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育儿经

斯波克育儿经

作者 (美)斯波克
外文名 Dr.Spock'sBabyandChildCare:8thEdition
开本 32
页数 664
书名 斯波克育儿经
定价 28.00
类型 儿童保健
目录导航

斯波克育儿经

作 者: (美)斯波克 著,(美)尼德尔曼 修订,哈澍,武晶平 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

字 数: 675000

版 次: 1

页 数: 664

开 本: 16

I S B N : 9787544238373

分类: 图书 >> 孕产妇/育儿 >> 育儿百科

编辑推荐

《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凝结了 “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这些理论在初版当时前所未有,由此开创了儿童教育史的新时代。 自1946年问世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已被译为39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5500万册。本书为最新修订版第8版,分为发育、饮食营养、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还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本书不仅包括以往版本中所有实用信息,还根据读者反馈意见,对全部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查阅。

内容简介

斯波克育儿经,全新第八版。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最可信赖的育儿书,39种语言全球发行,销量突破55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本书之一。

于1946年首次出版,它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开创了斯波克育儿的新时代,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之一。迄今为止,它已被译为39种语言,销量高达5500万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赖的育儿书。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第8版,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不仅包括以往版本中所有实用信息,还对全部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查阅。

本书为《斯波克育儿经全新第八版》,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最可信赖的育儿书,39种语言全球发行,销量突破55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本书之一。 全书分为发育、饮食营养、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还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作者简介

本杰明·斯波克(1903-1998),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

  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他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他在世界各地演讲,著有11本书。

图书目录

致谢

第八版序

前言:相信你自己和宝宝

相信你自己

在变化的世界里抚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目标

父母也是普通人

天性与培养

爱与限度

不同家庭的差异

第一章 孩子在一年年长大

宝宝出生之前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

产前护理

分娩

为宝宝选择医生

准备回家

解决兄弟姐妹的困惑

你用得到的物品

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

愉快地照顾宝宝

身体接触和亲情反应

分娩后的夫妻生活

孩子的照料

喂养和睡眠

哭闹和安抚

尿布的使用

排便

洗澡

身体各部分

温度、新鲜空气和阳光

新生儿的一般注意事项

宝宝生命的头一年:4-12个月

一个充满新发现的阶段

照顾你的宝宝

喂养和发育

睡眠

哭闹和肠痉挛

娇惯

身体的发育

对人的了解

衣物和用品

1岁以内的常见疾病

学步的宝宝:12-24个月

周岁幼儿为何如此

帮助学步的宝宝安全探索

1岁左右的担心

难以对付的行为

睡眠问题

饮食和营养

大小便训练

宝宝2周岁

2周岁

2岁小孩的烦恼

……

3-5岁的学龄前宝宝

入学期:6-11岁

青春期:12-18岁

第二章 饮食和营养

第一年的饮食

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

添加固体食物

营养和健康

进食障碍和饮食失调

第三章 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

孩子需要什么

工作和孩子

纪律

祖父母

媒体

不同的家庭类型

压力和伤害

第四章 常见发育和行为问题

第五章 学习与学校

第六章 健康和安全

书摘插图

和善地对待你的宝宝。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平静而友好地对待他。当你给他喂奶、拍他打嗝、帮他洗澡、穿衣服、换尿布、抱着他,或者只是在房间里陪他坐着的时候,他都会感觉到你们之间的深厚情意。当你紧紧地抱着他或是向他发出声音的时候,当你让他觉得你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的时候,你对他的爱都会促进他精神的成长。这种作用就如同乳汁会促进他的骨骼发育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成年人跟孩子说话时,都会本能地使用稚嫩的口气,还会对他们摇头晃脑,就连那些高傲而又孤僻的大人也会这样。

没有经验的父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他们把照顾孩子的工作看得太严肃了,所以就会忘记享受其中的乐趣,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当然,我不是说只要孩子醒着,就得喋喋不休地跟他说个没完,也不必不停地抱着他摇来摇去或者逗着他玩。那样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疲劳,长此以往还会让他觉得紧张。跟孩子在一起时,你可以在多数时候静静地待着。当你抱着他的时候,一股舒服的暖流就会传遍你的胳膊;当你看着他的时候,脸上就会露出喜爱而慈祥的表情;当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你的声音也会变得柔和。这种温柔、随和的陪伴才是对孩子和你最有好处的。

走路。许多因素都决定着宝宝学会独自行走的时间。其中,遗传因素恐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就是宝宝的愿望、体重、爬行的熟练程度、疾病和负面经历等。一个刚刚开始练习走路的孩子,如果生病卧床两周,他就会在一个多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里不愿意再作尝试。如果正在学走路的孩子摔了一跤,也会在几周之内拒绝再次放开双手独自行走。 大多数幼儿都是在12~15个月之间学会走路的。有一些强壮而又有热情的孩子早在9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走路了。也有相当数量的聪明孩子在1岁半,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开始走路。你用不着采取任何方法去教孩子走路。当他的肌肉、神经和精神都作好准备之后,你想阻止他都办不到。 探索的热情。1周岁的孩子是天生的“探险家”。他们会去搜索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缝隙,会用手指去拨弄家具上的雕刻,会去摇动桌子或者任何没被固定的物体。他们可能想把每一本书都从书架上抽出来,想爬到他上得去的任何东西上面。他们还会把小东西装进大东西里,然后又试图把大东西装到小东西里面。总之,他们想把一切都弄个明白。

跟许多事物一样,孩子的好奇心也是一把双刃剑。从一方面来说,这就是宝宝的学习方式。他必须弄清楚他的世界里每一件东西的大小、形状和可动性,并在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之前,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检验。这就如同孩子在上中学之前,要先经过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一样。孩子这种不断的探索表明他的头脑很聪明,精神也很愉快。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对你也是一个十分疲劳的阶段,你要时刻保持警惕,既要让孩子去探索,同时还得保证他的安全,保证他所做的事情对他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好处。

自我控制能力。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对某些事情认真起来。就拿他们玩的游戏来说吧。他们对那些没有规则的假装的游戏已经不十分感兴趣了,他们更喜欢那些有规则而又需要技巧的游戏,比如跳房子、抓拐和跳绳等(电子游戏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些游戏中,参加的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轮换,游戏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一旦失误了就要受到处罚,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吸引孩子的正是这些严格的规则。 这么大的孩子也开始喜欢收集东西了,比如邮票、卡片,或者石头什么的。收集的乐趣在于获得一种条理性和完整性。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愿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他们会突然去整理书桌,在抽屉上贴上标签,或者把成堆的漫画书摆放整齐。虽然他们还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整洁,但是你可以看到这种愿望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多么强烈。

生理和心理的改变。处在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极为敏感。他们会夸大自己的任何一点缺陷,还会为此而担心。他们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他们的外表。如果一个女孩长了雀斑,她就会认为自己看起来非常难看。哪怕是身上一点特别的反应,或者是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会让他们认为自己“不正常”。

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像以前那样协调了,所以他们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青少年对自己新产生的情感也会产生这种不适应的感觉。他们会变得十分敏感,受到批评时会觉得很伤心。他们一会儿觉得自己是大人,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读书笔记

《斯波克育儿经》,给我信心

风铃草 对《斯波克育儿经》的读书笔记:

女儿已经快8岁了,《斯波克的育儿经》是我接触过的第一本育儿经,那时候是一位远在国外的好友送给我孕期的礼物。这么多年了,这本书一直是指导我伴随女儿成长,让我从中受益最多的一本书。

依然还清晰地记得斯波克的经典言论:“接受孩子天生的特点,并且欣赏他们,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即使孩子其貌不扬,有些笨拙,或者反应迟钝,但只要得到大人的欣赏,他就会感到自信和幸福,长大后就会具有一种充分调动现有能力的意识,就能充分利用碰到的所有机遇...”

《斯波克育儿经》比较注重尊崇孩子的心理,推崇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重点研究儿童心智及心理发育,斯波克博士提倡对抚育孩子更多的是从爱,从内在开始。

在书中还提到一些“常见发育及行为问题”,这样很利于父母了解孩子身体和心智发育,顺应天性,接受自然。用淳淳善诱的方式来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宽容但不纵容孩子,做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从心开始,帮助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的孩子现在性格很好,我想与我读了此书是分不开的。虽然在这个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我依旧觉得斯波克博士对孩子性格成长、心智的发展的重视和分析比很多育儿书更加适合。

当你遇到调皮的孩子,我觉得看了此书后,你会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更多的发现原来是自己缺乏了解孩子的天性,走了一些思想观念的误区,其实咱们的孩子都是优秀的。

我曾经对女儿说,你这么优秀,除了你表现好以外,最大的功劳就是我的这本《斯波克育儿经》。女儿说,妈妈, 博士他是外国人,所以比较厉害哟。我哈哈大笑,说 ,外国人脑袋不一定比我们中国人聪明哟。

感谢《斯波克育儿经》,给我信心。一本值得父母看的育儿经,一本引领我们教育观念的育儿经,一本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育儿经。

文摘

插图:



COMMUNICATING
YOUR BABY:
WITH
READING YOUR BABY'S CUES
第一章 和孩子交流——读懂孩子的秘诀
通过亲切的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做父母的如果想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就要学会读懂孩子。
哭闹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哭闹是健康的表现,那是孩子告诉你他需要你。如果做父母的能读懂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
我认为学会倾听孩子非常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应该学着倾听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倾听就是你要集中注意力,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而不是以焦急忧虑的心态对待孩子。
要懂得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可以通过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来学习,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应该是仔细观察孩子。也就是说,你要花时间去听、去观察孩子,而不仅仅是喂饱了、洗干净了、哄睡觉了这样简单,你要特别注意地去关注孩子。
你要相信自己,你会比想象中的自己更能读懂孩子。
哭闹:孩子和父母早期交流的方式
孩子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他一饿就会哭,再大一些,尿布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孩子都会哭闹起来。
在刚出生的几个周里,孩子一哭,你就给他喂奶,他可能没到喂奶的时间就饿,这时喂他并没有什么不妥,并不会惯坏他。
在最初的几周里,小婴儿可能随时需要喂奶,他吃奶的时间可能有规律,也可能毫不规律。你要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孩子自己会告诉你多久该给他喂一次奶。
喂奶后哭闹是因为孩子胃里不舒服,做父母的要帮他拍拍背。你可以把孩子抱直伏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拍拍他的后背,让他打打嗝,把吃奶时吞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学会分辨孩子哭闹的不同原因。观察一段时间后,你就能分辨出孩子为什么哭,究竟是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有些孩子白天哭得多,有的夜里哭得多,还有的没有时间规律。不同孩子的不同哭闹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对新环境的情绪反应,他的活跃程度,以及他对周围人和事的关注情况。这种情绪反应各异,是每个孩子特有的,是孩子与外界沟通的纽带。
我发现,如果家长能懂得孩子哭闹的原因,就会及时作出反应,给孩子以安慰。

媒体推荐

有可读性,对基本的儿童喂养、疾病、安全措施等等都有介绍,特别是儿童心理的研究指导很到位。看了之后,你就知道不会说话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你会更有信心养育孩子,也更理解孩子,知道怎样照顾孩子更合适。 2.美国人写的的确不错,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仅是生理方面,还有很多心理和环境方面的良好建议,紧跟时代。
这本书的“致谢”里说,每次修订都有各方面的专家参与,比如临床儿科医生、儿童营养专家、心理专家、行为学的专家等等吧,一起把关。而且有专门指导母乳喂养的专家、专门指导分娩部分的专家,还有什么免疫、身体发育、情感发育等等每个方面都分别有专家指导。从这点来说,老美就挺认真挺专业的。
说得实在点,不象国内的一些育儿书都是东拼西凑的,看着挺花哨,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还有,好些育儿书只讲了怎么喂养孩子和生病的时候怎么办,总之就只有吃喝拉撒方面的内容。虽说这些是很重要的,但我特别喜欢《斯波克育儿经》的地方就是,它不仅有吃喝拉撒的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比如,宝宝快到1岁的时候老故意仍东西是怎么回事,大人应该怎么对付。虽然现在我还没生孩子,但我爸就老说我小时候老乱扔。书上说,小孩就是陶醉在自己学会的新技能中,最好不要养成东西一掉在地上就捡起来的习惯,也不要高声呵斥。
其实,看这本书,也是我了解自己的过程。

序言

从1940年至今的60多年里,斯波克医生是美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及百万父母所信赖的育儿专家。他早年出版的《斯波克育儿经》一书享誉全球,成为最畅销的育儿书。本书是斯波克医生给全世界孩子的又一珍贵礼物。作为斯波克育儿经的姐妹书《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本杰明•斯波克医生用最浅显易懂的话与家长交谈,把科学的育儿经验传授给家长。在内容上,本书着重强调在孩子2岁前经常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方法。本杰明•斯波克医生更注重且强调家长不仅应该将孩子身体养得好,还应该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人格培养、与外界的沟通和适应社会环境,并且一切从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出发去照顾孩子。父母亲自照顾孩子不应该是件繁琐疲劳的劳动,而是爱的沟通,是一种享受。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考虑了中国读者的实际情况,略加调整。比如度量单位的换算、不同医疗体制的改动等等,旨为更好地方便读者阅读及应用。愿这本书能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愉快地相处,愿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聪明又活泼!

北京协和医院 马良坤

名人推荐

于1946年首次出版,他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开创了斯波克育儿的新时代,还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界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之一,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为39种语言,销量高达5500万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20世界最可信赖的育儿书!本书不仅包括以往版本中的所有实用信息,还对全部内容进行精华提取,结构更合理,刚方便查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