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博会图册(2)“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武汉光博会 OVC EXPO)2002年创办于“武汉· 中国光谷” ,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光博会”由国家九部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国内前三,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光电子领域专业展会,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
第十届“光博会”于2013年11月2日至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继续由工信部等九部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大会围绕“有光,世界才精彩”和“创新·合作·发展”主题,以“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为展会目标,精心打造了4大展馆、5大展区(包括激光、数字家庭、光电综合、产学研和国际展区),11场高峰论坛,4场产学研活动,20场新品发布会,2天“穿越光谷”工业观光活动。现场签约31亿元。内容丰富,成效显著。
1、展览方面。大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米,科技会展中心4个展馆100%招满,企业参展意愿显著提高(多个区域展位面积供不应求)。本届大会总展位数达920个,光博会展位数754个,特装比例达75%;来自美、俄、德、英、法、日、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余家企业参展;联想、华为、IBM、微软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齐聚,国际和知名企业比例达32%。观展人数近4万人(次)。
2、论坛活动方面。数字家庭、激光、3D打印、知识产权、云计算和大数据、移动互联、光电产业等11场高峰论坛,聚焦当前产业热点。以两院院士、美国总领事、俄罗斯激光协会会长等为代表的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专题演讲,2500余名业内代表参加论坛。
3、产学研洽谈方面。共征集技术成果4800多项(新技术成果2590项),征集和发布技术需求近600项,高校与企业会前实现技术项目对接1027个,技术交易额3.56亿元,其中,正式合同796项,技术交易额3.17亿元,12个产学研合作重大签约项目,技术交易金额7468万元,签约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89%,涉及光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高档数控、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14个市州举行了专场签约,签约项目215个。大会分别在襄阳、孝感、天门市设立产学研洽谈会分会场。会上有20个股权托管融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36个优秀工业设计作品荣获“楚天奖”大奖。
4、宣传方面。通过全方位立体宣传营造浓厚的展会氛围。新华网、人民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众多家媒体全方位报道光博会盛况,仅开幕第二天报纸报道累计多达17个整版,全省7大报纸均开设光博会专栏,全部头版重点报道光博会。累计在中国日报、湖北日报等中央及省市15家报纸上刊登新闻200余篇;与人民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合作开辟光博会专栏,在30家主流门户网站上发布原创新闻500余篇;与《工业激光解决方案》等58家专业媒体合作互换媒体资源,发布原创报道200多篇。
在氛围营造方面,本次大会充分利用城市LED大屏、出租车LED广告屏、户外大牌、道旗、横幅、园林艺术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为光博会营造热烈的展会氛围,首次制作的吉祥物玩偶阿普广受欢迎,令光博会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在今年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的大环境下,光博会和产学研洽谈会联合举办,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和创新亮点,具体如下:
1、两会合并,节俭办会。
今年光博会和产学研洽谈会合并举办,投入减少,成效叠加。取消欢迎晚宴,开幕式由室外转到室内,布置简洁,但不失隆重。整个大会较好地落实了中央八条和省委六条的相关规定。
2、深入推进市场化,创新办展机制。
顺应国家减政放权,将能交给市场就交给市场。本届光博会迈出了市场化运作的实质性步伐,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选择了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光博会展览部分的市场化运营主体,在体制机制上突破了政府办展的局限性。
3、提升组织服务水平,赢得展商观众肯定。
通过组建专业化团队,树立服务参展商的理念,使得招商邀展、宣传推广、氛围布置、现场管理、活动组织、观众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各项组织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专业观众数量的明显增加,使参展商得到商机和实惠。展商和观众对本届大会给予了充分肯定。
4、引领产业热点,带动本地产业。
大会上,六大数字家庭企业齐聚,国内外顶尖激光企业云集,华中地区最大的3D展区亮相,以及国内规格最高的数字家庭年度盛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高峰论坛均响应了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国家战略,我们通过10余场的招商引才的推介活动,实现了31亿元的项目签约以及3D打印企业的直接落户,充分发挥了光博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
第十届光博会首设3D打印专区
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武汉光博会”)将于2013年11月2日至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拉开序幕。本届光博会首次推出3D打印展示专区,邀请国内外3D打印企业集中展示3D打印的最新技术和周边产品,并开展3D打印知识普及和互动体验等活动。相关人士介绍,3D打印全称增材制造技术,未来日常消费品制造、功能零件制造、智能化装备和组织结构一体化制造等方面都离不开它。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科学技术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家教育部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工程院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 中国科学院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 | . |
承办单位如下:
武汉市人民政府 | 湖北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 |
湖北省商务厅 | 湖北省测绘局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北分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 | 数字家庭产业与应用促进中心 |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 . |
尚格会展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如下表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法国阿基坦大区激光之路科技园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 |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 |
湖北省数字家庭产业促进会 |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 中国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协会 |
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 | 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 | 北京智达天下试听科技有限公司 |
俄罗斯激光协会 |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
法国阿基坦大区政府 | 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 |
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 美国光学学会 | 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 |
德国工商大会 | 韩国光产业振兴会 | .. |
A2馆光电类综合展区
馆呈现的主要是3D打印、光通信、光电器件、红外展区、云计算、物联网、地球空间信息、消费电子、LED及相关半导体、工业设计创新成果等。
2.A3馆主要为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洽谈展区
3.B1馆主要为激光、光学展区,国际展区
4.B2馆为数字家庭及相关展区。
该展是在工信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工信部电子司、省经信委、东湖高新区主办,数字家庭产业与应用促进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是国内唯一以数字家庭为主题,覆盖全产业链和应用领域的专题展,汇聚国内外数字家庭领域众多知名企业。
第九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科院、工程院、中国贸促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1月2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幕,11月5日胜利闭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届光博会围绕“有光,世界才精彩”的展会主题,按照“树立品牌、企业为主、技贸结合”的展会宗旨,以“ 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为展会目标,安排了六大专业展区、十二场专业论坛、两场重大活动、五项特色活动。本届光博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设4个展馆,标准展位872个,国内外328家科技企业参展;现场签约金额近40亿,其中激光领域与俄、德、法等国共达成14个项目合作协议,藤仓烽火签订14余亿元的采购协议,现场促成专业无人机生产基地计划落户武汉;精心组织的12个论坛共有4000余专业听众参加,300余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参与大会交流, 11位国内外院士或同等级别专家应邀出席;连续4日观众总人数达到3.5万人次。
二、主要特点
整个展会隆重热烈、成效显著、安全圆满,是我国光电子领域一次重大盛会,对于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国家光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展会规格高
本届光博会由国家九部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光电子行业主办国家部委最多的专业性大型科技展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武汉光博会已成为我国光电产业的重要名片。出席本届光博会的领导和高级专家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科技部党组成员郭向远、国家知识产权局贺化副局长等九主办部委领导,以及湖北省、武汉市主要领导出席盛会。
本届光博会共有300余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11位国内外院士或同等级别专家、以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雅图集团董事长谢敬等著名企业界人士出席了展会及论坛。
(二)企业参展深度广度大幅提升
在328家参展企业中,外地企业188家,占比57.3%,在去年基础上上升5.3个百分点;特装企业77家,折合标准展位669个,单个企业平均特装面积78平方米,约8.7个标准展位,特装占比76.7%,创光博会历史上特装占比新高。外地企业和特装企业占比明显提升,参展企业的参展深度和广度大幅度提升,显示出光博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正逐步提升。
(三)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本届光博会国际及港澳台企业85家,占比26%;IBM、希捷、EMC、INTEL、AMD、HP、新思科技、展讯、美国大通、DILAS、联想、烽火科技、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批世界知名企业特装参展;俄罗斯展团、法国展团、德国展团、英国展团、韩国展团以及台湾地区展团等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美国光学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激光协会、英国皇家物理学会、英国工程技术协会、俄罗斯激光协会等14个国际协会机构作为本届光博会的支持单位;在展会上,有3000余名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光博会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光博会作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一是积极响应、贯彻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的光谷与硅谷、武汉与芝加哥 “双谷双城”合作,总部设在硅谷的世界级知名企业IBM、HP、INTEL、AMD、新思科技、希捷等企业纷纷参展;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Weihua Guo先生等十多名来自硅谷附近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交流,光博会已成为落实、深化“双城双谷”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落实年初李鸿忠书记等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通过中国光华基金会,将英国项目展示落地在光博会,展出英国机构及技术17项,展出实物模型1项。展期共收到技术信息反馈表22张,项目对接会上5家企业对展出技术表示浓厚兴趣,推进了英国科技产业园区与东湖高新区的技术交流与对接。
(四)展示内容专业特色突出
本届光博会在展示内容上专业特色突出。一是突出光电领域细分产业链的整体展示,通过展览可以全方位了解到光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家庭、LED等细分产业链的整体发展现状和上下游最新技术和产品。首次设置的数字家庭专馆,从上游的芯片设计企业如INTEL、AMD到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云存储的领军者—— 美国希捷,再到携最新智能移动终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联想、华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和省广电等企业亮相,是国内目前数字家庭领域最全面的展示。
二是集聚了一批细分领域内全球顶尖的参展企业,如全球最大的系统设备供应商IBM,全球PC行业排名前两位的惠普和联想,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INTEL和AMD,全球激光领域领先企业DILAS(帝纳斯)、大通,全球第一的企业级服务器提供商EMC和个人存储设备制造商美国希捷公司,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器件和系统设计、验证和制造软件及知识产权(IP)供应商新思科技公司等行业翘楚。
三是新技术展示精彩纷呈。激光展区,华工激光、团结激光、楚天激光、天琪激光、梅曼激光、深圳大族等国内激光领军企业和美国大通、德国DILAS(帝纳斯)等全球领先的激光企业隆重亮相光博会;光通信、消费电子、光电显示、云计算展区,联想集团携带“四屏一云”强大阵容参展,深圳雅图展示了全球最先进的短焦投影仪,并通过16台投影仪投射出无缝衔接的全息画面,全球PC翘楚惠普展示其最新的Windows8触屏电脑一体机,华为展示了家庭消费终端及光芯片;地球空间信息展区,武大卓越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道路检测车,航天远景数字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智能鸟公司高可靠性低空航测无人机等先进产品及技术显示出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雄厚实力;数字家庭展区,美国希捷 “Goflex Satellite”睿星无线硬盘、USM接口技术,IBM “智慧交通”系统,以及其他参展商的光速宽带服务、云应用、智慧家庭、视频交通、iTV高清互动电视等最新技术与产品亮相光博会,实现了从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到网络运营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整体展示。LED专业展区内,迪源、华灿、阳光佰鸿、国家电网、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光电质检中心等一批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五)论坛水平全面提升
本届光博会同期举办12场高水平论坛。其中,举办多届的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国际激光论坛在国际上已享有较高知名度;具有26年历史的全国LED产业顶级研讨会在光博会同期召开;第四届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论坛整合了当前最热门的北斗导航议题。此外,今年新增的云计算、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等论坛紧扣当前产业热点与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
300余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11位国内外院士或同等级别专家出席本届光博会,其中包括激光领域全球最具权威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激光研究所的普诺威(Reinhart Poprawe)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工程科学院院士科诺夫( Vitaly I. Konov)先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刘惠春先生,国内院士邬贺铨院士、李德仁院士、姚建铨院士、吴培亨院士、王占国院士、邬江兴院士、甘子钊院士、赵梓森院士等。
(六)科技展会与人文色彩并重
本届光博会围绕“有光,世界才精彩”的主题,不仅重视突出展会的科技色彩,还十分重视打造人文的光博会.“掌上光博会”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观众参观展会的“零距离”;光博会吉祥物创意征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光谷阿普”作为光博会的吉祥物,强化光博会品牌形象的树立;“穿越光谷”工业观光活动增加激光与LED专业线路,与论坛活动无缝对接,充分展示了光谷的科技与人文魅力;大学生记者看光博,从全国高校中选拔出21名大学生记者联动采访,多方位、多角度深入挖掘、报道光博会,注重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发挥武汉科教重地的人才资源优势。
三、主要做法
第九届光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光博会创办以来历史上的新突破。主要做法是:
(一)主承办单位领导强力推动,共同打造专业展览品牌
本届光博会国家主办部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九届光博会的筹备工作,成立了以王国生省长任主任和9个国家主办部委领导、郭生练副省长、唐良智市长任副主任的组织领导委员会;成立了以省政府黄国雄副秘书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分任组长的省、市筹备工作协调组,具体负责第九届光博会的筹备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科院、工程院分别指导或派员参与了有关论坛的组织筹备;国家贸促会指导了海外邀商招展工作。
(二)突出筹备工作重点,努力提升展会规模层次
一是突出光电子龙头企业的招展。我们突出欧洲、美、韩、加、港澳台光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光电子企业集中地区的招商招展,使本届“光博会”取得了世界知名企业最多、特装展位数量最多、企业单个展位最大的效果。二是突出论坛组织的品位。精心组织12个论坛,邀请的演讲嘉宾既有国家部委光电子产业行业管理职能部门领导,又有国内外光电子领域知名科学家和企业高管参加,提升了论坛品位。三是突出重点投资项目的签约。在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藤仓烽火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驿路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4 余亿元的采购协议,促成了无人机生产基地计划落户武汉。
(三)积极拓展宣传手法,全方位扩大展会影响
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印制发放宣传册、发布广告信息、投放电视、楼宇、户外广告等方式,充分运用网络新兴媒体,营造浓厚的展会氛围。新华社、中新社、央视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50多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以专版、新闻等多种方式共发新闻145篇,全过程报道展会盛况。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国内网络媒体发布相关新闻400多篇,转载10000余次。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发布腾讯、新浪微博共计1200余条,百度搜索连续四周排名第一。拓展并深化专业媒体宣传,与工业激光解决方案、中国高新区等35家专业媒体合作,发布彩页与专题报道51期。针对专业观众,与赛迪顾问、联想等合作伙伴和参展名企展开联合宣传,加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四)统一部署周密安排,务实推进展会进程
一是东湖高新区成立了马旭明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体委领导以及主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均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十个工作组,确保了本届光博会组织工作的高效。二是建立完善会务督办机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及时成立了筹备工作机构,采取筹备工作值班制度和周工作简报制度,与主承办单位建立了顺畅联络,及时上报和反馈情况。三是周密做好接待工作。积极贯彻落实省领导提出的接待工作“四个一”标准,整个展会期间接待工作井然有序、热情周到、宾客满意。四是狠抓安全保障工作,安全环境保障共出动安全环境保障人员1057人次,车辆130余台次警民联手,昼夜执勤,确保了整个展会期间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五)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光博会筹备组分工协作,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确保了展会的顺利举行并获圆满成功。高新区各部门、管委会直属单位、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鼎力相助,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化解潜在矛盾,光博会筹备及展览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留守工作的同志主动承担工作,保证了管委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创新筹备机制,探索展会市场化实践
为提升光博会品牌效应,将光博会办成一年一度的光电子行业国际展会,本届光博会创新筹备机制,引入市场因素,积极的进行市场化转型探索。一是与中科会展、尚格展览等专业会展公司合作,在宣传推广、会场服务、代理招商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二是在论坛组织上,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引入赛迪顾问等专业咨询公司,结合本土行业协会资源,创新办会理念,拓宽视野,推动部地合作,提升论坛筹备的专业化、市场化;三是积极与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9家“中字头”行业协会合作,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提升光博会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四是组织“穿越光谷”、“参展商评选”、“洽谈有奖”、“手机光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参展商与专业观众的交流对接,以服务参展商为中心探索光博会市场化运作。
四、关于办好下一届光博会的建议
在国家主办部委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培育下,“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已跻身全球知名光电子专业展会行列,是继美国阿纳海姆光通信展、德国慕尼黑激光展和日本千叶高新技术博览会之后,世界光电子专业领域举办层次最高、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专业博览会,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的光电子专业展会。我们建议:
一是着眼市场需求坚持一年一届。我们专门组织参展商、专业买家进行了问卷调研,100%要求“光博会”一年一届、 100%认为中部地区需要“光博会”这个平台。建议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至5 日举办。
二是建立常态化主承办机制。做强做大“光博会”是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抓手,建议在省市支持下,争取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各主办单位建立专班,专事专办,确立国家主办部委协调运作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支持。光博会作为我国光电子领域国际知名程度较高的国家级专业展会,积极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享誉世界的光谷,实施现代服务业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提请国家加大支持力度,上升到国务院指导层面;并在每年部际协调会上加大各部委对光博会的支持,如有可能建议将2013年部际协调会与光博会同期召开。同时,建议省市政府提早介入第十届光博会的筹备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并从市展会专项经费中予光博会部分经费支持。
四是进一步推动光博会的市场化运作。建议在加强政府协调的基础上,下届光博会深化与专业展会、咨询公司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创新办展模式,全面推进光博会的市场化运作。
第八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贸促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2011年11月2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幕,于2011年11月5日胜利闭幕。
本届“光博会”按照“树立品牌、企业为主、技贸结合”的办展宗旨,围绕“创新驱动、交易给力、引导发展;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的主题,安排了“一个展会、七个论坛、五个重大活动”等重要议程,一个展会是第八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七个论坛是第四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第九届“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第三届武汉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2011国际激光技术及产业化合作论坛、2011年智慧城市与信息通信高峰论坛、2011年全球采购(中国光谷)论坛暨采购洽谈会、2011中国(武汉)软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五个重大活动是欢迎酒会、开幕式、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新品推介与交易会、“穿越光谷”工业观光活动。
整个展会隆重热烈、成效显著、安全顺利,是我国光电子领域一次重大盛会,对于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国家光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届光博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设4个展馆,标准展位900个,共有国内外618家企业参展,其中,外地企业319家、占参展企业的52%;国际企业213家、占参展企业的34%。其中较大的境外和地区参展企业组团有:俄罗斯25家、法国12家、欧盟9家、美国11家、加拿大5家、韩国12家、新加坡8家企业、台湾15家企业。本届光博会在展览面积、展位数量、参展企业总量、境外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光博会历史新记录。
(二)展示新技术创历届之最
激光展馆内,国内激光制造巨头首次齐聚光谷,展示了世界最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国内最先进光纤激光器、最先进服装激光加工设备等最新激光切割技术产品,并且现场对观众展示了激光焊接、雕刻、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光通信和光显示展馆内,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展示了云计算产业集群系列新技术和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行动控制系统,邮科院展示了一条光纤供9亿人同时通话的最新成果;地球空间信息专区展示即将发射的我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卫星模型。消费电子馆内,高科集团和国家数字家庭基地展示了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系系统集成技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芯国际等世界500强展出了一批最新科研成果。光伏、LED馆内,台湾艾格、阳光陌鸿、香港荣基、日新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参展,分别展出了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房顶式太阳能板、节能LED路灯等。
(三)现场交易金额创历届之最
本届光博会的现场交易金额创历届之最,通过重大项目签约和新品推介会,共签约金额达128亿元以上。其中,中国公共采购有限公司、国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三方签署了金额达75亿元“全球公共采购服务区”建设的协议,将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化公共采购、交易和服务中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合作共建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签约金额20亿元;组织了200余家企业与世界各地采购经理进行采供双方对接与洽谈会,签订采购协议金额达18亿元;安排了20多家企业进行现场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达到意向交易金额7亿元;展会期间现场交易也十分活跃,现场订单金额达到5亿元;还安排有几场国际光电子技术转移推介会,意向签约经额达人民币3亿元左右。
(四)观众人流创历届之最
本届光博会参观人数逾8万余人,其中普通观众4万余人、专业观众3万余人,其中有3000余名嘉宾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瑞典、爱尔兰、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有四国大使率领第三世界采买团慕名前来参观洽谈;其中有8000余名国内客商来自上海、深圳、北京、苏州、南京、芜湖、长沙、襄阳等20个省、30多个市,还有19个国家级高新区组团观展。
(五)论坛规格创历届之最
本届光博会设置有7大主题论坛,有3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以及30余名国内外知名院士参与,注册听众达5800人次。其中,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围绕生物光电子、工业光电子、信息光电子和能源光电子四大技术领域共话激光与太赫兹科技(LTST)、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PIBM)、光通信系统与网络(OCSN)等焦点问题,邀请了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伊瓦尔•贾埃弗教授(Ivar Giaever)、美国“四院”院士钱煦教授(Shu Chien)等10多名海内外院士作主题演讲。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以“绿色IT和智慧城市”为主线,以“智能交通、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平安城市”为主题,共谋信息通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邀请了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周德强、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等领军人物作主题演讲。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论坛着力探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集群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思路,邀请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孙承志等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与会。
国际激光产业化合作论坛以俄、德、法等国激光加工技术与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推介为主题,推进与光谷的合作与交流,邀请了俄罗斯激光协会主席伊万、德国柏林-勃兰登堡激光协会专员刘百宁博士作大会发言。首届软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围绕武汉软件研发基地的建设,分享立足中部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与构想,并率先发布自主研发的脑联网及其产品,邀请了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等知名人士作主题演讲;全球采购(中国光谷)论坛暨采购洽谈会聚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特邀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副会长辛迪•尔贝蒂斯(Cindy Urbaytis)作主题演讲,会议还邀请了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尼泊尔等10多个国家和飞利浦、大唐电信、戴尔等20多家跨国企业采购经理与光谷企业进行供需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以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介绍最新学术观点和经验做法,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在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经济发展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邀请了韩国专利特许厅厅长高廷植博士、东京高等法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桥本康重等嘉宾,共话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贸促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0年11月2日开幕,于 2010年11月5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胜利闭幕。
本届“光博会”按照“聚焦资源、扩大影响、办成精品”的办会宗旨,围绕“引导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合作;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的主题,安排了“一个展会、十二个论坛、五个重大活动”等重要议程,一个展会是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十二个论坛是中国光谷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田长霖国际论坛、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第二届武汉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高层次人才峰会、第八届“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三网合一”技术高峰论坛、2010年全球采购(湖北·武汉)论坛暨采购洽谈会、第三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第九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光谷激光显示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国·湖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论坛、2010俄罗斯激光技术及项目专场推介会;五个重大活动是欢迎酒会、国际杂技节第七届“光博会”专场、开幕式、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
本届“光博会”设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展区、国际光电子专业展区、地球空间信息专区等三大展区,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展位数达704个,共有国内外518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内参展企业占69%,国际参展企业占31%;本届“光博会”共签约19个产品交易项目,总金额达20.1亿人民币;精心组织的12个论坛共有4000余人参加,500余名国内外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企业高管进行了大会交流;国内外主流媒体、专业媒体、网络媒体共120余家、发布报道信息15000余条,对本届“光博会”进行了立体宣传;连续4日参观人数达47923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8119人次。
整个展会隆重热烈、成效显著、安全顺利,是我国光电子领域一次重大盛会,对于全面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国家光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展会规格高。本届“光博会”由国家九部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光电子行业主办国家部委最多的专业性大型科技展会,国家名片的特征更加明显。本届“光博会”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与会领导多,国家部委领导李德水、杜占元、周子学、林蕙青、邬贺铨、邓勇、戴定一、李维森、甘绍宁、于晓东、徐建平;湖北省领导罗清泉、李鸿忠、杨松、张昌尔、郭生练、田承忠、段轮一、陈柏槐、刘传铁、骆新华、彭勇、黄国雄;武汉市领导叶金生、胡曙光、袁善腊、卢国祥、贾耀斌、冯记春、刘家栋、杨国成、唐惠虎等参加了会议。本届“光博会”直接参会的光电领域领军人物多,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艺术自然科学院院士Aaron Ciechanover(阿龙·切哈诺沃),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艺术暨自然科学院“四大院士”Shu Chien、丹麦工程院院士Jesper Moerk、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Valery Teuchin、美国科学院院士Qian Xu、美国工程院院士C.P.Wong、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范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钱逸泰等国内外32名院士;以及华为常务副总裁郑宝用、美国奥罗拉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EO Olvia Cheng、俄罗斯激光协会会长伊万·巴里斯维奇·科夫斯等500余名企业家和知名人士参加了“光博会”相关论坛。
二是国际化程度高。本届“光博会”支持单位有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美国物理联合会、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学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俄罗斯激光协会、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德国工商大会、意大利亚洲商会、韩国光产业振兴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日本日中技文经贸论坛、法国阿基坦大区政府、新西兰基督城坎特伯雷发展局、法国阿基坦大区激光之路科技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中国光谷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协会等20个国内外协会机构,其中美、德、英、俄、意大利、法、新西兰、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支持单位均组团参展参会。同时,还吸引了国外企业和科研院所2588人次参观展会。
三是专业特色突出。本届“光博会”以光电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为展览重点,突出光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买家的邀请,组织了中物流国际采购团、中部六省大企业采买团、武汉城市圈大企业采买团,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光电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参展。518家参展企业中包括光通信领域的法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武汉邮科院、长飞等;激光和红外光电领域的德国相干、DILAS(迪拉斯),美国通快、IPG、韩国EDS、日本NTT,及国内的大族激光、华工科技、高德红外等;半导体照明及光伏领域的美国艾格、台湾佰鸿;光电显示领域的海信、天马TFT;光学及光学元器件领域的美国莱特巴斯、扇港、南通振华;消费类光电子领域的惠普、海信、多普达;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南方测绘、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等知名企业;以及美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光电子企业和加拿大光子实验室、国内六大光机所等光电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参展。
四是自主创新展品多。本届“光博会”国内参展企业和科研机构均展出了一批自主创新的最新产品和最新技术。长飞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华工科技研制的国内首台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全真光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102寸LC0S高清可触控显示屏、传威光控521点多点触控系统、立得空间公司实景三维数字监控系统、三工光电自主研发的355紫外激光器、中视中科公司的3D高亮激光电影、爱立信公司基于物联网的“微博树”、雅图公司的透明雾幕立体投影仪、高德红外公司红外夜视汽车、金茂公司55英寸的“超大苹果ipad”仪、光福生物公司高功率腔内微创机和家用型LED治疗仪、矽感科技二维条码识读仪器、中国移动“无线城市”CMMB手机电视、中国联通的“沃·家庭”计划“三屏互动”设备等。这些自主创新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使展会“光”的特色更加凸显。
五是市场化运作氛围浓郁。今年“光博会”筹备启动之初,就牢固确立了推进“光博会”向市场化转型的办展方针,在“光博会”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并与中国展览集团合作,在展商邀请、广告投入、买家组织、配套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了“光博会”向市场化转型。
2008年4月25日9时,武汉科技会展中心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在现场数千名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国家七部委和湖北省领导一齐推下仪式启动竿,共同拉开第六届“光博会”的帷幕。
本届“光博会”为期四天,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意大利亚洲商会等11家境内外行业权威机构作为支持单位,“光博会”不仅是国内外光电子企业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平台,也是我国在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新形势下召开的光电子业界的一次重要盛会。
开幕式由武汉市市长阮成发主持。科技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邢胜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辜胜阻以及湖北省省长李鸿忠、武汉市市委书记杨松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近30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近2000名嘉宾和参展企业代表参加,规模空前,场面盛大。
七部委、省政府共同主办“国家队”彰显权威
从本届“光博会”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七部委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作为展会主办方,这意味着“光博会”由此进入了“国家队”,升格为国家级科技展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致辞中说,本届“光博会”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门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一次大型展会,部长李毅中非常重视这次展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支持湖北武汉发挥智力密集、产业聚集的优势,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致辞中说,“光博会”提升为国家级大型科技展会,标志着“光博会”正在成为中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桥梁。
立足中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鹏程万里击长空
本届“光博会”遵循“立足中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宗旨,搭建国际光电子产业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高品位的专业技术论坛和展示光电子领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光电子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了突出展览的专业化程度,组委会科学分类、合理布局,将展览区域细化分为通信技术与产品展区、光电显示及半导体照明展区、激光展区、光学展区、光存储展区、太阳能光伏展区等6个专业产品展区,同时也划出特定区域设置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展区、教育部展区等部委展示区和欧盟展团、韩国展团、台湾展团等境外展示区域。璀璨的灯光,如织的人群,第六届“光博会”共吸引了307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展位数502个,展出面积1.5万平方米,参会参展境外展商110家,"光"的特色非常明显。在6大专业展区中均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参加,如光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通讯、贝尔阿尔卡特,光显示领域的长虹、熊猫电子,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尚德、金太阳,激光领域的德国罗芬激光、华工团结激光等,放眼望去,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欧美客商及彬彬有礼的韩日客商,侧耳倾听,来自于不同国家的语言在展厅内尽情飞舞,这一切使本届"光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光电第一精品展"。据“环球资源”统计,本届光博览会参观观众逾3万人,其中专业观众达1万名、采购商达1000家。
国际化、专业化、前瞻性奋起激扬论纵横
在本届“光博会”策划之初,组委会就加大了对行业热点的研究和跟踪,最终策划了7个配套论坛,包括中国光电子产业高端峰会、"武汉·中国光谷"发展院士论坛、光存储技术国际论坛、武汉国际大屏幕及投影显示技术与产业论坛、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创新型国家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论坛、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合作(武汉)国际论坛等,参加这些论坛的代表中有众多重量级的嘉宾,他们中有享有“世界创意之父”美誉的霍金斯博士,有“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还有40多名两院院士和业界著名专家,阿尔卡特、GE、简博特、惠普、EDS、法国电信、IBM、微软、NEC、日本NTT、富士康、中国电信、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人员代表,其中许多是总裁级人物,盛况空前。 可以说,晋升为国家级后本届“光博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前瞻性特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聚全球资源做世界光谷
进入新世纪以来,开拓奋进的武汉人凭借“光博会”再次掀起了光电产业的滚滚浪潮。实践证明,经过6届的品牌累积,武汉“光博会”不仅在中国与国际光电产业交流与合作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已成为武汉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本届光博览会签约和交易项目质量颇高,已落实签约和交易项目42个,金额共115.68亿元,其中投资项目31项,总投资额88.05亿元;交易项目11项,总交易额27.63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实,对于优化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结构、构建完备的产业链意义重大。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参观本届光博会时对光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武汉市要以这次光博会为契机,抓住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发展光电子产业;要立足现有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形成主导产业为目标,实施一批能体现“武汉·中国光谷”特色和优势、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光电子产品群、企业群。
音乐、华灯、锣鼓、彩带,这里是与科技共舞的前沿,这里是与世界对话的平台。“光博会”像一面镜子,反观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历程。沟通交流、引导创新、立足产业、推进合作,在第六届“光博会”上,这四大展会主题词被不断 “点击”,湖北武汉,找到了与全球企业共赢的起点。
第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 OVC EXPO 2006 )于 2006 年 11 月 2-5 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第五届“光博会”共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多家参展商参展,展位数量为486 个。
本届展会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展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激光领域有美国大通、德国ROFIN、日本SONY、法国波尔多经济发展委员会的激光之路、俄罗斯激光企业代表团、深圳大族激光、中国大恒激光等;在光通信领域有武汉邮科院、日本NTT、深圳扇港、科艺仪器、加拿大OZ、加拿大OEC等;另外本届展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其关注,展会期间高科集团展出的具有国内知识产权的NVD与矽感科技展出的二维条码受到了国家及省市领导的极大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等国家和部委领导,以及省市领导罗清泉、苗圩、郭生练、李宪生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了有关活动。
本次“光博会”共举办各种论坛会议14个:FTTH论坛、中俄激光论坛、大屏幕论坛、国际光电论坛、集成电路论坛、跨国公司恳谈会、光存储论坛、中欧论坛、知识产权论坛、服务外包论坛、动漫沙龙年会、中韩论坛、博士生论坛、应用光学理事会,涵盖光通信、激光、光存储、光显示、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到会专家131人,其中两院院士20多人,参会代表1860人。本次论坛继续本着规格高、范围广、参与者众的思路,在传统的激光、光通信、光存储的基础上推出了大屏幕微显示、动漫、集成电路、服务外包等新领域中的新主题,为展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展会期间共吸引了2 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和观摩,数十家企业带来了上千万的采购意向。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光明日报、新浪网、中国电子报、香港商报、大公报等多家强势传播媒体对此次盛会及论坛进行立体报道。与12家知名专业媒体携手联动宣传此次盛会,其中不乏《通信产业报》、《应用光学》、《光电产品世界》、《光电与显示》等行业内的主流媒体。
第四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 OVC EXPO 2005 )于 2005 年 11 月 2-5 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第四届“光博会”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350 多家参展商参展,展位数量为 447 个,展出面积 15,000 平方米 。
境外参展商占参展总量的30%,包括 NTT 、 SONY 、 NEC 、松下、住友、美国恩耐激光、香港唯冠等著名光电子企业。
国内参展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康佳、长虹、烽火科技、华工科技等知名光电子企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信息产业部娄勤俭、张琪、王建章、闻库、周宝源;科技部马颂德、中国科学院王庭大、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国家发改委许勤、国家科技部冯记春、张先恩以及省市领导罗清泉、苗圩、陈训秋、任世茂、郭生练、李宪生、赵零、袁善腊、李昌禄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了有关活动。
同期共举办 11 个论坛活动,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光通信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光通信论坛、信息产业部第七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暨第五届“武汉·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 2005 新一代光盘产业技术国际论坛、 2005 中国国际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 CLVP 论坛、 2005 “中国光谷”国际光电论坛、“ 3G 在中国”发展论坛、 2005 湖北光电子技术及激光应用论坛、中国欧盟光电子企业合作洽谈会、国家高新区论坛暨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中日企业交流合作研讨会、武汉市光纤到户技术文件专家评议会,同时还进行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启用仪式、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企业现场技术交流会及产品推介会。参加论坛代表达 1500 多人,论坛发言代表 180 多人,参加论坛境外专家学者、著名企业代表近百人,是历次“中国光谷”论坛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展会期间共吸引了近 2 万人次前来参观和观摩。中央、省市 40 多家媒体、 180 多名记者到会采访了 18 个展会活动,各类报道近 1,000 篇。
2004 年 11 月 2 日至5日,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 IOIT 2004 )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天的展览和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本次会议由一个展览会、五个专题论坛组成,此次会议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嘉宾及代表约120名,我国两院院士5名,国内有关地区的市政府领导及高新技术开发区负责人;此外,SONY、NEC、诺基亚、三星等世界 500 强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光电子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光电子信息产业设备制造商、服务商、运营商、大型行业客户、业内各研究机构的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各专业团体代表参会。参展企业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光电子企业占 30% ,长春、深圳、上海、西安等国内光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企业占48% ,湖北省、武汉市光电子企业占 22% ;外资企业比例达55% 以上。开展的四天时间共吸引 2 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专业人士占 80% 以上。 “中国光谷”光存储技术及产业论坛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共邀请了500余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
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及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科技部党组成员尚勇、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邢胜才、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巫英坚以及省市领导罗清泉、陈训秋、李宪生、赵零、张代重、袁善腊、聂玉春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了有关活动。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武汉·中国光谷”光纤到户技术试点平台试运行现场会、“武汉·中国光谷”手机展暨手机产业与市场发展研讨会。
展会期间,共有 50 多家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前来采访。
2003 年 11 月 2 日至 6 日,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 IOIT 2003 )和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承办的 2003 亚太光通信、无线通信会议及展览会( APOC 2003 )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天的展览和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本次会议由一个展览会、三个专题论坛组成,境外嘉宾和代表约 300 名。第二届武汉“光博会”( IOIT 2003 )共有近 300 家国际国内的光电子企业参展,展位达 502 个,具有参展面广、质量高、专业性强的特点。参展企业中, NEC 、藤仓、三菱等世界 500 强公司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光电子企业占 35% ,长春、深圳、上海、西安等国内光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企业占 30% ,湖北省、武汉市光电子企业占 35% ;外资企业比例达 60% 以上。开展的四天时间共吸引 2 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专业人士占 80% 以上,更有不少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参观人士。
2003 亚太光通信、无线通信会议及展览会( APOC 2003 ),“中国光谷”光通信技术论坛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共邀请了百余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其中我国两院院士 12 名)、 600 多名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
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及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邢胜才、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以及省市领导罗清泉、陈训秋、李宪生、张代重、袁善腊、聂玉春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参加了有关活动。
大会邀请了“世界光纤之父”高锟院士到会演讲。日本藤仓株式会社、日本富士写真光机株式会社、香港王氏港建、上海讯技光电等国内外知名公司举办了技术交流会。国内的著名光电子企业,如华为、中兴通信、 UT 斯达康、江苏法尔胜等纷纷派人前来参观和参加技术交流。
展会期间,共有 50 多家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前来采访,除武汉地区的主流媒体外,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国际商报、中国电子报、国际经贸消息以及台湾 TVBS 和国外的媒体如日本 NHK 等都对这次展会作了详细报道。
第一届中国武汉国际光电子信息技术博览会 (IOIT 2002) 于 2002 年 6 月 18 日至 21 日在“武汉 · 中国光谷”举行。本届“光博会”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得到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教育部副部长周济、国务院台湾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田力普、邢胜才、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等国家部委领导和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湖北省省长张国光、湖北省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市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副省长韩忠学、王少阶、武汉市代市长李宪生等省市领导参加了 6 月 18 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并为展会剪彩。
本届“光博会”参展单位 155 家,展出面积 10000 平方米,主要展示光电子技术在通信、激光、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应用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是光电子产业的专业性展会。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参展商共 37 家,占参展商总数的 23.9% ,包括阿尔卡特、西门子、 NTT 等知名企业以及香港光电协会、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等境外行业协会组织的光电企业。国内参展单位 118 家,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吉林、陕西、四川、浙江、福建、河南等光电子行业发达地区,以及湖北、“武汉 · 中国光谷”的企业。
同期举办的“中国光谷”论坛包括三场主题论坛。与会代表分别就光电子技术最新成果及其应用、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光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境外金融资本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进行了探讨;并举行了四场技术交流会,内容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介绍和现代研究开发手段,以及有关光电显示器、光学薄膜等当前光电子行业重点研究的热点。
第一届“光博会”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展企业展出了光电子通信技术与设备、激光技术与设备、光电子测量技术与设备、光电子应用技术与产品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产品,既有代表当今世界上先进水平发展趋势的技术产品,也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产品。
展会期间,约 15000 人次参观了展览,近 1500 人次听取了论坛和技术交流会报告。根据有效的观众登记资料显示,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观摩人士占 4.8% ,全国 15 个省市的光电子行业人士占 27.7% 。观众主要来自光电子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所、高校和有关管理部门。其中 19% 为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 13% 为生产厂家的管理人员、 29% 为经销商、 18% 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 8% 来自管理部门和社团协会组织, 13% 为其它相关行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