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

徐建平

中文名 徐建平
信仰 共产主义
逝世日期 2011.2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徐建平(1962.10—2011.2),男,江苏省泰兴市珊瑚镇 徐家庄村人,1962年1 徐建平副部长徐建平副部长0月出生,1981年9月入伍,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空军某师装备部副部长,空军专业技术大校,高级工程师。

  2011年2月27日,徐建平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9岁。

成就及荣誉

  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被四总部评为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总政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连续3年享受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被评为空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是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作战部队技术骨干,“一级技术能手”,首届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胡锦涛日前签署命令,给1个单位、2名个人授予荣誉称号。追授空军航空兵某师装备部原副部长徐建平同志“模范机务干部”荣誉称号。

  命令中指出,徐建平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是机务战线拔尖的复合型人才;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先后检查排除各类故障隐患1000余起;他敢于较真碰硬,在接装、监修等难度大、责任重的工作上勇于坚持原则,赢得了领导信任和国内外同行尊重;他重事业、淡名利,全身心投入军队航空机务事业,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操。徐建平同志视责任重于泰山,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恪尽职守、献身使命的杰出代表。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要努力向他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矢志报国的政治信念,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想信念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学习他追求卓越、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素质能力;学习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学习他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贡献。

人物事迹

   用忠诚践行誓言

   ■“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2011 年2月中旬,由徐建平团队改装完成的新型飞机在某机场腾空而起,标志着我航空兵部队运输保障能力再添新高。当飞机首飞成功安全着陆的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病情危重的徐建平。因为这份成功是他用命换来的。

  2010年10月30日至12月26日,时任空军航空兵某师装备部副部长的徐建平,带队赴国外执行新机改装任务,其间突感腹部剧烈疼痛,身体极度不适,几乎无法进食和睡眠。为了不影响改装任务的顺利进行,他强忍病痛折磨,最终带领团队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考试,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回国第二天,徐建平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当日被送进医院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努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这是徐建平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誓言。

  当维护组长,徐建平是团里最年轻的“理论通”,维护的飞机堪称全团标杆;当中队长,他带领官兵保障安全飞行26618小时,更换发动机39台,创造了3天更换5台发动机的最高纪录,从未出现人为差错;担任团机务处主任时,正值某型运输机各种突发性、危险性故障明显增多,他顶着巨大安全压力,带领团队安全完成年均6000多小时的飞行保障任务,机务处连续被空军评为优质安全机务单位;任师装备部副部长后,带领机务官兵圆满完成西南抗旱、玉树抗震、舟曲抗灾、世博会、亚运会等飞行保障任务,确保了每一架次飞行的万无一失,续写着该师连续59年重要任务飞行无安全事故的纪录。

   把生命融入使命

   ■“我的生命和航空机务事业捆在一起,当兵就要当出个样”

  在战友的眼里,徐建平把飞机看得比生命还重,自己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 徐建平在维护飞机徐建平在维护飞机、病了可以不休息,但绝对不可以降低工作标准,绝对不能打破“故障不过夜、故障不上天”的铁律。“我的生命和航空机务事业捆在一起,当兵就要当出个样”,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徐建平铆在机务战线一干就是28年。

  2003年,徐建平带队到国外监修飞机,检测过程中发现液压系统压力不稳,他当即提出质疑。外方专家说,这不算什么问题,也不影响飞行,我们不予考虑。徐建平一听就急了:“任何隐患都不能跟着飞机上天,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接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厂家只得排除了故障。

  徐建平的“倔”脾气,在全师是出了名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工作中徐建平一遇到关系飞行安全的事,就急得额头上的青筋都能暴出来,有一个故障不解决他绝对放不下。有时,即使飞机上的一根保险丝没打好,他都会火冒三丈;即使检测某个数值在允许范围内,哪怕相差万分之一,在他那儿也过不去。他经常对机务人员讲:“要把这些零散部件组合起来再飞上天去,一个螺丝少转半圈都不行。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准确无误,飞行安全才能万无一失。”

  2004年12月9日深夜,一架飞机转训归队后,检查过程中有人向徐建平反映,发动机油滤中的金属屑比以往稍多了一些,虽然没有超出标准值,可徐建平仍盯住不放,组织机务人员对发动机传动系统进行了过细检查,发现了传动机匣里存在磨损的重大隐患,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空中重大险情。

  28年来,徐建平检查排除各类故障隐患累计千余起,为确保飞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

   用奉献诠释大爱

   ■“如果牺牲个人点滴幸福能换来飞行的绝对安全,我无怨无悔”

  每逢 接收检查时徐建平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接收检查时徐建平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春节,徐建平最想给父母打电话,又最怕父母打来电话。父母已经80多岁,一直住在农村,靠哥哥和妹妹照料。从事机务保障工作28年来,徐建平仅休过6次假、回过4次老家,没有陪父母过一个团圆年。春节正是部队飞机保障任务最重的时候,也是父母最想见他的时刻。每次接通父母的电话,徐建平只能重复地说:“明年一定回去”。

  作为一名机务工作者,徐建平清楚地知道肩负的特殊使命和责任。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牺牲我个人的点滴幸福,能换来飞行的绝对安全,我无怨无悔。”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建平仍念念不忘飞行安全,牵挂着老旧飞机,牵挂着新机的接装验收,牵挂着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即便是在腹部大量积水、大口吐血的情况下,还是见人就问工作上的事。

  弥留之际,他对前来看望的师装备部空中机械师检查主任沈海滨恳切地说:“老沈,飞行安全以后就靠你们了!”随后,他又动情地对师副政委张开政说:“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领导,没把身体弄好,不能再为组织、为部队工作了。”

  这样的遗言,让在场的所有同事和亲人无不热泪盈眶。

  如今,徐建平生前为之拼搏改装的新机已在祖国的蓝天翱翔,创下了从列装到形成战斗力最快的纪录;他摸索的“厘米检查法”、创建的飞机机件质量监控数字化管理系统,已在全师机务维修系统推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