育体系”和“创业素质发展教育体系” 五大教育教学体系,以每位学生的成长、就业、成才为己任,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融为一体,按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扩展,基本生存能力的建立,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创业人,使学生能迅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环境。学院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9%以上,位于广西民办高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创业率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会计实训室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三大二级学院和一所附属中专,开设4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1]学院现有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会计金融系、艺术设计系、旅游休闲系、建筑工程系六大系,开设4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工商企业管理、会计专业、市场营销和艺术设计专业是广西区民办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学院 | 专业 |
财贸管理学院 | 经济贸易系、会计金融系 |
智能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
艺术旅游学院 |
艺术设计系、旅游休闲系 |
学院 | 专业 |
财贸管理学院 | 经济贸易系、会计金融系 |
智能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系、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
艺术旅游学院 |
艺术设计系、旅游休闲系 |
学院由成功企业家广西凯宁投资集团董事长、广西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肖开宁创办,并担任董事长。学院聘请教育家、行业专家和企业家担任院长、客座教授和顾问,拥有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4]
学院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教学区、学生公寓区、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教室、中国艾菲奖案例库、中小企业管理实训基地等专业一体化实训室等校舍和各种教学配套设施。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校园风景学院坚持打造“强就业、重创业、联企业、进市场”的办学特色,加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与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机构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每个系都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与顶岗实习点,联合珠江啤酒、大都混凝土、美年机械、光明药业等知名生产企业;梦之岛集团、南宁百货大楼、人人乐超市、邕江宾馆、味道制造等知名零售及服务企业;TCL、江苏景盟、比亚迪汽车、纬创电子、盛宏光电麦斯鞋业、统一企业等区外知名企业织结成校企合作办学联盟,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合作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企业实践和专业实习机会,把课堂开进车间里,把企业高管请进教室里,让学生边学边做,学做一体,真正学到实用技术和技能。
学院坚持特色办学,多渠道满足学生多种需要。在升学方面,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等区内知名大学合作开办自考本科衔接班。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方面,学院与自治区侨联、多个县扶贫办等单位和部门联合创办“自强就业保障班”项目,有针对性的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涉侨家庭学生,让困难学生能够零学费入学,在学习同时通过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自己解决学费和生活费,为家庭减轻负担。学院在2014年开设“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自强奖学金”,为自立自强学生提供1200元/人的奖学金,同时还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的方式,确保自强班的学生在合格毕业时,能够有多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实现较好质量的就业,让学生毕业就业后三至五年内家庭实现脱贫。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等地学校均有开展合作项目。为学生出国留学升学提供便利。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将“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实习实训安排等方面,坚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突出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借助坐落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区域优势。建校多年来,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与全国数十家知名企业、十多个商会开展了学生就业、订单培养、实习实训、勤工俭学、师资交流等合作。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与达内、梦工场等行业企业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和软件测试、移动互联开发、WEB前端开发、UI设计、网络营销、新能源汽车等专业方向开展共建合作。
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将学生创业素质教育与企业家言传身教相结合。一方面,学院将与创业就业有关的课程列为必修课,帮助学生树立“以创业的心态去就业”的良好心态,同时连续3年举办“赢在经职院”创业大赛,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的“百企名家大讲堂”活动也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广西投资集团原董事长黄名汉等50多位企业家、管理者在校园里举办了数十场以人生规划、企业文化、行业前景、如何创业、职场经验等内容为主题的讲座,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深受学生的欢迎。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百企名家进校园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将校企合作的概念深入发展到校园外,围绕“育人为本、能效优先、特色职教、人人成才”的办学宗旨,将校园内“公司模拟化管理”活动与校园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质。学院与惠州TCL通讯电子有限公司、TCL通力电子有限公司、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杭州市启昆幼教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学生社会认知实践基地。学院假期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社会、了解企业,并逐步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特点,形成“实践学期”(第三学期),明确设置实践学分,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急需的人才类型,明确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就业定位。
学校标识
校徽校 训:诚、恒、能、勇、创,竞、合、标、行、赏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运动场办学使命:无业者有业,平凡者不凡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能效优先,特色职教,人人成才
办学特色:强就业,重创业,联企业,进市场
育人模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
行为规范:忠诚忠心、诚实守信、目标理想、执行求效、领导管理、独立自主、竞争挑战、合作互助、应变创新、公关沟通、持之以恒、积极乐观、爱心仁厚、自信自强、勤奋敬业、勇敢果断
办学模式:成功企业家办学,知名高职教育家治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面向市场,直通就业。
五维职业教育体系:品德与价值观指引力、生存生活适应力、职业专业竞争力、应用实践执行力和创新进化潜能力。
职务 |
姓名 |
---|---|
董事长、院长 | 肖开宁 |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 易著梁 |
执行院长 |
陈周俭 |
教育总顾问 | 李小红 |
常务副院长 | 覃巧珍 |
董事 | 黄坤 |
副院长 | 姚瑞基、潘峻 |
纪委书记 | 黄志林 |
财务总监 | 李小汇 |
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党政办主任 | 肖馆 |
资料来源:2023年5月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官网[2]
职务 |
姓名 |
---|---|
董事长、院长 | 肖开宁 |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 易著梁 |
执行院长 |
陈周俭 |
教育总顾问 | 李小红 |
常务副院长 | 覃巧珍 |
董事 | 黄坤 |
副院长 | 姚瑞基、潘峻 |
纪委书记 | 黄志林 |
财务总监 | 李小汇 |
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党政办主任 | 肖馆 |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3)学院位于国家级开发区广西南宁市大学城,一期校园占地306亩,学院教育教学设施齐全, 建有室内球馆、室外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图书馆、会议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管理类沙盘实训室、面点工艺实训室、烹饪工艺实训室,艺术设计3D打印实训室及甲骨文实训室等各产业学院多间校内实验室,已建总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
多年来师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几十次,参加广西大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多次,获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企业管理沙盘大赛二等奖和踏瑞杯人力资源大赛华南赛区二等奖等多个奖项。[1]
2013届毕业生卢志敏同学创办“家庭农场”,被列为全国首批家庭农场单位,荣获广西大学生创业基金(广西仅有两人)。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招生章程
学院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则予正常录取。
第二十六条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没有饮食、服务行业所禁止的传染性疾病。
第二十七条 新生入学后,学院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入学资格。[5]
学院主动适应国家和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广西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就业能力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