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一、科学研究及其价值
二、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主体
一、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特殊性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原则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
第四节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科学方法及其特殊性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思考题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杨小微编写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推进理论建设
如前论及,小学教育实践性强,研究往往偏于应用,但小学教育又是典型的教育现象,对其开展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小学的特殊规律,更在于从中提炼一般敦育原理。比如,教材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三者的内在联系,从知识到能力的内在转换饥制,课桌椅排列方式与学生集体观念养成,师生关系类型与学习积极性,教师期待与学生成绩等成对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均可以抽取小学教育的典型场景或有意控制一些条件、操纵一些变量来使期待的研究结沦出现。总之,无论是揭示培养小学生的特殊规律还足培养人的普遍规律,在小学教育这片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
3.提高教师素质
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传统的师范教育仅仅着重学科训练和教学规范,轻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欧洲一些国家,至今都不主张中小学教帅从事教育科研。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1965年就批评过大学里对中学教师缺少教育学训练的现象。美国较为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认可那些在敦育科研上显示实力并做出一定成绩的教师。原苏联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则一向持积极态度,在前苏联杂志上经常发表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教育理论家与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搞科研的现象十分普遍。前苏联享有世界声誉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一直任一所普通中学校长,一生边实践边从事教育科研,著述颇丰,影响甚广。合作教育学派的实验教师也因其锐意改革、敢于向传统教育学挑战而闻名全国,并引起国际关注。
尽管各国对小学教师应否参加教育科研的看法不一致,但行业劳动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相应要求从业者具备科学的头脑和开拓进取意识,已是大趋势无疑。从我国中小学现实看,我们正处于改革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首先就要以科研来导引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改革的效益。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1998年制定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编写的。1998年7月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召开审稿会议,对本大纲初稿进行了讨论、审查;1998年8月经主审复审定稿。
本大纲由华中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主持编写。参加本大纲审稿会议并提出宝贵意见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主审)、北京教育学院李春山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志军同志(参审)。
本大纲最后由、教育类专业委员会主任王英杰教授审定。
当您开始阅读本书时,人类已经迈人了21世纪。
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一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经在内容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希望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以便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依靠自己学习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祝每一位读者自学成功。