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系统集成研究所成员
1986年09月至1990年07月 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年09月至1995年07月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至1998年12月 在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09月至1992年07月:在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 工艺员
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
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讲师
2002年12月至2012年11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副教授
2012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教授
2014年9月16日——至今: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范文慧教授赴新疆大学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选派工作的通知》,按照教育部援疆工作规划和学校援疆工作安排,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范文慧教授被选派为清华大学的第八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
范文慧教授于2014年9月12-14日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在北京举办的培训。9月16日抵达新疆,9月17-19日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培训,9月23正式任命为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上岗履职,开启了清华大学新一轮援疆工作。
范文慧教授在新疆大学的工作内容是,在新疆大学校党委和校长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保障监督下,负责全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行政及其它相关工作,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上级的决议、决定和规章制度。
范文慧教授对口援疆工作的目标是,加强清华大学与新疆大学在师资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实现共同提高,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作用。
2002年10月至今 在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担任会员
2005年1月至今 在中国系统仿真学报担任编委
2005年10月至今 在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仿真应用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
2006年8月至今 在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担任常务理事
2006年8月至今 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担任副秘书长
协同仿真:研究多学科复杂系统(产品)协同仿真技术;研究多学科复杂系统(产品)协同仿真平台技术
协同优化:研究多学科复杂系统(产品)设计优化方法与技术;研究多学科复杂系统(产品)设计优化平台技术
协同设计:研究协同设计过程的建模、分析与改进技术;研究产品信息集成建模技术;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研究协同设计平台技术
计算机仿真,48学时,本科生课
仿真学—21世纪的崭新学科,本科生实验探究课(第52单元),32学时(春、秋学期各16学时)
[1] 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与模型算法 北京仿真中心横向题目 负责人 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
[2] 支持400km/h高速检测列车研制的协同仿真平台建设和应用 863项目 技术负责人 2009年11月至今
[3] 虚拟实验平台协同仿真运行互操作支撑系统 航天一院横向题目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
[4] 虚拟试验平台协同仿真运行管理控制工具研制 航天一院横向题目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
[5] 虚拟试验平台协同仿真运行辅助工具集研制 航天一院横向题目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
[6]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多目标设计优化 西门子公司国际合作项目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
[7] 协同仿真fortran适配器 航天一院横向题目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
[8] 协同仿真管理与运行支撑技术研究 航天一院国防预研 负责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
[9] 面向产品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日本三菱重工国际合作项目 负责人 2008年10月至今
[10]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航天二院横向项目 负责人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11]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仿真、优化一体化平台研究开发及其应用 863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现代制造集成技术专题目标导向类 负责人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
[12] 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科委项目 技术负责人 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
[13] 不确定条件下多学科并行协同设计的协调与优化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负责人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
[14] 网络化异地协同设计平台开发与应用 863/CIMS重大项目 负责人 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
[15] 保障条件半实物仿真系统数据录取和评估软件开发 企业应用项目 负责人 2004年8月至2004年12月
[16] 基于ASP的产品协同设计开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市科委项目 技术负责人 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
[17]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ASP平台开发与应用 国家863/CIMS重大项目 负责人 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
[18] 京仪控股网络化制造平台技术及应用示范工程 北京市科委 技术负责人 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
[19] 基于协同设计与并行工程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技术研究 863/CIMS基础研究 技术负责人 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
[20] 铁路机车车辆虚拟样机系统 “十五”863行业项目 技术负责人 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
[21] 舰艇武器电子系统CAPE环境开发研究 国防科工委 技术负责人 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
[22] 黄山市汽车电器产品开发并行工程 企业应用项目 技术负责人 2000年8月至2000年12月
[23] 面向敏捷制造的产品族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负责人 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
[24] 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 863/CIMS基础研究 负责人 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
[25] 齐齐哈尔铁路货车产品开发并行工程863/CIMS重大攻关应用项目 技术负责人 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
[1]肖田元范文慧. 系统仿真导论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肖田元范文慧. 连续系统建模与仿真.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范文慧、张林鍹、肖田元、熊光楞.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 肖田元,范文慧(译).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范文慧,李涛(研究生),熊光楞. 产品数据管理(PDM)原理与实施.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Wei, Tian; Fan, Wen-Hui. Modified NSGAII algorithm for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in logistic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v 14, n 4, p 778-784
[7] Wang, Wei; Fan, Wenhui. Multidisciplinary robust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complex product design. Chinese High Technology Letters,v 18, n 3, p 282-287
[8] Yuan, Yuming; Fan, Wenhui. Robust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a Multi-finger Micro-accelerometer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Proceedings -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ing,WGEC 2008, p105-108
[9] Huayu, Xu Wenhui, Fan. An Or-opt NSGA-II algorithm for multi-objectiv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s. 4th IEEE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ASE 2008, p 309-314
[10] Fan Wenhui, Wang Wei, Xiao Tianyuan.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Platform for complex product design..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ICPCA 2007,Birmingham, UK,
[11] Wang Wei, Fan Wenhui, Chang Tianqing. The Study on 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 MDO.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Vols 4: 175-179, 2007
[12] Xu Xin, Fan Wenhui, Yuan Yuming. HLA Based High Leve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Integrated Logistical Supporting System. IEEE ICAL 2007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7
[13] 范文慧、肖田元. 复杂产品协同设计、仿真、优化一体化平台. 科技导报,2007
[14] Huihui Liu, Wenhui Fan, Yuming Yuan, Dongbo Zhao..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lying Exploratory Algorith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2007,2007
[15] Wenhui Fan, Yiming Shen,Danni Wang. Study and Realization of Advisor System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internet computing ,2006
[16] 卫田, 范文慧,高丽,王威. .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数值算法及其组合算法比较的研究. 高技术通讯,2006, 16(12):1259-126
[17] Tian Wei, Wenhui Fan..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and Combined Algorithms for MDO..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Internet Computing, CIC2006, 2006: 177~179
[18] Huihui Liu, Wenhui Fan. A Roubst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Under Multidisciplinary Uncertain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rations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6,2006
[19] 范文慧,熊光楞. 先进制造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全球化制造高级论坛暨21世纪系统仿真技术研讨会,2004年10月18-22日
[20] 熊光楞. 范文慧. 陈晓波. 复杂产品开发的仿真技术. 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2期
[21] 王丹妮,熊光楞,范文慧. Study and Rea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 System 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Simulation. 智能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国际会议,中国,成都,2004年8月26-31日
[22] 范文慧,李涛,熊光楞. Concurrent Parameter Design Based on Constraint Network. Proceedings of ASME DETC’04,Salt Lake City, Utah, USA, September 28-October 2, 2004
[23] 姚咏(研究生). 熊光楞. 范文慧. 产品开发过程智能化分析与改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08期
[24] 熊光楞. 范文慧.. 21世纪制造业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2010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清华大学第12届研究生“良师益友”
2010年 获得教育部颁发的 联邦式协同产品开发支撑平台及其应用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8年 获得北京市颁发的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ASP平台及其联邦集成 三等奖(排名第二)
2007年 获得教育部颁发的 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关键技术,协同仿真平台及其工程应用二等奖(排名第四)
2004年 获得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颁发的科研贡献奖
2004年 获得清华大学教务处颁发的 清华大学“班主任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2003年 获得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颁发的 工作突出奖
2001年 获得北京市科委颁发的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清华之友”教师奖
2001年 获得863/CIMS主题颁发的 863/CIMS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