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卫 女,1953年出生,安徽界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上海预防医学会理事,上海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卫生研究》编委、《环境与职业医学》编委和《卫生毒理学杂志》编委。曾赴美国弗罗里达大学和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学习。专长“营养与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等方向研究,本人作为主要参加者或分课题负责人参与的研究项目曾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曾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扬森药学研究奖三等奖。1998年获上海市教育系统“比翼双飞奖”。主编国家自学考试中心组织的《营养学》教材(科学出版社),主编《医学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合作主编由国内11所大学联合编写的《公共卫生监督学》教材(黑龙江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卫生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参编卫生部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编《分子生物学毒理学基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毒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等著作的编写。现已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
郭红卫,工学硕士、高级政工师。大学毕业后在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基层团委书记、校团委秘书、校组织部秘书等岗位工作多年,2004年任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方向有一定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5篇,参编党课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3部,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5年在美国Salk Institute的Joseph Ecker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9月回国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9年获得第1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在十余年潜心于与农林业密切相关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中,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国际一流学术成果。他主持承担着国家“985”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资助局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郭红卫博士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他在从事博士论文研究期间,主要进行植物光信号转导中蓝光受体cry2的研究。他发现了cry2是调控植物开花反应的主要光受体,并对cry2蛋白的其它生理功能、生化特性、细胞定位、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分离和鉴定了一个作用于光受体下游的重要信号因子。在Salk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郭红卫博士主要研究气体激素乙烯在植物生长反应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发现了EIN3/EIL1转录因子在乙烯信号途径中的关键作用;进而阐明了EIN3/EIL蛋白的调控机理,建立了乙烯反应中的蛋白降解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影响,目前郭红卫博士已在Cell, Science, Nature, PNAS,Development, Plant Journal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多篇。郭红卫博士任职北大后,着手筹建植物信号转导实验室,主要研究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生化机制,以及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反应中多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同时,将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分子遗传学来探索系统研究植物信号转导的新方法。 郭红卫博士致力于植物激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在研究气体激素乙烯的调控机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揭示了乙烯是通过控制EIN3转录因子的蛋白水平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以及特定的蛋白降解途径在乙烯信号转导中起了关键作用,从而建立了乙烯反应途径中的蛋白降解模型。该项工作被认为是近年来植物激素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已在国际权威杂志Cell上发表,并作为该期的重要文章加以专文推荐,随后被多家著名科学刊物撰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